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死刑也叫生命刑或者极刑。它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使其永远与社会隔离,不再危害社会,此为刑罚中最严厉的刑罚方法。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的刑罚采取报复主义、威吓主义和擅断主义,把死刑视为效力最好的刑罚方法,经常广泛地用来镇压劳动人民,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例如,在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对于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缓刑制度是我国刑罚的具体运用的一项重要制度。它表明我国适用刑罚的目的不是报复,而是改造教育犯罪分子成为新人。  相似文献   

3.
本文的主题是阐释近代刑法及其观念从古代到近代的演变。在历史叙述方法上,论文融合了刑法制度史和刑法思想史。作者将近代的刑法观念分解成三个核心命题:刑法是公共权力对犯罪的一种惩罚;犯罪既是一种外在的行为,也是一种主观的罪恶;刑罚同时体现了对犯罪行为的报复和对自由意志的拯救。由此,论文相应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从同态复仇到公共权力的报复。其中,古罗马的犯罪学是刑法的形成阶段,16世纪之后君主主权国家的刑法是现代刑法的开端。第二,从客观归罪到主观罪恶的救赎。在这个过程中,基督教神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世纪的宗教使客观刑法注入了主观的因素,刑法主客观统一论由此产生。第三,从残酷的肉刑到刑罚人道主义。古代社会的刑罚强调报复的对等,封建的刑罚强调的是君王的威吓,宗教的刑罚强调的是主观罪恶的救赎,当资本主义兴起之后,刑罚强调人道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4.
吴峻 《政治与法律》2004,(4):110-113
刑罚的目的主要是剥夺犯罪的能力,报复、预防犯罪以及改过自新;影响量刑的因素除了犯罪构成的因素以外,主要有量刑的目的、犯罪嫌疑人的认罪、其他影响刑罚作用的因素等.为达到刑罚的目的,必须对量刑机制进行改革,主要涉及五项原则,四项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5.
<正> 完善刑罚制度现行刑罚制度规定有十种刑罚。其中九种都不涉及剥夺自由问题。这一点表明,苏维埃刑法给刑罚规定的宗旨,不是为了报复和惩罚,而是为了改造和重新教育犯罪分子,并预防罪犯和社会上其他不坚持道德标准的人重新犯罪。现行刑罚制度大部分很早就形成了,并经受了时间的检验,它基本上能正确地反映同犯罪作斗争的列宁主义原则和说服与强迫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豆琨 《法制与社会》2010,(3):297-297
人类社会的各种主要制度都起源于蒙昧社会,发展于野蛮社会,而成熟于文明社会,刑罚制度亦是如此。特定的刑罚制度是反映社会进步状况和文明程度的晴雨表。中国古代刑罚经历了由野蛮到文明的流变,刑罚功能以报复和威慑为主。在传统刑罚观念中,重刑威慑在古代社会陈陈相因,使中国刑罚演化史充满了暴戾和血腥,而刑罚的"礼化"亦使古代刑罚具有威慑与道义的双重性格。  相似文献   

7.
<正> 假释是被处剥夺自由刑的罪犯,在服刑一定时间后,经过有关程序予以附条件提前释放的制度。其目的在于通过提前释放这样的优待鼓励犯人更积极地接受改造,悔过自新。它反映了教育改造的刑罚理论,不仅抛弃了古代社会严刑峻法的报复刑观念,而且扬弃了古典刑法铁的公式:犯罪=刑罚.基于服刑表现可以缩短刑期,它与缓刑一样,是当代非常流行的  相似文献   

8.
社区矫正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作为一种全新的刑罚执行方式,社区矫正体现了刑罚理念由报复向矫治的重大变革,对于预防再犯、实现刑罚最终目的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体现。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进行,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也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考验,文章拟就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如何完善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做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9.
威慑刑的理性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威慑刑是刑罚的第二种进化形态。本文在揭示威慑刑在制刑、动刑、配刑与行刑诸环节表征的基础上,指明了自由意志论是威慑刑的理论基础,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片面夸大是威慑刑的认识论上的成因。相对于报复刑,威慑刑具有其进步性与合理性,但立足于刑罚的基本理性,威慑刑又是一种极端无理的刑罚体制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刑事司法的重心一直摆在被告人这个角色上,无论是19世纪采应报思想的报复刑论,还是20世纪强调处遇思想的目的刑论,其立论的思考点,都是围绕着国家刑罚权作用于犯罪行为人所进行的利弊衡量。换言之,都是从犯罪人的立场来理解刑罚的作用,所考虑的也仅是国家与被告人之间的  相似文献   

11.
单位犯罪中的个人责任理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星 《政法论丛》2001,(2):50-53
单位犯罪中的个人责任的理论依据是基于报应刑与功利刑相结合的理念 ,通过法律规定将单位拟制成一个实体 ,它实现犯罪的行为能力由其自然人成员实现。在追究自然人刑事责任的同时 ,为了打击该单位再犯的能力 ,满足被害法益的报复情感 ,重建对规范的信任与忠诚 ,立法者根据需要对单位处以刑罚。  相似文献   

12.
名词解释     
惩罚报复主义:对犯罪者施用刑罚是出于惩罚目的,对其犯罪行为以等量报应的一种刑法理论。源于古代社会的血族复仇、血亲复仇和同态复仇。同态复仇,其报复手段同所受的欺凌、损害相当。如《汉穆拉此法典》规  相似文献   

13.
教育刑理念的彰显与背离:近代中国假释制度考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罚执行是刑事司法的最后环节,行刑法律的运作直接关涉刑罚功能与目的能否实现。假释作为行刑制度之一,其运作效果是刑罚观念的集中体现。近代以来假释制度完成了由恩典到权利的制度转化,因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假释制度在清末刑事立法中虽然得以确立,却未能实践。其后的立法与司法虽对于假释制度有着较多的践行,但民众的法律情结却仍停留于报复惩戒,教育刑理念仍然未能深入人心,法律观念、法律文化的转型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以来,随着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刑法理念和财产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报复与威慑为特征的古代刑罚因其残酷与野蛮的特质已为现代社会所抛弃,刑罚的轻缓化改革和罚金刑地位的逐步提升成为刑罚历史发展的必然路径.回顾20世纪其理念与制度的变革轨迹,探寻其发展趋势,能够为我国罚金制度的建全与完善提供必要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5.
闫晓君 《法律科学》2006,24(4):160-168
汉初的刑罚体系是文景刑制改革的基础,由“笞”、“罚”和作为正“刑”的各种肉刑、死刑组成。肉刑一般不单独运用,往往“刑尽”后,又罚使劳役。这样形成一个从轻到重,从生到死,相互衔接,有等次的刑罚统一体。过误、特殊的犯罪主体以及轻罪,适用“罚金”、“赎刑”。故意、重罪适用劳役、肉刑,直到死刑。文景改革以后,笞刑取代肉刑,劳役由无期变为有期。此外,汉初刑罚体系明显受先秦刑罚思想的影响,刑罚被视为对犯罪者的“报复”,有强烈的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的色彩。  相似文献   

16.
张婧仪  冀洋 《人民检察》2012,(11):60-61
刑罚的合法性是刑罚基础理论的核心问题,它贯穿于制刑、求刑、量刑、行刑等整个刑罚制度运行的始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并体现着一国刑罚创制、刑罚裁量、刑罚执行的基本价值走向。所以,对刑罚合法性的追问几乎伴随着刑罚同时产生。从学术史上看,这种追问在报应论、预防论与折中论之间发生了重大分歧。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德国著名中生代刑法学者米夏埃尔·帕夫利克的《人格体·主体·公民:刑罚的合法性研究》付梓面世,成为影响刑罚理论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7.
监狱行刑之内容,它是监狱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基本问题。搞清这一问题,无疑不仅对理论的成熟还是对实践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判定刑罚的具体内容应准确理解和把握刑罚客观具有的“本质上的报应性,内容上的明确性,程度上的限定性,运行上的暴力性”等基本特征。依据这些特征可以判定,除了“监禁”是刑罚内容外,“劳动与教育工作”不应列入监狱刑罚之内容,它只是监狱的刑罚执行形式,同时它客观是新中国监狱改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缓刑制度,主要基于刑事政策上之要求而产生。避免短期自由刑的弊端,是最初设置缓刑的直接缘由;藉以鼓励犯人自新,使缓刑成为改善犯人的手段,是现代刑事政策要实现的积极目的。18世纪,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法学家倡导报应刑(近代报应刑)的刑法思想和刑事政策。他们认为:对犯罪科处刑罚,是基于正义的要求,刑罚应当依照同害报复原则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中刑罚观念之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罚观,指的是人们关于刑罚的性质、使命、目的、作用以及刑罚的设定和运作的认识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总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社会的各项经济活动都被推向市场领域,社会的政治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各种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此背景下,如何树立理性化的、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刑罚观,成为刑法理论乃至司法实践中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现代文明社会之发展,日益关注社会秩序和个人权利的共同保障,国家、法律不再被单纯地视为暴力统治工具,也不应只作为一种惩罚和报复手段,而是更…  相似文献   

20.
公诉的功能是指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和社会在对犯罪进行刑事追诉过程中所应当具有的功用和效能。它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犯罪追诉功能,二是权益保障功能,三是程序约束功能,四是诉讼监督功能,五是侦查引导功能,六是法律警示功能。(一)犯罪追诉功能这是公诉的首要功能。公诉对犯罪的追诉主要是通过对刑罚权的实现来达到追诉犯罪的目的。刑罚权包括刑罚创制权、刑罚请求权、刑罚裁量权和刑罚执行权四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检察机关的犯罪追诉权,主要表现为刑罚的请求权,也有人称之为求刑权。这种求刑权尽管只是一种诉讼上的权力,但它有明确的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