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5年夏天,我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鞍钢特派记者的岗位上被调回中央台内任政治外事记者。刚刚成立的时事政治组的任务是报道党和国家的政治大事与外交活动。实际上采访的范围很宽,从政治、外事到体育、文艺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某些活动。身为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的周恩来活动特别多。我们的记者人数少,因而常常在外事活动中,周总理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20年中,我目睹耳聆周总理以他卓越的智慧和才能总揽国家事务,日理万机,费尽全部心力,为党为国为人民的事业真正是鞠躬尽瘁,功盖千秋。毛泽东主席曾说过,没有人能挑起周恩来挑的这副担子。  相似文献   

2.
在京北平西府社区那条很宽的马路边上,很容易就找到了北京王府学校的位置。去之前就知道,这所学校在国内首家引进了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UCLES)的剑桥标准A-LEVEL与O-LEVEL及加拿大BC省的课程,校长是剑桥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刘煜炎。见到刘煜炎时,他刚同几位学生的家长谈完话,还没顾得上吃早饭。谈起他的留学和归国经历,他说:“在我的个人发展计划中,20岁开始工作,用20年成为一个有名的科学家,再用20年时间创业,当然也要做成名牌。”刘煜炎今年41岁,王府学校2003年挂牌运行,这恰恰成了他人生规划第三步的奠基石。中学老师给了我做科…  相似文献   

3.
2017年夏末的一天,我碰到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总编辑韩敬群。他问我在读什么书,我说我在读《伦敦传》,这是一本英国作家兼记者彼得·阿克罗伊德写的,很厚,规模约在80万字。  相似文献   

4.
罗西 《新青年》2005,(8):42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大家都举了手。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大家仍然踊跃着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恶狠狠地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这张钞票,你们还…  相似文献   

5.
1983年5月下旬,全国政协常委、原国民党将军宋希濂从美国回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大会。一天上午我随同《人民政协报》记者汪东林访见,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宋先生,虽然我对他闻名已久。汪东林将我介绍  相似文献   

6.
李萍 《新青年》2002,(9):32
三年前走出校园那阵子,自己真有点难以接受——昨天还是父母膝下的乖女儿,今日却要成为一名小学教师了。走上岗位之前,好友珍千叮万嘱:“千万不要找个当老师的做男朋友,特别是不要找你们一个学校的,尤其不要找教体育的………“知道啦!小学里教体育的都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我不会的。”但最最不幸的是,一切让珍言中了,我爱上了一个人——他不仅是老师,而且是我们校的,最糟糕的是他还是教体育的。我是个很普通的女孩,一直是老师  相似文献   

7.
留下微笑     
《新青年》2002,(2)
那年,我在南方一家报社打工,一天清晨突然接到电话,有朋自远方来,他是家乡的一位文学知音,求我谋职来了。我问他怎么不提前联系一下,他说那样我会拒绝他的。说的也是,如今文人来南方找工作实在太难了。没有办法,我只好厚着脸皮,甚至是以失去信任为代价,求助我的老板,并言尽朋友人品与文才之优秀。谢天谢地,老板给我足够的面子,留他做了实习记者。然而,月底发完工资,老板突然辞了他,原因很简单:他不能很好地胜任工作。  相似文献   

8.
《新青年》2003,(4)
这是一封从网上发来的E-mail,一个网名叫做“左右为难”的女孩子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细雨:你好!我是你的读者,我一直都很喜欢你的栏目。前不久我认识了一个男友,他对我很好,只是随着恋爱的不断深入,我对他也逐渐加深了了解。原来他是一个在社会上“混”的人。当初,我是因为喜欢他身上的那种仗义、豪爽才跟他交往的。可是现在,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他的那些朋友动不动就动手打人,他做的许多事我也看不惯,尤其是我的父母,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女儿把这样一个男友带回家的。为此,我也曾经试图改变他,可半年过去了,…  相似文献   

9.
我和本社驻香港记者陈晓钟先生曾共同采访过香港的一位慈善老人——严宽祜先生。严先生虽已年近90高龄,但仍然奔走于香港与内地之间,以做慈善事业为乐。他的做人品行,令人仰慕。  相似文献   

10.
当地时间2006年9月19日深夜,泰国皇家军队以总理他信赴美国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之际发动军事政变,这是泰国十五年来第二次军事政变。政变军方19日晚通过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宣布,解散看守政府总理他信领导的内阁,由一个名为泰国国家管理改革委员会的军事组织全权接管国家政权。正在美国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的泰国总理他信·西那瓦或许有所预感,也或许没有料到,19日晚间的军事政变来得如此之神速,在短短两个小时之内接管了他已经掌握了5年的政权。“我并不承认这次政变的合法性,政变不会获得大多数民众认可,”他信20日凌晨在纽约接受随团泰国记者…  相似文献   

11.
鲁光画牛     
正鲁光兄年长我几岁,他以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中国男子汉》《踏上地球之巅》等驰名中国文坛。当年全国数十家主流媒体纷纷选载这些文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播,日本等国翻译出版。这些文章风靡全国,反映了上世纪80年代全国"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总发行量达几百万册,今天看起来可是个神话了。他功成名就又沉醉丹青,成了大画家李若禅、崔子范的入室弟子,范曾为他的画室题"五峰斋"。他对家乡浙江永康农耕生活十分熟悉和热爱。他属牛,无论他当年当体育记者、编辑或任社长、总编(中国体育报社和人民体育  相似文献   

12.
澜涛  蔚然 《新青年》2005,(9):24-26
一位巴基斯坦小伙子,怀着对古老中国的向往,辞去了令人艳羡的飞行员职业到中国留学。做门童、端盘子、做外教……从最底层一步步的向前跋涉。在经历了贫穷、艰辛和屈辱后,他终于凭借着信念、坚韧和执著,迎来了人生辉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已被中国一家知名外语学校聘为副校长,他对记者自豪地说:“在中国,我是从零开始的!”从飞行员到饭店服务生,再到外籍专家,绚烂暗淡、暗淡绚烂的轮转中,一个外国青年是如何在中国演绎出成功佳话的呢?  相似文献   

13.
正父亲是军人,我是1964年父亲任空军中尉时出生的。1971年的冬天,我放学回家,见到了身穿军装的父亲。这是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见到他。他入伍15年,按部队规定可以把家属、孩子带到北京去生活。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后,有几件事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第一件就是教我学会了做饭。父母的工作非常紧张,又有了小妹妹,没有时间照顾我们,父亲便教我做一些家务,起初我不太愿意,也不愿意管妹妹,只想和小伙伴们  相似文献   

14.
我与沈醉老是忘年交,在他生前曾多次采访,搜集资料,为写他的传记做准备工作。后来一是因为沈老不幸逝世,二是因为他的女儿沈美娟大姐出版了一部沈醉的传记(在她的传记中曾引用了我赠给沈老的四首诗,这使我非常感动)。这部传记终未完成。沈老逝世已经10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有时常常浮现于脑海。现仅将他与其母的往事做一简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乌巴特尔待人是真诚和宽容的。他对所有提议合作的人几乎都能够给予充分的理解和积极地回应。这是我与他交往近十年的基本印象。一经历了童年不幸的乌巴特尔在80年代国门初开时 ,孤身到美国波士顿 ,半工半读完成了学业后 ,在一家电厂找到一份高级监理的职位。对于许多人来说 ,混到这一步也很不错了。波士顿的工作、生活节奏很适合中国人 ,安静而休闲。但乌巴特尔觉得这并不符合他的性格 ,他打算要到纽约这个国际大舞台去闯。1984年冬 ,他毅然放弃了在波士顿的发展到了纽约。凭着他的拼劲 ,先是在纽约《中报》任工商记者 ,一年后被正大…  相似文献   

16.
一位泰国记者在谈及新总理炳·庭素拉暖将军时说:“他看上去很虔诚,几乎可以说是圣洁。”这位赞赏者也许说出了这个国家许多人的想法。泰国普遍都承认炳在打击泰共游击队所起的作用。这位记者说:“他不装假矫饰,这正是我最赞赏他的。”炳在被任命为总理之后充分地显示了他这一品质,他到政党领袖的家里,商谈组织  相似文献   

17.
1995年11月20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题词的“华裕商贸城”在漳平举行奠基仪式。这座闽西最大的商贸城的投资者是华裕集团。为此,记者走访了该集团董事长骆永定先生。 这位和蔼可亲的长者,言行举止是那样的朴实,要是在街头碰到他,你肯定不会将他与一位亿万富翁、名闻海外的著名企业家、慈善家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1994年,我在离家20里路的“凤凰岭”小学任代课教师。那是一个很小的村庄,全校只有60几个学生。我的任务是教小学三、四年级的语文和数学。开学一个月后,于老师有事要回湖北老家,两个月左右才能回来,我便代他的职位做5年级班主任。于老师走时我去车站送他,他告诉我,孩子们淘气是淘气,但本性都好,听话;不过你不要任他们胡来,该管的时候狠狠管。我点点头。  相似文献   

19.
印尼纪行     
红过七个多小时的飞行,我们中国体育记者代表团乘坐的印尼航空公司的757班机,终于平稳地降落在风和日丽的雅加达国际机场。走下舷梯,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别具一格的候机室大厅,人很少,安静极了。这是我对印尼的第一个感觉。  相似文献   

20.
在台北的蒋碧微,与子女只能在照片上见面了。 徐伯阳说:“把我们儿女的情况,告诉我母亲的,是我父亲朋友沈宜甲先生。还是在1927年4月,我母亲发现她怀孕了.我父亲当时在新加坡卖画,我母亲决定回国内生孩子,她把六、七大箱书画交给航空运输公司,直接运到国内来。她一个人从巴黎搬家,沈宜甲帮了很多忙。临走的时候,我母亲很感激他,没什么好东西给他,就指着自己的肚子说:这孩子生下来认你做干爹。1976年沈宜甲回来探亲时找到我,就跟我讲起这段事。我们还一起在我父亲的墓前照了相,他把这张照片辗转到我母亲手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