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滇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由西南边疆民族建立的王国,其疆域以滇池地区为中心,版图扩展至云南洱海、滇西北和红河流域地区。在其存在的500多年时间里,古滇国的工匠们掌握了青铜冶炼的高超技巧,创造了极富地方特色、光辉灿烂的青铜器文化。  相似文献   

2.
王爽 《创造》2008,(6):12-19
云南博物馆,包罗万象。有数亿年前的古生物,有数千年前的古滇国,有1903开来的火车,有全国最大的民族博物馆,有全国最大的动物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创造》2020,(5)
由于文献记载不详,加之考古发现及研究不足以还原全部历史,一直以来古滇国的消亡被当作一个历史之谜,引发了众多的猜想。古滇国政权的消亡,不是一个"无解"之谜,更不是无影无踪的神秘消失,它有历史线索可寻,且有其内在的必然性。研究古滇国政权的演进与消亡,对明了云南地方历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滇黔交界、被誉为云南东大门的 富源县,有一个“风雨判云贵”的胜境关。胜境关位于距富源县城8公里的宣威岭上,既是滇黔分界线,又是入滇第一关。 自古入滇有三条路:灵关道(川西入滇)、五尺道又名石门道(昭通入滇),胜境关。胜境关是元代以来,中原入云南最重要的通道,被称作“入滇第一关”,数百年来这里留下了多少云南人进京赶考的兴奋和京官入滇的感叹。胜境关不仅是文化积淀厚重的历史见证,也是自然气候的分界线,故有“山界滇域、岭划黔疆,风雨判云贵”神奇景观的说法,历史上在胜境关不断修造建筑物,文人墨客写诗作赋,…  相似文献   

5.
《创造》2011,(11):81-81
壮乡富宁,地处越南和云南、广西“两国三省”交汇处,风光旖旎、资源丰富、民风浓郁、人杰地灵,是云南通往广西、广东、港澳和连接东南沿海的重要门户,素有“云南东大门”、“滇粤关津”“云南出海口”的美誉。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收藏滇夷图册概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云南民族图册的出现远早于"黔苗图",具有独特的绘制风格,以"苗蛮图"、"苗图"指称云南少数民族图册是一种谬误,应当重新正名."滇夷图"是与"苗蛮图"并行的清代云南少数民族图册.<滇夷图说>、<滇省迤西迤南夷人图说>、<云南营制苗蛮图册>、<滇省夷人图说>是4部成书年代清楚、今仍存世的重要夷图,"滇夷图"独具特色,比之贵州的"苗蛮图",其历史民族学史料价值更胜一筹.清末来华西洋人留下的"西式滇夷图"也有特别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这里,首先谈一下建设滇学学科的必要性及意义. 第一,建设滇学学科是云南民族文化强省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滇学主要以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和各民族独特的社会发展道路为研究对象,对云南的历史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8.
屠涛 《传承》2009,(12):94-95
云南历史上的富滇银行从1912年创立开始直到1950年结束。以1932年为界,富行又分为富滇银行与富滇新银行两个时期。富行在云南历史长期扮演着地方"中央银行"的角色。富行的建立对于推动云南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富行在它的前期滥发纸币对地方经济也是沉重的打击。本文想就富滇银行的历史过程与作用进行简单的描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 《创造》2012,(10):30-30
针对科技入滇对接会特点要求,云南省出台了16条新的具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为吸引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科技人员到七彩云南创新创业,搭建科技入滇的长效机制和交流平台提供了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0.
云南历史上的富滇银行从1912年创立开始直到1950年结束.以1932年为界,富行又分为富滇银行与富滇新银行两个时期.富行在云南历史长期扮演着地方"中央银行"的角色.富行的建立对于推动云南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富行在它的前期滥发纸币对地方经济也是沉重的打击.本文想就富滇银行的历史过程与作用进行简单的描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庄王滇,是中国古代史上一重大的历史事件。但有关庄从楚都江陵──云南(滇)的西征路线,古往今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博引《诗经》、《左传》、《史记》等史籍记载,综括前人研究之所长,再结合考古出土的实物资料,明确地阐明笔者观点,即庄西征的路线,乃应从江陵循长江而上,经涪陵逆延水(乌江)至黔中郡(今四川东南、黔东北、黔东一带)而抵滇(云南)。文中较详细地分析了当时楚国的历史及势力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2.
陈保亚 《思想战线》2006,32(2):105-116
滇僰古道始于僰道(今宜宾),经昭通、曲靖到滇池,沿途保留了比其他川滇古道更多的遗迹和文物,是古代连接四川和云南的第一通道。中原商周青铜器和四川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多采用滇僰古道上今永善、昭阳、巧家的铜矿,证明滇僰古道最早形成于殷商时期。滇僰古道和公元前2世纪横贯云南东西的铜鼓分布线路的衔接,证明了滇僰古道是蜀身毒道最重要的必经之路,是古代中国沟通西域的重要路段,也是茶马古道早期形态的一条主干道。秦开五尺道、汉开南夷道、汉魏晋以来的墓和碑刻、唐袁滋的出行路线、西南官话的渗透,证明滇僰古道一直繁荣到近代。  相似文献   

13.
刘彬桂 《创造》2004,(11):45-46
人人都知道云南简称"滇",但却很少有人意识到:云南的历史与民族文化,其实一直都与古老的"滇"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在历史的记载上,"滇"国已经消失了23 00多年,但近51年来,从大量考古发掘的"滇文物"中,无可辩驳地证实了古老的"滇"国,一直对云南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 《创造》2012,(10):26-29
实施“科技入滇”战略,是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国际化的重大机遇,更是有效破解云南科技资源缺乏、科技支撑严重不足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推进云南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打造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基地,为建设桥头堡提供科技支撑,推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仁兴 《两岸关系》2012,(10):55-55
9月16日,由国务院台办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滇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研讨会在春城昆明隆重举行。本届研讨会以“台企入滇、西进东盟、开拓南亚”为主题,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工商团体、企业代表460多人共聚一堂,就促进滇台合作发展,加快两岸四地依托云南区位优势参与东盟地区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6.
马曜同志的《庄蹻起义和开滇的历史功蹟》一文里,提出“云南作为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战国时期席卷全国的阶级斗争和儒法斗争的产物,庄蹻起义和开滇是这个时期伟大的历史事件”,是很正确的。云南局部和祖国全局从来就是紧密联系,息息相关。只有从全国的历史发展来了解云南的历史动态,才能把实质问题讲清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学界普遍认为,明代的商屯为军屯、民屯之外移民进入云南的重要途径之一,洪武时沐英、沐春父子先后携带400余万移民入滇,明代史籍《滇略》、万历《云南通志》记载当时的云南土著者少、外来者多,入滇军士全都带有家属等等,因而明代的云南汉族人口超过了所有土著民族的总和而成为云南居民的多数民族。但依据确切的史料进行分析,此种说法难以成立。出现这种认识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文献资料在客观上的误导,二是人们对某些史料的理解偏差,从而导致了对明代云南移民人口数量估算的夸大。  相似文献   

18.
<正>本次推介会上,云南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民族特色,以及丰硕的地方品牌和产品得以通过外交部这一重要平台向全球推介。值得关注的是,大批云南本土企业,带着以花、茶、药、咖、果、菜为代表的滇系云品再次出滇,稳健地走向全国,自信地向世界推介。一时间,云南特色优势品牌及产品得以亮相世界,滇系云品的魅力正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打造金字招牌,云南正拔节而上。  相似文献   

19.
媒体视线     
《创造》2011,(12):52
在面向西南开放的国家战略中,云南是其中发挥"内引外联"作用的桥头堡。受益的不仅是云南,倍感振奋的也不仅是云南。今年前三季度,北京、浙江、广东、四川、福建五省市入滇投资居前,到位资金达960亿元。湖南、江苏、上海三省市资金则分别以110%、153.3%、167.9%的同比增速迅猛入滇。  相似文献   

20.
蜀中大地     
川滇合作成绩显著我省和云南作为相邻的两个西部大省,近年来区域经济合作成效显著,并不断向纵深发展。川滇两省地域相连,文化相近,两省的合作具有长期的历史渊源和众多的便利条件。我省已成为西部地区的排头兵。而云南则拥有大量的待开发资源和区位优势。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扩大与深化,云南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产品进入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川滇两省的合作务实进取,成效显著,经济互补性得到了充分体现。2001年川滇两省经济合作和社会交流继续呈现良好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