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汶川地震发生后,在灾区恢复重建活动中遇到的一个很重要问题就是因为法律关系变更导致了大量的法律纠纷和社会矛盾,因此,如何在制度上建立一套规范有序的程序来解决地震灾害所破坏的各种财产关系、人际关系成为法学界和灾区所关注的重要问题。震后恢复重建活动要高度关注权力与权力关系变更、权力与权利关系变更以及权利与权利关系变更三类法律关系变更问题。由于我国目前法律法规关于法律关系变更制度的规定不系统、不规范,致使最高人民法院只有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才能解决本来应当由立法机关加以解决的震后灾区各种法律关系变更所引发的法律问题。因此,要通过制定《紧急状态法》、《灾害对策基本法》和《灾害保险法》等等法律法规的立法途径,来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法律关系变更制度,为震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更加充分和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
突发灾难给民众造成物质财产损失也让人们面临亲人离去、肢体残缺的现实。对灾区民众的援助除了物质上的支持,也要对他们进行情感关怀和心理辅导,给予精神上的抚慰。本文通过对危机介入理论的阐述及灾区危机介入可行性分析,试建构灾区危机介入模式,借以提供专业情绪疏导,缓解人们迫在眉睫的危机问题,提升人们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不论是"5·12"汶川特大地震,还是"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灾后重建过程中都出现了一种新的景象。灾后重建除了开展"物质救灾",帮助灾区群众修建赖以栖身的家园和产业重建之外,还有由心理学专家、音乐工作者、文化艺术志愿者等组成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康复服务小组进入灾区为灾民开展"心理救灾"。本文作者在自愿者行动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四川灾区实情为范例,回溯了国内外音乐治疗的功能作用,探讨了音乐治疗帮助灾区人民重新树立生活信心的途径和手段,赋予了传统意义上的灾后重建工作以人性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5.12汶川大地震致使四川阿坝、绵阳、广元、成都、德阳、雅安六州市的农业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其恢复重建事关当前灾区农村社会的稳定和未来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灾区农村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灾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既存在着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共性问题,也存在着其个陛特征,因此,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必须立足于灾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客钡明.实,结合农业基础设施的经济属性,创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思路,以满足灾区目前和将来捉村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基础设施的要求,为灾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四川灾后重建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纯依靠政府组织灾后重建不是明智之举,采取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模式是现实的必然。吸收志愿者参与社区重建提供专业性的志愿服务为灾后社区重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实中灾区各社区已安排的志愿服务在招募、管理、资助、考评、追责等方面存有一些问题。通过借鉴其他灾害多发国家和地区的灾后社区志愿服务经验,结合灾区社区志愿服务已存在的主要问题、灾区志愿服务法律现实及我国推进服务型法治政府建设的政治语境,本文提出了一些促进灾后社区志愿服务走向法治化的具体举措,以期实现灾后社区志愿服务法治化与灾区服务型法治政府建设的双向互补。  相似文献   

6.
法律是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积极、稳妥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条件,促进灾区经济社会恢复和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在灾后重建中,加强法制宣传则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大地震以来,我国境内发生了多次地震灾害,灾区治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矛盾纠纷突出,各类治安问题凸现,特别是违法犯罪案件大幅增长、群体性事件日渐增多,对灾区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灾后重建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公安机关必须积极探索灾区治安治理策略,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
国外地震灾害恢复重建的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日本阪神一淡路大地震、印度尼西亚地震海啸、伊朗巴姆大地震、印度古吉拉特大地震、巴基斯坦南亚大地震的恢复重建经验进行了概括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这些恢复重建的案例对中国地震灾区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对四川地震灾区生态的恢复重建要深入开展灾后生态影响评估,要科学编制生态恢复重建规划,要加快实施生态恢复重建项目,积极研究生态恢复重建政策。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灾区经济损失巨大,灾后农村应继续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立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思想,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本文分析了灾区重建过程中存在的规划、就业、增收、人才等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统一战线援助四川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方法,逐步形成了统一战线援建的“大统战”、“大协作”、“大调研”和“大驱动”模式。这对当前玉树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等类似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灾后灾区社会治安形势突变,表现在社会混沌无序、工作生活失衡、利益分配不均等方面。灾区治安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户籍管理失效,可防案件难防,纠纷面广量大,影响稳定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灾后社会治安管理重建应着力加强社会面控制,着力重构治安管理网络,着力重建公安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四川芦山地震灾区的灾后住房恢复重建为例,通过构建"需求—能力—差距—影响"的分析框架,利用灾区252户受灾家庭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受灾居民的住房安全需求与满足能力,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差距及其影响。研究得出的结论包括:倒房重建家庭主要面临经济负担过重、重建物资供给不足的问题,损房维修家庭则主要面临住房安全改善要求与政策约束之间的矛盾,这种安全需求与满足能力之间差距,让受灾家庭成员承受着沉重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4.
刘万厦 《理论前沿》2008,(21):19-20
在地震灾区灾后重建阶段,要更加重视信息公开透明,把握好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确保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5.
汶川灾区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是根据党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从汶川灾区民众心理和现实需求出发,在救灾和重建过程中逐渐探索而形成的一种灾区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其主要内容是心理救助、感恩教育、铭恩奋进。汶川方式是一种充满人文精神的灾区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是对常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突破,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了日本有史以来最大的、最具破坏性的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等灾害,已经造成万余民众丧生和失踪,数十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难以估量,严重冲击了民众的正常生活,产生强烈的社会心理震动。关于日本地震灾害研究,学术界一向侧重于地震预测技术、救灾体制、新闻报道和灾后重建政策领域,专门研究日本震后社会心理嬗变的学术成果尚不多见。尤其是此次日本大地震的剧烈程度和影响深度,使得震后日本社会心理整体性变化和社会心理重建成为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试图通过学术文献分析和相关新闻报道解读,概括梳理日本震后灾难心理的表征及其影响,进而探讨对中国社会心理建设和灾后心理干预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青海人大》2010,(4):4-5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的要求和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6月11至13日,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在青全国人大代表和部分省人大代表,赴玉树地震灾区调研灾区重建工作。调研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马福海任组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汝琢任副组长。  相似文献   

18.
抗震救灾期间发生的犯罪,有常规性犯罪,也有这一时期引发的特定犯罪。如何对其认定和处罚涉及到刑法及刑事政策的适用,同时也关系到灾区社会稳定的维护和灾区和谐社会的重建。  相似文献   

19.
地震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如何预防次生灾害、疫情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将是具有挑战性的全国性课题,值得全国人民共同贡献自己的智慧从而帮助灾区共渡难关。本文拟就地震灾区较急迫的受灾群众过渡期住房的建设用材料的处置、灾后废墟的清理、灾区群众的安置等问题提出灾区灾后自然环境风险隐患的预案思考,以期抛砖引玉。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只有竭尽所能地做好应对灾害的预案才能在灾害来临时避免不必要的付出并减小灾后补救的代价。  相似文献   

20.
5月1日至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深入村庄、学校、“方舱”医院、自来水厂和寺庙等,看望慰问灾区各族干部群众,了解灾后群众安置情况,指导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正值“五一”国际劳动节,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公安消防官兵表示亲切慰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