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7年8月到1962年4月,李银桥先后任毛泽东主席的卫士、副卫士长、卫士长,15年与毛泽东形影不离,堪称伟人身边的贴身侍卫。  相似文献   

2.
余玮 《党史纵览》2013,(7):4-11
"你们常来看看我,到北京来看我……我死后,你也不要忘了每年到坟头上看我一次啊……"毛泽东曾对身边的卫士长李银桥如此感慨道。自20岁起,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总共工作了15个年头。在此期间,李银桥结识了毛泽东家的家庭服务员韩桂馨,并在毛泽东的撮合下与她结为夫妇。我在采访时,李银桥和韩桂馨都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那些在领袖身边工作的日子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然而在这两位老人心中,毛泽东的音容笑貌却随着岁月的更替而越发清晰……  相似文献   

3.
1953年8月,我突然接到老家的一封电报,记得电文的意思是我的老父亲得了重病,叫我回去看望,见上一面。当时我担任毛主席的贴身警卫员。警卫任务很重,是回家还是不回家?思想上斗争了老半天,感到压力很大,最后我决定把电报给李银桥卫士长看看,向他请示一下。他看过电报后,说这事要向毛主席汇报。  相似文献   

4.
孙勇 《党史博览》2010,(1):44-46
江青夸奖说:你和杨宝森合唱得好。毛主席说:我怎么能与四大须生相比? 1947年5月,我被抽调到毛主席身边工作,担任毛主席的警卫员、副卫士长等职长达20年。  相似文献   

5.
跟着毛主席从陕北到中南海李银桥1947年8月,正是转战陕北的紧张阶段,我被调到毛主席身边。从那以后,一直在主席身边担任警卫工作。跟着毛主席转战陕北党中央、毛主席撤出延安,转战陕北期间,形势很紧张,然而主席泰然自若、谈笑风生。他说:"我要亲自看看国民党...  相似文献   

6.
《湘潮》1988,(12)
一作为毛泽东生前的贴身卫士,他不满意银幕上“主席”的形象:“貌合神离,缺少血肉和性格”。“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但他确确实实是伟人,极伟大的人。”卫士长李银桥回来了。拿起我写好的决心书:“我西生自己也要保护好毛主席。”  相似文献   

7.
1947年8月的一天,李银桥被调到毛泽东身边担当卫士。见到李银桥,毛主席亲切地问:“怎么样,愿意到我这里工作吗?”银桥小声说:“不愿意。”空气顿时有些紧张。过了一会儿,主席说:“嗯,你能讲真话,这很好。我喜欢你讲真话。那么,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愿意在我这里  相似文献   

8.
1959年8月29日一早.毛主席派秘书把正在北京开会的孔从洲接到中南海丰泽园内的颐年堂,为李敏和孔令华完婚。毛主席和孔从洲一见面,就紧紧地握住他的手,和蔼亲切地说:“今天是两个孩子结婚,请你来坐一坐,叙一叙。”然后,拉着孔从洲向在座的客人介绍说:“这是李敏的公公,孔令华的父亲,孔从洲同志。”毛主席平易近人,谈笑风生,使孔从洲拘谨的心情逐渐驱散了。这天请来的客人,主要有蔡畅、邓颖超同志;还有毛主席的表兄王季范先生及其孙女王海蓉、孙子王其华;以及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机要处处长叶子龙、卫士长李银桥和秘书罗光禄等。人虽不多,气氛却十分轻松愉  相似文献   

9.
由于种种原因,江青这人令人真假难辨。我在写作《江青传》时不能不做许多辨伪工作,关于江青入党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江青的入党经过,有着各种说法。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在其所著《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一书中,回忆江青在延安整风时曾对他说过的两句话:“那时,是个姓王的介绍我入党的,名字我忘记了。现在这个人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  相似文献   

10.
到北大荒去我是1954年9月27日由中南军区战士歌舞团调入中央警卫团文工队的。文工队由乐队、舞队、歌队共30多人组成,任务是为驻京警卫部队演出,开展连队文娱活动,培养连队文娱骨干,周末参加为中央首长举办的舞会。我是在参加舞会时认识毛主席的。我们每个新来的同志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时,主席都要问这问那,不是在人名上就是在地名上引经据典,非常幽默地说些小典故,让你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第一次和毛主席跳舞时,他问我叫什么名字,还对卫士长李银桥说:银桥,你知道吗?这个小鬼有两个姓,姓李又姓艾,还是个大胆的。不怕鬼的姑娘。…  相似文献   

11.
1960年12月26日,毛主席在他生日的那天,给身边的工作人员写了封信,要叶子龙、林克、高智、李银桥、王敬先、封耀松6位同志去河南信阳农村参加整风整社工作。信末还亲切地说:“明年我就有67岁了,老了,你们大有可为。”他这些话是鼓励去农村工作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2.
余玮 《党史纵横》2007,(5):5-10
"你们常来看看我,到北京来看我……我死后,你也不要忘了每年到坟头上看我一次啊……"这是毛泽东对他的卫士长李银桥说的一句话.毛泽东能够对此人发出如此感慨,足见二人的感情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13.
李红 《世纪风采》2007,(5):28-29
从1947年到1962年,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服务了15年之久。生活中,李银桥无微不至地为毛泽东服务,而毛泽东也给予李银桥多方面的热心关怀。两人之间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最感人的是,毛泽东还成人之美,当过李银桥的红娘。  相似文献   

14.
转眼间,我离开毛主席身边已经整整40年了。可岁月的流逝抹不掉我对毛主席的深深思念。多少次,在梦里我又回到了主席的身边,回到了我魂牵梦萦的13年。在毛主席身边的13年,是我一生中最值得记忆、最充实、最重要的时光,我的青春、我的理想都已融化在这13年中。毛主席访问苏联回国,在沈阳住了三天。这短短的三天,成了我一生的转折! 1949年9月,找被调导沈阳文化宾馆(东北人民政府交际处),担任招待员,那时我刚15岁。在这以前,我在大  相似文献   

15.
<正>毛泽东生前卫士长李银桥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曾谈到毛泽东对"个人崇拜"问题的态度,他说,主席听大家喊"万岁",曾经喜欢,也曾经不喜欢;曾经听惯了,也曾经听烦了。"主席说过这么一句话:‘你们不把我当领袖不行,可是总把我当领袖也不行,我受不了……’这句话是对我们许多卫士和警卫战士讲的。是在他休息时,同我们聊天开玩笑,我们有的人拘束,他讲了这段话"。  相似文献   

16.
《党史文苑》1993年第4期所载三篇重要文章,即毛泽东《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毛泽东给林克、高智、叶子龙、李银桥、王敬先、封耀松、汪东兴的信》和汪东兴《毛主席关怀身边工作人员的成长》,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1993年9月26日《江西日报》星期刊以第一版的整版篇幅,全文转载了这组文章,在全省引起了广泛反响。(省委党史委 王瀚秋)  相似文献   

17.
博览之窗     
是谁造就了 “两面派”的林彪 林彪生前乃至死去多年,好像躲在一团神秘的迷雾之中。他的所作所为,黑白反差之大,令人目瞪口呆。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林彪已经成为“虚伪”、“阴谋”、“两面派”的化身。实际上,林彪并非天生的“两面派”。与林彪共事多年的聂荣臻元帅,谈到建国前的林彪时曾说:“我觉得他比较年轻,世故不多。”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也回忆说:“林彪来见毛泽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是敬爱的毛主席诞辰120周年。在毛主席身边当伙食管理员的7年里,我受到了毛主席方方面面的关怀和爱护,他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良多。他为女儿李敏操办的婚宴,我至今难以忘怀。1955年,我被组织上从中南海勤务班调到主席身边,给他管伙食。能为毛主席服务,我感到无上光荣。当时主席每天的伙食费是3  相似文献   

19.
博览之窗     
1955年,粟裕被授予共和国第一大将的军衔。自那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他的军衔问题成为大家关心和议论的焦点。多数同志,包括党外的高层民主人士邵力子等人,认为粟裕战功很大,消灭的敌人很多,感到授他大将是低了,应该评他元帅。甚至有人还埋怨到毛泽东那里。也有人冤枉他,竟说他没授上元帅后,不满意,受到毛泽东的批评,他哭了。那么,粟裕授衔的事实真相究竟如何?粟裕是战功赫赫的军事家、战略家,按当时授衔的依据,毛泽东同大家的想法一样,是要给他授元帅军衔的。据毛泽东身边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中央在中南海颐年堂开会讨论解放军高级将领军衔…  相似文献   

20.
李家骥 《奋斗》2010,(2):7-8
<正>我是1948年到毛主席身边工作的,1949年3月被正式任命为主席的卫士,直到1961年11月离开老人家来到黑龙江工作,在主席身边工作有13年之久。这是我一生的幸运和光荣,我也很珍惜这份荣誉。现在,经常想起在主席身边工作的那些日日夜夜,十分激动。1949年底到1950年2月,毛主席首次访苏。开国大典后,毛主席日理万机,工作十分繁忙,他把访苏列为最重要工作之一看待。目的是在国际争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