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四川党史》2001,(1):30-32
旺苍的党史工作在县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在省、市委党史部门的指导下,10多年来,县党史部门的同志怀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勤奋耕耘,默默奉献,忘我劳动,做出了一些成绩,共征集发掘了2万余件、约1500万字的地方史料;访问老同志、知情者数千人次;编辑、内部出版了旺苍地方党史丛书《红军在旺苍》、《木门会议文集》、《中共旺苍县党史大事记》、《旺苍红军名录》、《旺苍苏维埃志》等10部书;参与编辑并出版了《中共旺苍县组织史》、《旺苍县志》、《旺苍文史资料》、《红四方面军在绵阳广元斗争纪实》、《蜀门红旗》等14部书;共编印出《旺苍党…  相似文献   

2.
1930年1月,在从闽西北向江西进军途中,毛泽东写就了著名的《如梦令·元旦》一词:"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这首词是红军文化的宝贵财富,是红军文化资源中的精品。词中提到的宁化、清流、归化(1933年改名为"明溪")三县现均为三明市管辖,以下概称为"宁清归"。因此,打造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主题的红军文化特色品牌,以这一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来引导和带动三明一带红军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并在全国红军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方面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曾有一批著名艺术家去江西革命老区兴国演出.兴国是出了名的"红军县",仅长征时牺牲的兴国籍的红军战士就达两万多人.但当艺术家们在兴国采访了30多名少年儿童后却发现,"红军县"的下一代"居然不知道这段历史".为此,艺术家们感慨系之,《经济日报》也刊文呼吁:"不可失去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
正背景介绍一九三三年七月八日,《红色中华》第九十二期第五版在通栏标题《纪念"八一"慰劳红军!优待红军家属》下,整版刊登纪念"八一"和慰劳红军家属的消息。其中,《兴国妇女热烈慰劳新编第三师》一文配发漫画《纪念"八一"慰劳百战百胜的英勇红军》。画面是群众挑着一担担慰劳品,大  相似文献   

5.
正背景介绍一九三四年七月二十五日,中央儿童局刊物《时刻准备着》第十八期第十八页刊登一篇署名为小凤的《慰劳红军日记》,介绍组织儿童团前往西江县慰劳红军补充师的经过:红军战士收到草鞋时,仔细检查,发现有的草鞋太小,有的是一层布包着笋壳的假布草鞋……文  相似文献   

6.
《党史文苑》2016,(5):37
正背景介绍一九三二年十月十六日,《苏区工人》报第十期第一版发表署名寿昌的社论《扩大红军运动中,如何执行拥护和优待红军工作》,要求"各地职工都要领导群众组织收割队、伐木队等,实行优待红军礼拜六,以帮助红军家属"。同期第二版刊登漫画《帮助红军家属耕田》。漫画表现的是标明"工  相似文献   

7.
正背景介绍1934年1月15日,红军总政治部主编的《红星画报》第1期刊载漫画《为扩大一百万铁的红军而奋斗》,画面是一望无际的红军队列,队列前面站着四位红军官兵,他们手里展开一面三角红旗,上面是"1600"数字。漫画下方的文字说明:"学习东方军在白区扩大红军的模范。"此画表扬东方军1933年年底出击白区过程中,通过  相似文献   

8.
正背景介绍1934年9月20日,《青年实话》第3卷第24期刊载《扫除不执行优待红军家属的现象》的文章,批评一些地方不认真执行优待红军家属的政策,比如长胜县田头区,要求把这些消极怠工分子清理出来,用苏维埃法律惩处。文章插入《反对破坏优红工作》的漫画,画面前方红军正在与敌人作战,消极怠工官僚主义者破坏优待红  相似文献   

9.
<正>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绝命后卫师》于日前谢幕。该剧开播以来一直好评如潮,尤其是在闽西老区干群中反响热烈。作为参与过该剧审片的党史工作者,我感到现在播出的片长从原来的34集改为32集,原有大量回放时段少了许多,剧情更加紧凑,这充分反映该剧制作方善于采纳各方面意见,确实是在精心打磨,才使该剧更加好看,从而成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重点献礼片。对于《绝命后卫师》,我从审片到央视播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13,(12):33-33
<正>在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马克思诞生的国度,至今仍保留着550条以他名字命名的街道。在四川,也有一条中国独一无二的"马克思街",从红军时期一直沿用到现在,至今原貌旧址依在。它是当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见证,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崇拜和敬仰的体现。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取得反"三路围攻"的胜利,由4个师扩编为4个军,新建立了7个县的苏维埃政府,扩编后的红四方面军第31军进驻广元旺苍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杨尚昆、彭德怀等都在建宁战斗过。红军第二次反“围剿”取得建宁大捷,毛泽东在建宁挥毫写下了《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的光辉诗篇。其间,建宁有7000多儿女参加红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 电视连续剧《长征》的主题歌《十送红军》,在电视播出后一度广为流唱。建宁是中央苏区的21个组成县之一,也流传着大量类似《十送红军》一样的苏区民歌。如《十劝郎当红军》: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京剧《杜鹃山》讲述的是1928年在秋收起义的巨大影响下,湘赣边界一支农民自卫军,揭竿而起,三起三落,濒于覆灭,后在党的领导下取得胜利,并改编为工农革命军,开赴井冈山与红军主力会师的故事。该剧通过描写中共把一支农民武装改造成为无产阶级新型军队的动人情节,成功地塑造了党的政治工作者柯湘这一英雄形象,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历史经验,集中表现了"党指挥枪"的革命原则。  相似文献   

13.
土地革命时期的1931年11月,在今江西省吉水县水南、青原区东固一带,有一个以红军将领名字命名的县——公略县。这位红军将领就是有"飞将军"之称的黄公略。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20,(4)
正在瑞金县革命纪念馆,保存着一张红军家属优待证。优待证正面图案饰以黑框,并带有编号,印有地球与五角星相叠的图案,五角星内有镰刀和斧头。图案两侧各有一个持枪的红军战士像。图案下方印着3行黑色字体,右书"中央内务人民委员部颁布",左书"江西省××县××区发给",中间为"红军家属优待证"。优待证背面中部印有"当红军是最光荣的"8个大字。这张红军家属优待证,是1954年瑞金县革命纪念馆筹备小组在该县沙洲坝征集文物时,由当地群众捐赠的。红军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20,(1)
正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之后,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2018年4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资兴村民为三名女红军扫墓八十四载》的报道,报道称这三位女红军牺牲地距"半条被子"发生地汝城县文明乡沙洲村不足100公里,牺牲时间  相似文献   

16.
正一、《音画布依》的创作背景2017年,政协册亨县委员会组织有关文艺团体拟创作一部舞台艺术作品,以展示布依族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是便产生了这部反映布依族古老历史和多彩文化的《音画布依》。该剧以山歌剧的形式,展现布依族深厚历史文化、传承优秀民间歌舞艺术,在"中国·册亨2017布依文化年暨滇黔两省十六县市政协联席会议"期间首场演出获得成功,深受观众喜爱。  相似文献   

17.
萧向荣《西行》以日记形式记录了1936年红军西征的过程,以及西征战役结束后,西方野战军巩固新区,红军三大主力转战西北和西安事变的有关内容。从《西行》可以看出,红军各级指战员始终高度重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注意把这一任务"提在政治上更加高的地位"。《西行》还详细记录了曲子战斗和山城堡战斗的情况,这两次战斗在红军统战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如何争取东北军、如何团结广大回民群众、如何争取哥老会,《西行》中都有生动记录。《西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作的种种努力。  相似文献   

18.
正87年来,在长征精神的指引下,黎平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全县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各行各业发展欣欣向荣,群众生活水平蒸蒸日上。黎平,是红军进入贵州后经过的第一个县。1934年12月18日,红军长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黎平会议也在这里召开。会议解决了中央红军的转兵问题,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的根据地的决议》,迎来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曙光,中国革命伟大转折从这里开始。  相似文献   

19.
川陕苏区红军碑林吴慧龄坐落在古蜀道旁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广元皇泽寺川陕苏区红军碑林,以其独特的姿容,接待了南来北往的观光者。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1981年为碑林陈列馆题书了“红军石刻标语碑林”,八个雄健有力的大字刻成横匾,悬挂碑林馆门上方。...  相似文献   

20.
正第一次使用"长征"一词1935年5月,在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首次提出"长征"一词。目前可查的历史档案是解放军档案馆收藏的一张《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全文共156字,以韵律文的形式发布,其中写道:"……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夷人风俗……"落款是"红军总司令朱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