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身是骨,嶙峋,槎桠\亭亭如绿宝石\连一片叶子也不要\栽一株于阳台\谁都说像我的一首诗。”这是皖籍台湾著名诗人大荒刚刚出版的诗集《剪取富春半江水》中一首题为《绿珊瑚》的诗。他将绿珊瑚比作他的诗,而他此集的诗也确像这株绿珊瑚“一身是骨”。大荒,原名伍鸣皋,安徽无为人,1930年1月2日出生,曾就读芜湖中学,到台湾后,毕业于台湾师大国文科,任国民中学教师,1951年开始写作,参与“创世纪”诗社的筹建,创办《现代文艺》杂志。小说有《有影子的人》等,写普通人性,流露出反战情绪,是台湾党禁时代最早反省战争本质的力…  相似文献   

2.
近读许南英先生遗诗,见有关于北京台湾会馆的七言诗一首,题为《戊申入都门感兴》,诗文是:“故土遗黎祖国来,伤心会馆纪全台。天公妒尔名无实,一炬三椽付劫灰。”诗后附许先生自注:“全台会馆于三月间失火。” 许南英(1852—1918),台湾台南人,晚清进士、诗人,是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著名作家许地山先生之父。1895年清政府割台后,台湾官民自建“民主国”抗击日寇占领,许南英  相似文献   

3.
话袁     
这是陆健写著名诗人曾卓的一首诗,题为《曾卓》。我借该诗作为《话袁》一文的开头,其实我也是先斟酌了一番。你看那“袁”字,从“吉”从“衣”。上有吉星高照,下有衣食无虑。再加上他的“仁国”之名,圣贤圣明通仁,胸中有玉为国,此乃袁仁国是也。仁国他由尘埃中起步,进入国酒茅台,  相似文献   

4.
“伸手必被捉!”王大海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是陈老总一首诗中的名句。最初读到这首诗,是20多年前的事了。当时,《陈毅诗抄》还未公开出版,所见的还是手抄本。正是“大革命”时代,诗为海歌为洋,神州大地上也不知产生了多少“诗”与“诗人”……但是时隔不久,...  相似文献   

5.
记得我曾经读过台湾诗人余光中爷爷的一首小诗《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在余爷爷的笔下,乡愁变成了一枚小小的邮票,变成了思念的鸿雁、怀乡的信使。一枚小小的邮票,那多齿的方舟上,不仅抒写着白发苍苍的老人的诗情,也满载着大陆少年的思念啊!   爸爸的邮册里,曾珍藏着一套《台湾风光》的特种邮票,那晶莹剔透、积雪不化的玉山,那湖光山色、四季不同的日月潭,那举世闻名的天祥大瀑布,…  相似文献   

6.
姚建 《黄埔》2023,(1):72-74
<正>不堪回首六十年,世事沧桑自作愆。少壮迷途失东隅,收之桑榆未为晚。60岁生日这天,黄埔军校4期生、陆军大学9期生、国民党原第38军军长、四川省政协委员姚国俊写下这首题为《六十述怀》的诗。这是他一生中留下的唯一的一首诗。诗中的“东隅”和“桑榆”来自《后汉书》“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意即过去的时光无法挽回,但在未来可以去获得。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过往的感叹、愧疚和对未来的期许。  相似文献   

7.
最近,有位著名作家在报刊发表文章,题为《门外谈诗》,声称他爱诗而不会写诗。我想借用其题意,叫做“门外谈人才”。  相似文献   

8.
最近,安徽淮南师范专科学校陶保玺副教授撰写了40多万字的专著《新诗大千》(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其中涉及对16位台湾诗人近30首新诗的评介。 在上卷中,作者评介高准写成于1973年端午节的《诗魂——屈原二二五○年祭》: 啊啊,诗魂的民族呀民族之诗魂! 你原是那不死的凤鸟——再重生, 你必将从火浴里呀再度洒布清芬! 为你祝祷呀,祖国,请让我献身! 作者认为,这首诗的诗节、句式、节拍的严谨而工整,都表明了诗人发展了“平行四边形”体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相似文献   

9.
与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林焕彰先生神交之始,当是1993年,那年,正值台湾秋水诗社20周年生日,我受《秋水》主编徐静怡女士委托,在祖国大陆出版了一套诗集。这套被我定名为“台湾当代新诗星群系列丛书”的三本书中,有我编辑的“秋水星群”──《盈盈秋水》。这本书共收录了60位在《秋水》诗刊上发表过作品的台湾当代诗人的佳作,其中就有林焕彰。他的诗我收录了三首,那首《晒衣服》印象最深刻──妈妈洗好的衣服,都晒在阳光底下。我印有地球的那件球衣,正好夹在爸爸妈妈中间,也在阳光底下。而我,仰着头呆呆地看着,看着我的衣服,看…  相似文献   

10.
为官如土     
著名诗人鲁藜写过一首名为《泥土》的诗:“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人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如果说,这首诗旨在告诫人们不要得意忘形、自命不凡,那么,我们共产党人是否能从中得到更深刻的启示呢?  相似文献   

11.
轻松一刻     
轻松一刻妻子读书甲:“我妻子读完《恼人的兄弟俩》这本书后,生了一对双胞胎”。乙:“那不算什么,我妻子读了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生下来的是三胞胎”。丙:“我的天啊!这可怎么得了?我的妻子正在读《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呢!”如此区别上经济课时,教授向学生...  相似文献   

12.
玉山倾     
整理旧日报刊、书信,看到一张寄自宝岛台湾的剪报,上面刊载着我的三首小诗,署名“青衫”,诗题为《缅怀于右任先生,玉山纪感》:“日暮途遥瞩望深,临风洒涕惨归心。可怜耄耋龙钟叟,一曲悲歌哭碧岑。”“老觉人间万事非,乡园能望不能归。‘鸡鸣故国天将晓’(于右任诗句),独立空山泪染衣。”“一像何劳动斧斤?皤然一老胜三军。金刀难断江河水,万里归心托暮云。”  相似文献   

13.
杨景宇 《中国人大》2012,(22):52-53
有一次,彭真同志对我说:“我爱读诗,但不写诗。诗为心声,是感情的宣泄;诗又是艺术,要写好,没有功底不行。不能说我没有心声、没有感情,只是没有下过功夫,写不好。”他说这话,是中肯的。我曾目睹他读毛泽东诗词和鲁迅诗时的专注与兴奋。他还与我共赏过瞿秋白的诗,并对我逐首讲解诗中的含意和秋白当时的心情.颇有独到见解,使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4.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短篇小说(故乡)结尾的这一含义隽永的名句悲中透力,暗中透光,76年来一直给读者以深刻启迪,鼓舞了无数仁人志士跟虚无和绝望顽强抗争,斩棘报荆,从原本没有路的地方辟出了一条条生命之途。那么,台湾广大读者是什么时候欣赏到鲁迅这一名篇的呢?我的藏书中有一本台湾诗人莫渝赠送的(故乡),1947年8月由台湾现代文学研究会印行,中日文对译,中文旁边标有注音字母,卷首有题为(鲁迅与故乡)的导言,文中有解说和注释。编注…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台声》2013,(4):112-112
【读者来信】 你好!《台声》的老师,我是来自台湾台中的锺恺原,前段时间在台湾的一家书店里看到了《台声》杂志,很高兴能看到一本专门报道两岸新闻的杂志,我想你们的杂志在大陆也是很有影响力的。  相似文献   

16.
50年代至60年代,是台湾文学史上三个重要诗社——“现代”、“蓝星”及“创世纪”风起云涌的时期。一般认为,这三个诗社均有现代主义倾向。在它们的创作中,诗的美感特征及具体表现上是否“纯粹”现代了呢?这是颇可怀疑的。1956年,纪弦提出现代派六大信条。他的诗超越情趣,允满理趣,是思想的知觉化,这一点确与西方现代派的主知性、重悟性相类。但读纪弦的诗,我们仍能获得一定量的感情色彩,如《存在主义》、《春之舞》等一类诗,就显具嘲讽、调侃的意味;而《狼之独步》可谓台湾现代派的发端之作,但首句“我乃旷野里独来独往的一匹狼”只因一个比喻句式,就使原可成为拟人化的、超越自然的、起暗示性的形态,在很大程度上退为诗人的现实形态。只要比较里尔克的《豹》——“它的目光  相似文献   

17.
寻找回归路     
2003年春节,文国英写下了一首诗《水仙吟》:“冰心一颗为民殇,头颅虽短报国长。志士前程鞠躬尽,布衣人生又何妨。”我想,这或许是她19年来直面禁毒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人生和心境写照吧。  相似文献   

18.
“哇爱哇的妹妹呀;妹妹哇爱俚……”这是一首情歌,是一首早年台湾民众熟悉的民歌,它抒发了对爱的渴望,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我爱我的台湾呀,台湾是我家乡……”曾几何时,有人旧曲填新词,唱道:“……我们要回到祖国的怀抱,兄弟们呀,姐妹们,不能再等待。”多么强烈的诉求,是对祖国母亲的一番眷恋、一份挚诚的爱。曾有一天,父亲告诉我,他1948年回家乡台中拍了一部电影《花莲港》,那首“哇爱哇的妹妹呀”就是影片的主题歌。正因为台湾与祖国血浓于水的亲情,正因为有这份剪不断的真诚挚爱,在我心中从幼年时就留下了抹不掉的烙印…  相似文献   

19.
灌阳古亭戒毒诗刘继元,王晓亚在灌阳县文市镇桂岩村一座凉亭的墙上.依稀可见一首题为《劝戒食洋烟》的诗。诗云:“劝君切勿食洋烟,一食洋烟累百年。日月伴随灯下过,功夫因为病来捐。消形落髓身先瘦,倾家荡产病久延。莫到子孙皆学样,始知流毒恨终天。”这首诗出自原...  相似文献   

20.
何标 《台声》2003,(1):17-17
《台声》作为沟通两岸的综合性刊物,20年来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仅以我撰写的有关两岸文学方面的作品来说,就发表过十几篇。记得最早一篇是1984年第5期刊载的《鲁迅先生与台湾青年张我军》,这篇文章首次公布了76年前台湾青年张我军登门拜访鲁迅先生的经过以及在交谈中鲁迅对台湾青年的高度评价;并附有张我军赠给鲁迅4份《台湾民报》原件的照片,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样难得的资料,出现在我写的《喜迎<乱都之恋>归来》、《6O年前北京———台湾一座“桥”:读<少年台湾>创刊号》,《张我军与“新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