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24年9月初,赴欧勤工俭学并加入中共旅欧支部的周恩来从法国回到广州,10月出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11月就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在征得孙中山同意后,周恩来抽调大批中共党员和工农青年组建了大元帅府铁甲车队。1925年1月,因准备随军东征,周恩来改任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兼军事部长,这是中共党内最早成立的领导军事工作的  相似文献   

2.
1925年冬,从法国归来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军事部长的周恩来和陈延年等决定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三十四团(不久改称第四军独立团)。周恩来很佩服叶挺的军事才干,便委任他为团长。在周恩来的鼓励下,叶挺不  相似文献   

3.
叶挺在其革命生涯中,多次得到用恩来的帮助与指导,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叶挺受中共中央之托组建新四军,在遇到种种困难之际,总是得到周恩来的及时引导与关怀,使得他能正确地对待与处理相关问题,为党的事业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北伐战争中,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作为北伐军的先遣队,纵横疆场,攻城克坚,势如破竹,迅速击溃直系军阀吴佩孚的主力,占领两湖,为北伐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殊荣。说起叶挺独立团,它与周恩来的领导与关心是难以分开的,也可以这么说,叶挺独立团是周恩来亲手缔造的。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与叶挺,这两位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早在北伐战争之前,就在党内一起共事,两人志同道合,风雨同舟。这对革命的老战友,相知相交数十年,他们相互  相似文献   

6.
淮淮  王凡 《党史博览》2003,(3):17-22
几个特务强行抬着叶挺去见蒋介石 叶挺一生坎坎坷坷。他在率领“铁军”北伐取得汀泗桥、贺胜桥大捷后,又几度指挥大的军事行动,但都以失利告终。例如,“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后部队南下,最后兵败广东;广州起义,因叶挺率部赴  相似文献   

7.
1939年2月,皖南山区,虽然尚春寒料峭,但已是吹面不寒杨柳风。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从重庆出发,绕道桂林,跋山涉水,亲自送新四军军长叶挺回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皖南泾县云岭。他此行肩负党中央重托,要妥善地解决新四军的一些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和直属部队9000余人,奉命从皖南泾县云岭出发北移。6日,在茂林遭国民党顽固派7个师8万多人的包围袭击。经过7个昼夜的血战,终因弹尽粮绝,除约2000余人突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或被捕。军长叶挺谈判被扣,项英、袁国平、周子昆等遇难。17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反诬新四军“叛变”,悍然宣布撤销新四军番号,扬言要把叶挺交军事法庭审判。身处重庆虎穴的周恩来得知后,顿时义愤填膺,立刻打电话给国民党军参谋总长何应钦,痛斥他说:“你们的行为,使亲者痛,仇者快。你们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你何应钦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他满含悲愤地提笔写下了左边那震撼人心的16个宇的诗句,揭穿皖南事变的实质,表达了对国民党顽固派最强烈的抗议。  相似文献   

9.
正~~  相似文献   

10.
杨飞 《党史文汇》2011,(3):40-43
四1930年8月19日,周恩来回到上海。当时国内局面已是千疮百孔,看到党的六届二中全会后自己带领全党同志辛辛苦苦积蓄起来的革命力量竟被李立三如此轻率地葬送,周恩来心如刀绞,遂对李立三提出了尖锐批评。随后,他又怀着“治病救人”的态度耐心地做通了李立三的思想工作,使其认识到了错误,  相似文献   

11.
胡居成 《党史文汇》2003,(11):35-38
叶挺出走由于项英误认为党对新四军的领导就是他项英对新四军的领导,党指挥枪,就是他项英指挥枪,因而对新四军的军事指挥、人事安排、具体事务等等都包揽起来,大权独揽,小权亦不愿分散,弄得叶挺“无事可做”,常以照相、养狗来打发时日,消除不快。尽管叶挺非常不痛快,但他已不像10年前那样意气用事了,他用理智约束自己,竭力把项英当作党的领导那样予以尊重,避免发生太多的矛盾。为了能够更多地参与对新四军的领导和军政建设,1938年6月上旬,他借去武汉要求增加军费之机,到中共中央长江局向周恩来、叶剑英汇报工作,倾诉自己虽是一军之长,却有职…  相似文献   

12.
延安谋面1937年11月7日,革命圣地延安虽是秋末冬初,但天气并不太冷。这天下午5时左右,毛泽东、张闻天、叶挺、项英、袁国平、周子昆一行,一起走进凤凰村李家窑一座坐西北向东南的院落———毛泽东的家。毛泽东今晚要摆家宴为项英接风,为叶挺饯行。叶、项都是应中共中央的邀请来延安的。叶挺当时在南京,得知邀请后,立即转道武汉,乘飞机去西安,再乘汽车于10月下旬来到延安。项英接到通知时在赣南游击区,几经辗转来到南京八路军办事处,乘火车去西安,再转汽车来延安,因此,比叶挺晚到延安一个多星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新四军的组建和华中抗日根…  相似文献   

13.
胡居成 《党史文汇》2003,(10):40-42
产生分歧就在1938年4月20日蒋介石派人来点验这天,叶挺、项英收到周恩来从武汉发来的电报:叶挺、项英:经中共中央代表同国民党政府协商,新四军的总任务,是在华中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抗击日本侵略军。四个支队的活动地区划分如下:第一、二支队到苏南敌后;第三支队和军部留在皖南;第四支队到皖中。各支队开进时间,望斟酌上报延安。周恩来4月20日当时,叶挺、项英正陪同国民党军队的“点验委员”们活动,无暇研究这个问题。“点验委员”们一走,他们马上召集陈毅、张云逸、周子昆、邓子恢、张鼎丞、粟裕、谭震林、傅秋涛等进…  相似文献   

14.
胡居成 《党史文汇》2003,(12):43-44
皖南遗恨皖南事变造成新四军军部和部队9000余人覆没,罪魁祸首是蒋介石、顾祝同。如果从新四军内部来讲,项英、叶挺之间相互让步,特别是叶挺为了满足项英“大主意由我来拿”的欲望,对自己的一些正确主张不能果断坚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1940年12月10日,皖南新四军向长江以北转移,有两条路线可供选择。一是由云岭向东北方向行进,先到苏南溧阳原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所在地,再待机通过敌占区,渡江到苏北。这条路线是苏南第一、二支队往返皖南军部所走的路线,也是顾祝同认可的“合法”路线。但这条路线自国民党对八路军、新四军发出“皓电”(10月…  相似文献   

15.
<正>携手《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的创作在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上,林默涵不仅是领导者,而且是理论家、实干家。京剧《红灯记》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的创作,就倾注了他和周恩来的大量心血,凝聚了他们的智慧。1963年2月下旬,在上海养病的江青观看了根据电影文学剧本《自有后来人》改编的沪剧《红灯记》,认为不错,随  相似文献   

16.
无声的战斗 1931年4月25日晚10时左右,当武汉方面6封绝密电报先后到达南京中央饭店4楼时,徐恩曾这个纨绔子弟早已离开办公室,到他新结交的姓王的姘头处寻欢作乐去了。留守特务大本营的照例是他的心腹秘书钱壮飞。听着一阵阵剌耳的摩托车马达声,看着报务员接连送来的6封“十万火急”的绝密电报,封封都有蒋介石、陈立夫、徐恩曾亲收亲译的字样,一个不祥的预感在钱壮飞的脑海中产生:武汉方面一定发生非常事件,极大可能是对我  相似文献   

17.
18.
关于毛泽东、周恩来的关系,可以用周恩来对毛泽东“忠心耿耿”4字来概括。正如索尔兹伯里指出那样:“直到1976年生命终结之时,他都未对毛的领导提出任何异议。”“从遵义会议以后,不论他担任何种职务,实际上他都充当了毛泽东的参谋长。周毛的这种关系,也是中国政治中史无前例的。” 和大多数中共高层领导人士一样,周恩来对毛泽东怀着真诚的崇敬,他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与叶挺之间相知甚深,这份不解之缘是在艰苦危难的斗争岁月里,在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中建立起来的,堪称患难之交。 相识于大革命的洪流中 周恩来与叶挺相识于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时期。组建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独立团,渗透了周叶两人的共同心血。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后,叶挺担任孙中山大元  相似文献   

20.
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不久,1949年12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在原台湾“总督府”树起了一杆青天白日旗,挂出“总统府”的牌子。12月31日,蒋氏父子垂钓日月谭。望着头发斑白的父亲,蒋经国悲从心起:63岁的蒋介石似乎又老了10岁。华盛顿的白宫和五角大楼数度集会,“会诊”蒋介石是否有救。会议分成几派,最后杜鲁门总统支持国务卿艾奇逊的观点:蒋是扶不起的“阿斗”,败给共产党是由于国民党的腐败,即使美国介入亦无济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