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30年的高速发展,积累了大量财富。中国开始富了,那么究竟是谁富了,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究竟受益多少?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分析:从1995年到2007年,去掉通胀成分后,政府财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是中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选择,与改革开放总体目标是一致的,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从目前来看,加入WTO将给进一步改革开放带来新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就挑战而言,其中最为直接和突出的是对政府经济管理体制和行为方式的挑战。因此,加快转变政府经济职能,就成为积极应对挑战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在转变政府经济职能的过程中,重要的并不是政府经济职能的"多少",而是政府经济职能的"定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作用的有效性决定于政府职能的合理性。所以,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要改变政府经济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的状况,越位的要退出,错位的要理顺,缺位的要加强,不做不该政府做  相似文献   

3.
十七大认真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深刻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那么,改革开放是怎样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命运、怎样改变了中国社会主义命运的呢?我们果断地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我大学一毕业,就赶上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改革开放如同春风吹拂大地,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4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个人也逐步成长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从省委办公厅到古交市、从太原市到晋城市、从晋城市到省政协,我亲眼见证了改革开放给中国、给山西带来的巨大变化,亲身参与了山西改革开放火热实践,亲力推动了古交市、晋城市的改革开放,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  相似文献   

5.
吴秋余 《奋斗》2023,(4):67-69
<正>改革开放,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从小岗破冰到深圳试水,从浦东开发到滨海建设,从海南弄潮到雄安启航……4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脚步坚定向前,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  相似文献   

6.
正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共产党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宣示把中国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40年来,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黑龙江森工林区。从"治危兴林"到"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从全面停伐到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森工人勇立潮头,书写着从一个节点走向另一个节点,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新篇章。当前,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是生态文明体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03,(12)
二十五年前的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从此把中国经济推入“改革开放”时代,使中国开始了举世瞩目的翻天覆地的巨变。过去二十五年的历史,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命运,从在徘徊中作出抉择到坚定地迈步向前,这不仅仅需要勇气与魄力,还需要几代共产党人执着不懈的理论探索与辛勤实践。  相似文献   

8.
<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改革开放中,中国成功走出一条现代化之路,这条道路有其独特优势和旺盛生命力,值得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进行深入研究。新时代,我们要坚持继承性和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系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这个中国人再也熟悉不过的字眼,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30年前,它萌芽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鲜红指印,发端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抉择。伴随“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呼喊,凭借“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30年来,从城市到农村、从经济领域到其他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热烈展开;从沿海到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打开。30年来,改革开放的大潮冲破重重阻力、战胜各种困难,以不可阻挡之势奔腾向前。  相似文献   

10.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新文化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历程.毛泽东对中国新文化的探索和贡献,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而且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探索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党员文摘》2008,(4):I0002-I0003
住有所居,安居才能乐业。住房是人生温馨的港湾,即使你走到天南海北,家,也会让你在心中留恋和牵挂。曾经,有多少人憧憬着从蜗居搬入宽敞的住所,有多少人希冀早日从棚户区、简子楼住进厨卫配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而这一切,随着我国改革的逐步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一变成了现实。从1978年到2006年,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8,1平方米提高到50,7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则从6,7平方米提高到27平方米。住房的变迁,为50年改革开放惠及中国民众提供了生动的注解。  相似文献   

12.
领导要论     
《党的建设》2008,(9):4-4
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一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我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的演讲中说:"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正是我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们耳朵里不知听到了多少中国人奋斗留洋、异邦安家的故事。但有外国人到中国来安家落户的么?有,还不少,穆彼得一家便是。请看摘编自《上海文化艺术报》上戴仲燕撰写的《洋人彼得一家的“土居”情话》——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随着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改革,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创造着辉煌的业绩。邓小平理论正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实践中逐渐地形成,并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认真总...  相似文献   

16.
风起小岗     
《江淮》2008,(6)
30年前,小岗村18个农民的鲜红血手印,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30年后,安徽已站在了"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起跑线上。过去的30年,安徽经历了惊天动地的变革:从农村改革的先行者小岗人,到中国改革风向标"傻子年广久";从"中国企业活化石"史玉柱,到率先告别两千年"皇粮国税",安徽人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写下了一首首划时代的壮丽诗篇。中国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纪念30年前起步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本刊与省委党史研究室、省直机关工委、省党建研究会联合推出"改革开放30年看安徽"征文活动。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刊发征文。  相似文献   

17.
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工作,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政策处于形成与曲折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党和政府将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政策进行了调整与改革。2005年以来,在“和谐世界”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政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正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落后农业国,到改革开放逐步成为世界工厂,再到迈向高质量的发展,见证了中国走过的不平凡的发展之路。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保持年均9%以上高速增长,部分年份增速达两位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人口大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奇迹。中国的经济总量2010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差距日益缩小。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处于工业经济发展阶段。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从工业经济逐步走向信息经济,发展信息经济是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给中国带来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伴随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实现了从“征服自然”到“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性转变。回顾和总结这个历史转折历程,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改革开放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