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学理论》2015,(13)
本文首先对社会排斥理论进行了回顾,然后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结合社会结构和社会资本对社会排斥重新讨论,认为正是父权制的社会权力结构导致了社会排斥,造成被排斥群体,尤其是女性群体在社会资本上的缺失。  相似文献   

2.
社会排斥理论与城市流浪儿童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运用社会排斥理论对中国城市流浪儿童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流浪儿童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排斥,包括家庭排斥、住房排斥、教育排斥、社区排斥、就业排斥等。  相似文献   

3.
在国内的研究传统中,残疾人群体面临的社会排斥常在宏观的结构层面讨论,个体经验层面却较少受关注。本研究以深圳市肢体残疾青年的社会排斥经验为研究内容,结果表明,残疾青年遭到社会排斥的经验与获得社会支持的经验共存。从个体经验层面分析社会排斥,呈现出个体与社会充分的互动,这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丰富了残疾人社会排斥研究中关于社会排斥动态性的解释。另外,本研究呈现出残疾青年的被排斥和自我排斥的复杂身份认同的内涵,并发现其身份认同的形成来自于与微观、中观和宏观不同主体和环境的互动。主观视角、身份认同概念的引入,将丰富社会排斥动态性的理论解释,为解决残疾人群体的社会福利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师元梅 《学理论》2009,(20):86-87
构建农村弱势群体住房保障制度不仅需要物力、财力、法律等方面的支持,还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以社会学为视角阐述了建立农村弱势群体住房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弱势群沐理论、社会排斥理论、社会公平理论、社会风险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  相似文献   

5.
社会排斥理论与残疾人问题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周林刚 《青年研究》2003,17(5):32-3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排斥成为欧洲社会政策研究领域使用频率最高的术语之一。但是,对于社会排斥内涵的诠释则是见仁见智。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综合的视角出发,对社会排斥的内涵做了较为合理的界定。并以残疾人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当前我国残疾人所面临的观念排斥、就业排斥、教育排斥等各种社会排斥现象及其消除社会对残疾人各种社会排斥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6.
社会排斥视域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中国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农民工群体开始代际更替,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城镇农民工的核心群体。但是他们也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关系等多方面的社会排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排斥,严重影响了其融入城市的进程,带来了一系列消极的社会影响。为此,必须采取全面的反社会排斥对策,逐步消除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排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7.
关于城镇化的研究,可以运用社会质量理论的四个条件性因素,即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来展开。从社会质量理论来看,传统异地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劳动力流失影响社会经济保障机能,社会反向情绪削弱社会凝聚力,社会系统性排斥制约社会包容性发展,农民选择局限影响其权能的实现。作为新型城镇化合理模式的就近城镇化则注重以民生建设为基础,保障社会经济安全;以增强社会信任为重心,提高社会凝聚力;以推进各阶层融合为导向,建立包容性社会;以扩展选择范围为最终目标,实现农民的增能和赋权。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负排斥具有多向度、动态性、相对性、能动性等特征。公共政策负排斥可分为五种类型:(1)以政策过程来划分,可分决策中的负排斥、政策执行(或再决策)中的负排斥、政策评估中的负排斥、政策终结中的负排斥等;(2)以排斥动机来划分,可分自觉型政策负排斥与不自觉型政策负排斥;(3)以影响方式来划分,可分为显性政策负排斥与隐性政策负排斥;(4)从排斥结果来划分,可分为政治性政策负排斥、经济性政策负排斥、文化性政策负排斥和社会性政策负排斥等;(5)以排斥机理或排斥方式来划分,可分为政治主导型政策负排斥、经济主导型政策负排斥、社会主导型政策负排斥等。公共政策负排斥的特征显示的是公共政策负排斥的形成过程及其形成机理的本质。对公共政策负排斥的类型进行科学的界分是进一步开展公共政策负排斥防范与治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武汉市某社区的低保户个案的实地访谈,考察城市新贫困家庭子女在教育中遭受的社会排斥,分析这些排斥背后的主要原因和作用机制,揭示教育排斥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等不同层面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社会政策的目标、理念和功能表明,社会政策对于改变弱势群体面临的困境、提升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直至融入主流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的根源在于社会排斥,观念上的反映是社会公正的缺失.应以社会公正为理念支撑,以消除农民工遭遇的社会排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构建和完善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社会政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大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社会排斥是社会不平等的一种新形式,在欧洲,社会排斥问题的实证研究重点一直是劳动力市场,但近年已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住房市场的社会排斥问题。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实证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为我国城市住房问题以及城市化问题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杨磊 《学理论》2013,(13):194-195
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中西方文化更频繁的交流,人们的思想日益多元化,加上当今社会的教育现状有很多地方的不足,传统的以理论灌输为主要代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存在很多不足,越来越难以奏效,越来越受到受教育者的排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改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当代西方公民参与理论的发展进路与现实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晓丽 《行政论坛》2014,(4):96-100
基于对精英代议制民主纠偏和改革传统公共行政弊端而兴起的当代西方公民参与理论,从理论上批判代议民主制和效率至上的公共行政排斥公民参与的传统,积极倡导公民参与,并在实践中构建出公民参与的具体模型。在理论上厘清当代西方公民参与的发展进路,并分析其在现实中遭遇的多重困境。我们可以发现当代西方公民参与理论本身还存在诸多分歧,但不同理论派别都在努力地从不同角度寻求突破困境的可能出路,为解决西方社会诸多现实问题提供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后的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多元社会结构理论继承了70年代末以来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线索,否认阶级政治成为其理论时尚。它们聚焦全球化背景下传统工人阶级的衰落,突出以白领知识劳动者为主体的新中间阶级研究,分析资产阶级的内部分化,关注90年代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受排斥人群。尽管这些理论形式多样,但均以弱化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冲突为共同特征,主张以个体的文化权力抗争取代阶级斗争。新马克思主义以社会多元主义话语全面取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话语,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和后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潮对西方发达国家左翼的广泛渗透,性质上属于一种异质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  相似文献   

15.
刍议私家侦探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规明文禁止私家侦探存在。但社会现实又有私家侦探发展的必要。私家侦探在国外得到良好地发展 ,并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我们国家对私家侦探不应再采取排斥态度 ,应顺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完善立法 ,给私家侦探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6.
张旭 《学理论》2015,(2):52-53
同伴交往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缺乏或者"非典型的"同伴交往经验可能导致适应不良。同伴排斥作为影响同伴交往和造成儿童不爱社交的一种因素,其研究的意义关乎着儿童社会化健康发展。对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同伴排斥现象的理论以及实证研究进行了整合与梳理,以对同伴排斥的研究进展有所了解,为解决儿童不爱社交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由于内外部的限制,系统的发展与稳定之间存在着相互排斥的倾向。但是分析表明,这种排斥不是绝对的。具有超循环结构的系统,在适度情况下可以实现发展与稳定的相容契合。从系统哲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一种发展与稳定契合的社会状态。建设和谐社会除了要注意发展和稳定的"适度"外,关键在于要完善社会内部的超循环结构:一是必须强化各产业、各地区和各阶层的"自我造血"能力;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强势产业、发达地区和强势群体对弱势者的"反哺机制"。  相似文献   

18.
信息分化是当代社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凸现的一种新的社会分化现象.本文从性别视角研究信息社会普遍存在的两性信息分化及其将女性群体进一步边缘化、弱势化的排斥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就消除信息性别分化现象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善治依赖于公民社会的发展.公民社会的良性运行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与社会互动,并推动公益事业发展.传统政治文化排斥公民社会的发育,传统政府治理模式阻碍了公民社会的发展,它们使得公民社会组织协调性不足.为构建善治政府,应加强对公民社会的培育和完善并强化对公民社会的扶持和规制.  相似文献   

20.
阶级理论直到50年代,用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观点解释的代际冲突理论是青年研究中的主要理论。随后,继续社会化理论在60年代又成了青年研究的正统理论。当结构功能主义在美国社会学界占了主导地位的时候,“继续社会化”理论的出现引起了社会的震动,在前程似锦的青年一代心中产生了巨大反响。70年代是青年文化的巩固时期,这时期虽然没有多少创新的东西,但学术界对于青年理论却是争论不休的,并产生了一股把社会阶级而不是青春期当作青年理论基本概念的“新潮”。阶级理论排斥功能主义的理论,这不仅因为功能主义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