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领导的工农红军开辟的闽西革命根据地,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红色区域开展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推动土地革命战争的深入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党取得全国政权后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经验。这些经验主要反映在如下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简称红二支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转战在安南永德等地区的一支革命武装队伍。这支队伍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艰苦奋战,为开辟安南永德红色区域和安南同红色区域,为配合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的北上抗日,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一、永春、安溪游击队的建立20世纪20至30年代,安南永德地区民军  相似文献   

3.
<正>深入挖掘并利用好红色资源,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抓手。鄂东南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湖北的黄石阳新、大冶为中心领导创建的重要红色割据区域,是当时全国六大苏区之一湘鄂赣苏区的中心。黄石龙港地区有着辉煌的革命历史,遗留了大量红色文化资源,记载了黄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苏区、建设苏区、保卫苏区的光辉历程,是一座“天然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和不可多得的党史学习教育大课堂。  相似文献   

4.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用武装斗争开辟革命根据地,用革命的战争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以保卫和巩固革命根据地、保卫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用武装斗争波浪式地推进根据地的发展、扩大红色区域,是整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的中心任务。围绕着这个中心任务,红军的文化建设也蓬勃地开展起来。毛泽东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从秋收起义"三湾改编"之日起,党就在军队内部建立了  相似文献   

5.
今年11月7日,是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70周年纪念日。值此,回顾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功绩。总结创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立足老区实际,发扬老区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领导陕甘边区人民,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后来与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一块完整的红色区域,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提供了长征的落脚点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为中国革命实现历史性转折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龙门地区位于厦门西北部,包括安溪的龙门、官桥,南安的翔云、英都,同安的梧峰、半岭。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厦门中心市委和安溪中心县委就派干部到龙门,开辟安南同红色区域。龙门地区的党组织是“安南永德”中共组织的一部分,这个地区组建的游击武装是红二支队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7.
王诚宏 《世纪桥》2006,(7):24-28
瑞金,是我崇敬已久、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阳春三月,我终于随着寻觅红色的人流走进了这个享誉中外的红色故都。走进瑞金,置身于这片红色的土地,追寻着革命先辈的足迹,一时间仿佛走进了那段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走进了那页浓烈滚烫的红色历史人们把瑞金称之为“红都”,把这片土地称之为红色土地,把曾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期诞生于此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称之为红色政权,是因为往昔的瑞金与今天的人民共和国紧紧  相似文献   

8.
傅连暲对红色医务卫生人员的培养苏俊才傅大夫一生中培养了无数的医务人才,所以郭沫若在1964年的一首赠诗中称他“桃李神州遍,刀圭亦代传”。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对培训医务卫生人员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有:一、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他出于对革命的同情,多次组...  相似文献   

9.
闽西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建立较早而比较巩同的红色区域,后来又与赣西南苏区连结成为中央苏区。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以后,邓子恢、张鼎丞等遵照“八七”会议精神,在农村积聚力量,领导著名的闽西暴动,开始了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一九二九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入闽,不仅在军事上给了闽西土地革命以巨大的推动,巩固和拓展  相似文献   

10.
《福建党史月刊》2012,(20):8-10
闽东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央苏区遭遇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的特殊形势下,我党在南方创建的最后一块红色苏维埃区域。它是以马立峰、詹如柏、叶飞、曾志、阮英平、杨而菖、叶秀蕃、范式人等为代表的闽东党组织在邓子恢、陶铸等上级领导的指导下,紧紧依靠闽东广大工农群众,经过“五抗”斗争和游击武装斗争的多年浴血奋战而创立的。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关于闽东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读:  相似文献   

11.
去年 9月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余伯流、凌步机合著的《中央苏区史》,很有意义。毛泽东、朱德直接领导建立的中央苏区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个相当长阶段 ,既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主战场、全国苏维埃运动的旗帜 ,又是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总部的所在地。在那革命成为极其深刻极其残酷的阶级战争的岁月里 ,数十万共产党人、红军战士、革命人民用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所指出的 ,它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显然 ,中央苏区的历史值…  相似文献   

1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因实行苏维埃管理模式,而被称做苏维埃区域,简称苏区。一般而言,苏区都是处于四周白色恐怖包围下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区域。为支持革命战争,改良民众生活,各个苏区都尽可能开展了经济  相似文献   

13.
中央苏区即中央革命根据地,它是在闽西、赣西南地方武装暴动的基础上,由毛泽东、朱德直接领导开辟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一块苏区,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毛泽东、朱德同志直接领导的红一方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起了最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的上杭理应享此殊荣。  相似文献   

14.
红军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了保卫革命胜利果实,保卫苏维埃政权,巩固和发展红色区域,闽西各级苏维埃政府在反“围剿”战争中,大力开展扩大红军工作,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扩大红军热潮。为了更好地宣传红军宗旨,配合“扩红”运动,1931年红军政治部编印,闽西苏维埃政府翻印了大量的《红军行军歌》和《红军纪律歌》,在部队、地方和学校中广为流传。这两首歌歌词通俗易懂,贯穿了红军宗旨、任务和性质,很有感染力,非常适合当时红军战士和地方上文化不高的群众学习。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是近年来非常时髦的名词。什么是“红色文化”呢?目前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但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解释。“红色文化”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各个阶段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历史文化,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的载体,具体指革命时期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能体现伟大精神的革命事件、遗迹、文物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建立自己的军队与政权,  相似文献   

16.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无数红军战士为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舍生忘死,创造了史诗般的英雄业绩,铸就了永恒的历史丰碑,镌刻了彪炳史册的红色记忆。下面特选五则红军在宁都感人肺腑的往事以飨读者。木墙诗黄陂镇连陂村是宁都早期土地革命的中心区域。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在这里建立全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相似文献   

17.
谢明亮 《党史文苑》2023,(S1):24-26
<正>“攻取吉安”的战略,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吉安人民在毛泽东“争取江西”计划下的伟大壮举,也是江西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吉安的占领,使得赣西南苏区由原来零星的红色割据区域,发展为当时全国最大的一块根据地。在国民党“围剿”根据地红军的危急时刻,毛泽东先后主持召开会议,力排众议,主张红军放弃吉安,实行诱敌深入到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待敌疲惫而歼灭之。从吉安的占领到主动放弃吉安,不是一般性的策略变化,是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战略思想上的根本性转变与探索实践,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伟大胜利,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贵溪是一块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之一;抗日战争初期,是赣东北中共地方组织的领导中枢所在地。周坊暴动1928年6月25日,在弋阳、横峰两县交界的方胜峰一个庙里,方志敏主持召开弋、横两县的党、团组织联席会议。会议决定派黄道去贵溪周坊,开辟贵余万革命新区,打破敌人对弋横革命根据地的包围。  相似文献   

19.
从古到今,商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始终在社会进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农村革命中尤其是这样.对于在红色区域经商的商人,过去研究得不够,对他们经历的生命苦难和走过的坎坷历程更是忽略.历史证明,在红色区域经商的人士,往往拥有自己对形势、战争和商业的独到见解,能够看到并把握被别人忽略的东西,拥有极高的经商智慧.研究农村革命中的红色商业与商人,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随着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在东北开辟了“国际地下交通线”,这条线被历史学家称为“红色之路”或“红色通道”。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它以哈尔滨为交通枢纽,东至绥芬河(中俄边境中方口岸),南至大连,西至满洲里,东西两端分别与俄国西伯利亚铁路接轨,成为连接中俄的重要交通要道。共产国际成立与中国共产党建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