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止损     
<正>很偶然听一个搞金融工作的人谈到,这么多年来,我关于人生一个最深刻的体会就是无论赢了还是输了,都要学会一个字:认。学会止损是一种能力。我就见过很多不会止损的人。一位朋友听说一个地方搞促销,她大老远倒两趟车去买了一件毛衣,回家后又觉得品质不好,想去退。我说,你跑了这么远的路去买,再说是促销品,,你买了就认了吧。  相似文献   

2.
"单位"一词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一种普遍而特殊的社会现象.在新的形式下,以单位来划定人的管理方式随着社会化的大发展,已日益显现出严重的弊端,社会成员固定地属于一定的单位的管理格局已被打破,大量"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那么,如何才能使以"单位人"为主的管理方式转化为以"社会人"为主的管理方式,使人人各尽其才,各尽其用呢?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务院规定,我国人事工作有十二项具体职责,但最基本的任务和要求则是谋求人与事的统一。也就是因事而求才,因才而使用,事能得其人,人能当其用,人能尽其才,事能成其功。为什么说谋求人与事统一是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呢?第一,人与事的矛盾是人事管理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人事管理工作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一是工作人员本身的问题;二是人与事的关系问题;三是人与人的协调问题。人事工作当然要研究个体的人及其素质问题,以及人与人的相互关系问题,但更重要的是研究如何处理人与事的矛盾,使人与事达到最优结合的规律、途径和方法。即使解决工作人员本身的问题,调整人与人的相互关系,最终也是为了实现人与事的完  相似文献   

4.
不容易     
"不容易"是放之千万人皆可通用的真谛.其实,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不容易.孩子们上学容易吗?课业负担那么重,压得小小少年弯腰驼背,看着都心疼;父母养家容易吗?身在职场容易吗?我与尚未"归田"的朋友偶尔见面,常见他们面带忧戚之容,真的都不容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不容易.但是,人在"归田"之前,往往没工夫叹息、顾不上诉苦、没心思回眸,只能埋头向前大步快走,慢一步就会落伍,停一下就会掉队.而今,你终于走到了人生的拐点,可以心安理得地脱离大道,踏上小径,那是通往自家田园的归途;脚步可以放慢,心态可以放宽,重负可以放下,环顾四周:原来花是那么红,树是那么绿,水是那么清,云淡风轻、山清水秀.  相似文献   

5.
讲话是领导干部实施管理、开展工作的重要手段.在领导活动中,更多的是通过会议和讲话来宣传主张、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口头语言来鼓动人、感染人、说服人,取得下属在思想上与领导的一致,同心同德地搞好各项工作.那么,如何使领导讲话取得良好效果赢得听众呢?笔者认为,"新颖"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人生价值的自命与他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桂榛 《探索》2001,(1):59-61
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在哪?人生的自我追求和人生的社会预求之间有怎样的一种矛盾关系?传统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之说已不足以解释有关困惑.本文跳过传统的解释理路,在认定人生观与人生事实是不同概念的前提下,从人生价值的自命和他命之分出发,论述了他命人生价值的单性、合性、复性三种类型和自命人生价值的物利、名利、义利三个层次,从而以新的概念进入对人生价值追求自身矛盾性的理论透视.  相似文献   

7.
欲望当有度     
近几年来,各地纷纷落马的一批赃官、贪官让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堕落的官员,原本就素质差、品德坏吗?我想不是.我相信他们当初被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时,多数人是德才兼备的好同志.那么,促使这些官员一步步走向堕落的原初动力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人生是……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有谁不关注,幢憬人生?但究竟该怎样理解和面对人生,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人生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是中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用来说服人、教育人、批评人的一句古语。那么,“福”究竟是什么?怎么才叫“福”?这是一个真正需要弄明白的有关人生价值的大问题。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莫兴高,自有生成造化。许多聪明人未必知道什么叫福,许多糊涂人反而“稀里糊涂”地得到了福。何其故也?原因就在于“糊涂人”因为“糊涂”才不知道世上有那么多的烦恼,才不会去追求那些本应该属于自己、更不用说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烦恼,皆因心中的非分之想所生,皆因腹内的贪念过炽所致,包括贪财之念、贪名之念、贪权之念、贪色之念、贪寿之念等等。可以说,一切烦恼都是自找的。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平安安才是福。拥有平常心,当个平凡人,幸福便会自然而然地常伴身边。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邓小平关于"人的问题"思想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丽雅 《求实》2005,3(8):14-16
以人为本是一种尊重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虽然邓小平没有明确提出"以人为本"这个概念,但关于人的问题在邓小平理论中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视角和内容,其包括(一)尊重人,对人民大众权利予以关怀;(二)为了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三)依靠人,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四)塑造人,全面提升人的素质.这些关于人的问题的丰富的论述,实际上便是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读读写写     
正坚持阅读,执着写作,小而言之是个人的旨趣;大而言之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选择,是酸甜苦辣五味人生独特的宣泄,是对人际感悟天地哲思的结晶。阅读是一种习惯,助推人们在简约的生命里升华思考与追求。阅读是一种方式,陪伴人们在独处的氛围里享受宁静,打发闲时与孤寂。阅读是一种持续,是对人生价值取向潜移默化的深化积累。阅读是一种境界,会让人在浮华喧嚣中寻觅到  相似文献   

12.
邴剑 《党史纵横》2006,(6):51-51
青少年的发展,首先应该是人的发展,是人的精神的发展,是高尚情操与自立自主精神的形成,是智慧的生成与德行的养成的过程.那么这些"形成"也好,"生成"也好,"养成"也好,如何使其在学校以外能够继续起到作用呢?让家庭也弥漫着学校那种氛围应该是最好的办法,也就是说,要让家庭成为每个孩子课堂以外学习的场所,既创建学习型家庭.  相似文献   

13.
人生三态     
刘巽达 《求贤》2010,(6):28-28
有人用水说人生.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人生也有这三种状态。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人生的状态是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在0℃以下.那么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就会是冰.他的整个人生也只有他双脚站的地方那么大: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态.那么他就是一汪常态下的水.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曾分别将人的本质界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人的需要".目前学界对人本质的传统解读方式或是过分强调人的社会性,或是将其定义为这三种特性的总和.实际上,上述三种结论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相反,它们呈现为一种不断扬弃和提升的进程.马克思对于人之本质的探索采用的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最终在人之需要中实现了对人本质的全面、具体、历史的把握.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抵制后现代哲学思潮的侵蚀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快乐是一种人生境界。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真正意义,才能幸福与快乐。儒家认为快乐人生是一种减担哲学。佛教认为,快乐人生是一种放下哲学。道家认为,快乐人生还是一种坐忘哲学。三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它们都认为人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在构建的物质家园中,大力提倡减法哲学,减去过度的物欲追求,减去一切过度的执着和浮躁,减去一切有害于人生快乐的不必要的情感,追求一种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就可以获得人生的真正幸福和快乐。如果人在追求物质生活上采取减法哲学的话,那么,在精神生活则采取加法哲学。从哲学上看,要提高人的快乐指数,就要走出二分法的思维困境,学会用二合一的辩证法思考问题。在寻找人生乐点上,可以将人生的乐点归纳为人乐与天乐两大类,约有十四个乐点。  相似文献   

16.
桃芳 《学习月刊》2013,(11):55-55
我们每个人一来到这个世上,便开始了人生的旅程。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将人生归纳为四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如何去?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实际就是对人生的规划,也是经营人生的开始,而且这种思考可能伴随人的一生。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自然不可能拥有满意的人生。只有认真  相似文献   

17.
"人之存在的限度"就是人之存在所不能超越的时空界限。人之存在或者存在着的人是一种现实存在,这就必然规定存在着的人要以一定的具体行为方式或者实践方式来展现这种特定存在状况。人之存在过程就是一种不断否定自身的存在过程,要对"人之存在的限度"及其同人之存在的关系有充分的认识、理解和领会,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话语来表述,就是"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并通过这种决裂来实现人的精神解放或者思想解放,因此它更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行政人是"经济人"还是"公共人":事实与价值之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金群 《探索》2003,(5):34-37
行政人,在狭义上可理解为履行国家行政职能的职业群体,在广义上可理解为履行所有国家职能的人员集合.行政人在事实上可能以"经济人"的方式生活,但在价值层面上,我们必须坚持以"公共人"为导向.以"经济人"假定为基础,行政学强调制度选择与创新的重要性;以"公共人"为导向,行政学强调公共道德与伦理建设的重要性.本文认为,只有把行政人的这两种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得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铃木,全名为铃木传三郎,原日本水户高校毕业,任骏河台昌平学校的教授. 1939年,他被"北支那派遣军司令部"委以"事务嘱托"之职,来中国后又出任伪山西省政府的顾问.可以说,他是一位在日军里担任高级军职、在伪政权中掌握实际行政高权的日本人.那么,他又为何成了中共抗日军队的朋友,居然在延安八路军总部成为座上宾呢 ?这一切,诚然曲折跌宕,需细细道来.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以唯物史观考察人类劳动,从"劳动价值论"中引申出一种彻底的革命的意识,中国共产党人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引申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社会主义从革命到建设的转变、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的发展,首先要把劳动价值论放在新的制度环境中加以认识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在全体人民共同劳动的基础之上开始了自身的进程,它发展进步的前提仍然是人的劳动,其"特色"来源于"人"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由此产生了现阶段的分配方式和社会结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