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回民支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成长起来的一支民族抗日武装。在抗战最艰苦的年代,回民支队转战于冀中平原、渤海之滨,驰骋于冀、鲁、豫敌后战场,奋勇杀敌,屡建奇功,进行了500余次战斗,歼灭日寇敌顽叛和地主武装两万余人,在抗日战争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在抗日烽火中诞生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性抗战爆发。中国共产党发出通电,号召全国军民团结抗日,并公布了我党反  相似文献   

2.
1949年,蒋介石溃逃离开大陆之前,亲自部署在西南地区建立"反共复国"基地。他在这里共纠集了国民党残余军队和地主恶霸土匪武装10万余人。其中位于云南、贵州、四川、西康四省结合部的昭通地区匪情尤为严重。这里有一支3000多人的封建民族武装"西南人民革命军尹武纵队",司令龙绳曾是云南有名的封建  相似文献   

3.
卢德峰 《世纪桥》2010,(14):31-34
<正>20世纪30年代,在伊春林区活动着这样一支森林武装,首领叫"于四炮",他真名叫于祯,部下人由鄂伦春族、满族和汉族组成,他们都是猎人出身,俗称"炮手",枪法精准,战斗力强。九一八事变后,森林武装被改编为汤原县森林警察队。在汤原县委和汤原游击队的帮助和教育下,该队伍逐渐接受了抗日救国思想,并在奇袭老钱柜战斗后,全部起义。队伍起义后,被改编为抗联第三军独立旅,开始投身  相似文献   

4.
程龙 《党史博采》2001,(3):8-11
在抗日战争时期,冀中有一支赫赫有名的抗日武装,神出鬼没,十分活跃,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它就是马本斋和他领导的回民支队。 马本斋,回族,河北献县人。1901年出生于献县东辛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时读过两年私熟,以后随父种地。后因生活所迫,先是去东北谋生,后考入东北讲武堂受训,期满后  相似文献   

5.
张彦夫 《世纪桥》2015,(4):13-14
1938年7月,抗联第一路军第二次老岭会议,决定陈翰章所部改编为第三方面军,指挥一职由他担任。第三方面军建立后,在吉东地区与日伪军频繁作战,是一支具有影响力的抗日武装。  相似文献   

6.
在电视连续剧《赵尚志》中有一个草莽形象的孙司令,而在历史上孙司令是实有其人的.孙司令原名孙兴周,后改名孙朝阳,辽宁省朝阳县平山乡人.民国时期他在哈尔滨一带经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爱国心切的孙朝阳目睹国土沦丧,国难当头,立即拍案而起,变卖了自己的家产,组织起一支抗日武装.根据自己的名字,把这支队伍报号“朝阳队”.这支抗日武装活动在哈尔滨东部地区,频频出击敌人,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此时,孙朝阳及  相似文献   

7.
1932年秋天,在吉林省磐石县吉昌镇,大地主张志仁组织了一支有20多人组成的地主武装。这支队伍不但不抗日,而且到处欺压百姓,为非作歹,对我党的工作造成了严重威胁。我磐石中心县委作出决定:由磐石县游击队拔掉这颗钉子。磐石县游击队接到指示后,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先礼后兵,尽量减少游击队不必要的损失。1933年1月1日半夜时分,磐石县游击队来到了吉昌镇附近。大队长孟杰民马上派人给张志仁送信,要他交出全部武装,游击队可以保证他生命财产的安全,否则将采取军事行动。张志仁眼珠转了几转,马上堆出一副笑脸说道:“…  相似文献   

8.
正抗日名将杨靖宇,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开始组建东北地区的红军武装和抗日武装。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  相似文献   

9.
陆魁举 《党史纵横》2007,(11):59-60
"九一八"事变后,不屈的东北人民开始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一支盘山抗日救国军,以他们的智慧和勇气,打响了东北武装抗日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共和国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50多年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历经血与火的洗礼,曾七度易名。在此过程中,中国人民公安部队的创始人罗瑞卿大将,以其出色的组织能力,为这支数十万人的公安武装的创建和成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英名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早期历史紧紧地联系  相似文献   

11.
出差归来,办公桌上放着一本新书《平原故事》。翻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扉页,我便被那一个个充满冀中平原生活气息、饶有风趣的小故事所吸引了。 书的作者是保定604厂离休干部孙佐培,他与我相识多年。这位1937年就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在战争年代曾经历了炮火硝烟的洗礼,是一名出色的宣传员。他生在平原,长在平原,战斗、工作在冀中平原上,在其革命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自1985年退休后,他骑着自行车,到工厂、农村、机关、学校,为上百个单位数万名听众作革命传统报告,讲革命故事,唱革命  相似文献   

12.
《松花江上》这首优秀的革命歌曲曾激起千万人的爱国热情,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抗日救国的呼声和号角,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作者是张寒晖。他是河北定县人,1929年从北京艺专戏剧系毕业后,在北京、西安等地从事教育工作。1941年8月奔赴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等职务。《松花江上》原  相似文献   

13.
在我军历史上,曾出现过一支完全由女指挥员和女战士组成的正规武装.先为独立营,进而独立团,后发展为独立师.这支妇女武装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以其悲壮惨烈的事迹彪炳于史册.1933年初,反动的四川军阀对川陕革命根据地发起了“三路围攻”.为了加强后方的警卫,四方面军军委总部和川陕省委决定在各区、县妇女零散武装的基础上,建立一支正规的妇女武装.同年3月,在四川通江县县城的一个学校的操场上(当时被称为红场),红四方面军  相似文献   

14.
周士第,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学员。他是孙中山大元帅府铁甲车队第一批成员,中共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的指挥官,参加过南昌起义……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上将军衔。他的军旅生涯,他和他的战友们创造的辉煌业绩,永远地载入了中国人民革命的史册!  相似文献   

15.
他曾是一位军人,4年军营生活的磨炼和人民军队这所大学校的熏陶,使他回到地方后对武装工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20年来,“事业重于泰山”这一工作准则,伴随着他经历着风风雨雨,从武装于事到镇武装部长,他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了武装事业上,无论是家庭还是个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从未动摇过他于好武装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就是乌兰县茶卡镇武装部部长汪浩勇。  相似文献   

16.
晏阳初,是在中国发起乡村建设运动的第一人,早在20世纪20年代,晏阳初就在河北定县创办乡村教育。1940年代,他又在重庆北碚歇马兴办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创办了乡村建设实验区。他说,要建设中国必须先建设乡村,需要掀起一场深刻的乡村建设运动。他倡导的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运动曾经遍布大江南北,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与现代社会改革史上,留下了令人瞩目的一页。  相似文献   

17.
周士第(1900-1979),广东乐会(今海南琼海)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掌握的第一支正规武装,从此南征北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晚年笔耕不辍,留下许多珍贵史料.将军风范今犹在,让我们一起回顾他的戎马人生. 考黄埔启戎马生涯 披铁甲入革命道路 周士第,曾用名周士梯、周力行、周平等,1900年9月...  相似文献   

18.
正1936年6月,我军第一支藏族武装、川西的丹巴藏民独立师师长马骏被张国焘下令秘密杀害,丹巴藏民独立师被解散。马骏被害半个多世纪后的1989年,在当年丹巴藏民独立师政委、马骏的战友、开国少将李中权的努力下,马骏被公开平反昭雪。马骏是怎样一个人,他被害的原因、细节和平反的经过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9.
莫·弗·马库宁,苏联人,一九二六年来中国,在黄埔军校任军事顾问,后编入贺龙二十军任顾问,随贺部参加北伐战争进入南昌,是唯一参加过南昌起义的外国人。南昌起义后,革命军分兵两路向广东进军。马库宁随二十军南下,沿途遭到敌军围攻,队伍之惨重。在一次遭遇战中,马库宁被敌军俘虏。马库宁后来回国,他在回忆南昌起义所撰写的一篇文章中说:「南昌暴动虽没能挽救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但它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独立武装,向反动势力打响了第一枪,从而  相似文献   

20.
蔡远 《党史博采》2005,(6):51-53
晋察冀边区第八中学,是享誉冀中平原的一所抗战中学。我党为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急需造就大批干部,边区第八中学,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而创建的“抗大式”学校。边区八中,于1940年春在河北省定县农村成立。第一任校长朱进;继任校长蒋超;第三任校长陈力(女),副校长梁栋。至1942年“五一”反“扫荡”后停办,两年多共办三期,培训干部一千余人。我是第二期学员,1940年冬入学,当时16岁,毕业后留校,在第三期任教务科干事。在纪念中国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现谨依据自己的经历,并由八中老同学贺彬、肖秀芝、解力夫、王坤英等同志提供重要史料, 整理出边区八中的概况。坚持革命化的办学宗旨1940年春,朱进、蒋超、梁栋、柴建文和王原等5位同志,奉冀中党政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