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致富不忘乡邻的政协委员鄢陵县马坊乡丁庄村34岁的回民青年、许昌市政协委员马大民,勤劳致富后,无偿助乡邻的感人事迹,被当地群众广为传颂。1982年,马大民依靠借贷资金,搞起了皮毛加工,经过10余年“滚雪球”式的发展,他的皮毛加工厂已形成年加工羊皮5万余...  相似文献   

2.
“人这一生除了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力,其他任何事情都有权选择。我既然选择了保安这个职业,就要正确对待,努力做好。”初见吴爱国,这个即将三十而立的扬州小伙周身透着硬朗、直爽的军人气质。他不只一次地说自己很平凡,保安这一行没什么,但用心、敬业的他和其他行业的青年才俊一样,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绝对称得上保安界的“杰出青年”。  相似文献   

3.
新事篇     
致富不忘本热心助教育正阳县吕河乡个体经营者朱明洲,致富不忘乡邻,经常热心为乡亲们做好事,并免费向他们提供一些致富信息。近日,他出资4万元为家乡朱腰村小学捐建了一座教学楼,受到党委、政府和乡邻们的交口称赞。(正阳县委统战部)工商联会员捐助贫困学童淇县工商联会员郭玉林得知桥盟乡大石岩村的学童刘文舟和徐华强因家庭经济困难被迫辍学时,当即拿出1000多元钱,帮助他们重返校园;工商联会员王九清从庙口乡20多所学校中选出15名特困生,捐给每人100元及书包、文具各一套,还从中选出5名品学兼优者,一直资助到初中毕业。近两…  相似文献   

4.
在“空中课堂”学习致富本领,在网络上查询最新的致富信息……如今,一条条“信息高速公路”正在陆川农村扩展延伸,远离城市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民不但能随时了解国内外大事、党的方针政策,还能学习生产技术,找到致富门路。这是陆川县创新思路、用活平台的真实写照。不仅让陆川县走出了一条远程教育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相结合、互促进的新路子,还推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也为新农村建设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  相似文献   

5.
为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发家不忘乡邻的农村党员队伍,平南县大力实施发展党员"双培"工程,把农村致富能手和经济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县委组织部通过对全县农村致富能手的基本情况和现实表现情况进行调查,从乡土人才中选培、从外出务工人员中吸纳,将乡村现有的一批“田秀才”“土专家”“小老板”等各类能人,以及外出务工、创业有成的“打工族”纳入组织培养视野,建立起总量超过1047人的农村致富能手人才库。目前,已有237名来自农村种植、养殖、经商等各类优秀农村致富能手经过党员群众的推荐和党支部审核脱颖而出成为预备党员,成为平南县发展党员“双培工程”的培养人选。  相似文献   

6.
开门见山,夸夸我们的辛勤局长。或许应了“辛勤”这个名儿,辛勤担任县民政局长以来,可以说是千辛万苦,勤勤恳恳,为群众办了大量实事。而他自己呢?群众送给他个雅号:“不久品的清官”。先说房子。前几年县政府分房时,特意照顾辛勤,分给他一套宿舍。他想,民政局的离退退休干部为国家出过力,辛苦了一辈子,新房子应该让他们。一个“让”字,当局长的“丢”了一套房子。有人说他是个“大傻冒”,他听了,付之一笑:“人生在世,难得一促。”后来,民政局有了点钱,准备盖宿舍楼。怎么盖?有人建议:“职务有大小,资历有长短,不分三…  相似文献   

7.
在豫西北愚公家乡的太行山脚下,人们到处传颂着一个致富后无私奉献、造福乡邻的感人故事,他就是河南省济源市克井镇勋章村村民苗道光。苗道光原是动拿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近几年来,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踏实苦干,一跃成为该镇屈指可数的富裕户。然而,他致富不忘乡邻,拿出2万元,为村办学校28个教室购量了56根日光灯,56台电风扇,还为每个教职工配备一个台扇和其它一些办公用具,大大改善了教师和学生的教读环境。他又出资设立奖学金,凡本村学生考上大学、中专和市重点中学的,均发奖学金1000元。他投资10万元,磨成占地248平方…  相似文献   

8.
《中国统一战线》2008,(6):F0003-F0003
裴春亮,河南省辉县市工商联副主席,民营企业东岳铸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春江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裴春亮幼年家庭连遭不幸,靠乡邻接济长大成长,致富后他先后为贫困家庭和公益事业捐款160多万元。  相似文献   

9.
安然  宛松 《半月谈》2003,(19):55-57
云南省的北大门——水富县,1981年立县,有人口9.45万人,位于长江、金沙江、横江交汇地带,地扼滇川往来之要冲,拥有“万里长江第一港”——水富港。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县委、县政府着力在创新上下功夫,认真践行执政为民的要求。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实施农村千名党员科技致富工程、致富文明村示范工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程,为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长寿县星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玉坤是个肢残人。他艰苦创业,为长寿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民致富奔小康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公司先后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开发农业山区的先锋”、“十佳先进私营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他本人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重庆市“十佳残疾人自强模范”称号。  相似文献   

11.
陈宏  陈彪 《当代广西》2008,(3):38-38
“管升军办猪场养起了生猪300多头;宾祖轼承包耕地种起香蕉30多亩;李诚开办了采石场,还购买拖拉机搞起农产品运输服务……”看着自己联系的农户一个个都找到了致富路,博白县水鸣镇大光村党员管家才心里乐开了花。近年来,博白县以实施农村党员“双带”(带头致富,带领农民共同致富)工程为载体,通过培养“科技示范户”、培植经济发展新模式、打造“致富型”支部等举措,切实发挥农村党员的“领头雁”作用,实现基层党建和经济工作的有效对接,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真情与责任     
真情与责任吕晋中国有句俗话: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农发行睢县支行,单位可谓小,人员可谓少,资金算不上雄厚,妇代会更是比“芝麻官”还小的“官”。然而,她们硬是让5万多名妇女告别贫困,走上致富之路。妇代会有12名同志,听起来不少,可都是兼职。一个“兼”字可...  相似文献   

13.
刘鹤  刘旭 《就业与保障》2015,(Z1):55-56
教育部出台允许“休学创业”的新政,为90后“创业潮”再开一道闸门。在“互联网创业”“跨界转型”渐为主流的今天,有年轻人却另辟蹊径,回乡“养鹅”,干起了看似老土的养殖。农学院90后大学生谢云浩,“跳出农门”后再返“农门”,将自己的专业特长与乡邻致富联系起来。农学院大三学生谢云浩在就学期间当起了“鹅老板”,对于创业,他自有一番独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不管刘群意图如何,只要他演说的蓝图能够实现,真能让石岭村人致富,享受发展成果,那么“富翁治村”的试验就值得肯定。先富阶层融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就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那年的“黑色”七月过后,我因半分之差金榜没中,象一片败叶被席卷归来,乡邻送我一雅号“半分大学”。当我重回到自家小院时,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人心寒:二间低矮的草房、残破的土墙、空荡荡的院落,没有一点生气。我深知一贫如洗的家境,是因为父母只有我这根独苗,总想让我完成学业,光宗耀祖,平日里省吃俭用,全力供我上学的结果。可我却考了个“地球修理工”。贫穷、落榜自古以来对人都是个残酷的打击,可对我来说还有更深的层次。那日刚吃过早饭,本地一位说媒“专业户”主动上门,用他那独特的专业术语给我上了阵“理论课”:“你现…  相似文献   

16.
“委员联户扶乡邻帮脱贫”活动成效显著长葛市坡胡镇政协工联委,为深人实施富民工程,在委员中开展了“委员联户、扶乡邻、帮脱贫”活动,截止五月底全镇12名政协委员已建立委员联系户125家,帮助贫困户人股上项目73个,创产值达420万元。坡胡镇政协工联委把发...  相似文献   

17.
近日,垦利县胜坨镇宁家村群众敲锣打鼓将一面绣有“代表乐当群众致富信息媒人”的锦旗送到县人大代表宁泉武家中,热情称赞他是大伙致富媒人。  相似文献   

18.
郭良忠  黄楠 《世纪行》2006,(3):11-12
李友顺是身处乡村最基层的一名政协委员。他热心化解乡邻间的矛盾,致力增进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乐于给危难的人以关爱,让人们看到了一名普通政协委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奉献的风采。  相似文献   

19.
近比年来.农村剩余劳国大量涌入城市.有的进工厂做零工.有的摆小摊做生意;有的凭一技之工搞服务.有的干个体户当老板.的有搞承包、租凭“借窝下蛋”。这些人由于生活、劳作的环境变了.方式变了。条件变了.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但是由于他门的户口还在乡下,城里人享有的一些待遇和权刊还和他们无缘、他们又不能算是真正的城里人.处于半城半乡的共有状态.因而被称故城市“边缘人”。这些“边缘人”有广州、上海、南京、杭州等南方发达都市已达百万,在北方一些欠发达达都也达数十万人.即使在一些小小的县城也达万人之众.…  相似文献   

20.
科技致富     
《中国妇运》2008,(5):48-48
湖南省花垣县农村妇女技能培训效果显著。近年来,湖南省花垣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妇女技能培训,将农村妇女培训纳入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体系,建立农村妇女学校19个,举办各类城乡妇女技能培训班25期,培训妇女58500人次。县妇联积极协同县农业局、科技局组织妇女参加“阳光工程”、“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共培训农村妇女6000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