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就其实践经验之丰富,还是就其理论阐发之精彩来说,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启示,对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问题,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此,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党在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式,并建立属于自己的理论框架,从中找出解决方式,这也是我们在学习中所要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基于灾种—过程—参与主体三维分析框架来看,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经历了单灾种应对型管理体制、单灾种主动型治理体制和多灾种主动型治理体制的演进历程。其基本经验包括平衡灾种管理的专业性和综合性,建立有限度的多灾种应急管理体制;构建中央赋能与属地指挥相结合的应急指挥体制,兼顾统一指挥的权威性与灵活性;注重综合协调的规范性与权威性,建立应急管理综合协调体制;注重应急管理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建立覆盖全过程的综合减灾体制;注重社会多元应急主体参与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探索建立社会应急力量协调机构。未来,我国需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领导指挥部体系、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和社会应急力量协调机构,优化分工协作,总结和推广各地区有益的改革经验,加快健全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廉政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精神武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其廉政文化具有党性和人民性双重属性,加强党的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做到廉政文化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也是党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蕴所在。深刻总结百年来党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正确认识党的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规律、理解人民群众在党的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顺利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俊  蒋楠楠 《学理论》2024,(1):53-5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形成、发展和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不竭动力源泉。百年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科学性不仅经过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检验,而且指引着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中国奇迹。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核心、坚信中国道路以及坚定渐进改革,是从百年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演进中得到的宝贵经验启示,这对于高质量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起,就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改变中国落后状态,带领人民摆脱贫困境遇,过幸福生活为己任。新中国成立以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任务提到了重要位置。也就是说,除了继续调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继续为经济的发展开辟道路之外,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最终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成了全部工作的中心。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建国60余年来,党和国家始终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中心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廉政工作是其自身建设的应有之义.从创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始终注意加强和开展廉政建设.从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反腐廉政尝试,经三次局部执政的廉政探索,再到全国执政的廉政建设,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廉政思想实践的历史演进形成了一条连绵不绝的廉政长城.其基本经验有: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廉政建设;在制度上,要加强廉政综合建设;在措施上,要高压重拳严惩腐败;在发展上,要与时俱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形成了涉含精神内核、道路认知和途径探寻三个方面的初步思想雏形,为改革开放后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实践创造了根本前提。改革开放后,小康社会思想经历了从"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升级飞跃,小康社会的规划蓝图在改革发展的加速中持续推进。党的十八大后,中国共产党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创新和发展了小康社会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成果,小康社会思想开始走向成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党的基层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石所在。回顾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的百年历程,因其政治功能的变迁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先后经历了灵活多样的革命动员型、整合集中的全面领导型和党政分开的引领协调型,当前正在党的领导下构建一元主导多方联动的共商服务型基层组织。这一演进历程有其内在的嬗变逻辑,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集中体现在解决事关国之命运的时代之问、事关党之根本的立场之问和事关治之成败的实效之问中不断更替。新时代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应在总结百年基层组织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守正与创新并进、全覆盖与高成效齐举、活力与秩序同构,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相似文献   

10.
在百年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经历了革命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曲折探索生产力发展道路、改革推动生产力高速增长、创新驱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四个阶段,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总结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百年实践可以看出,正确把握基本国情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本前提,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价值指引,着力推动改革创新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动力保障,实行台阶式发展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11.
执行意识是执行力建设的基本要素,增强执行意识是提升执行力的首要环节。中国共产党的执行意识体现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政策的准确性和积极性上。从实现路径上看,增强执行意识的前提是培养精神认同,基础是提高政治认同,根本是强化服从意识,底线是严守党规制度。历届党的领导人都会采取综合性措施系统提升这四个方面。同时,在方法上,突出常态化的学习教育、批评与自我批评、完善党规制度体系,并以正确的用人导向为重要保障。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增强执行意识的总体思路呈现出实践路径的整体性特征,形成了以"自我革命"为主旨、以"系统思维"为方法、以"全面从严"为特点的整体推进思路,并在实践中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全面提升了党的执行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光辉历程,创造了无与伦比的丰功伟绩,积累了丰富的党建理论。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由之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必须深入研究新情况、树立新思维、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民生建设理论认识的新高度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2002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就带领中共中央书记处成员到河北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毛泽东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号召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14.
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集聚将有效促进和支撑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群的发展也会加速和壮大人才集聚,两者间的良性互动发展是衡量一个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淀,江宁区在人才集聚和产业集群方面都已具备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庄百鹏 《党政论坛》2012,(4):12-14,1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存、发展,民生构成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内容.民生问题是指民生领域中的突出矛盾,主要是人民的生存、发展问题,是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不和谐的表现,表现为具体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它是社会的永恒主题.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等不同时期,一直以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为宗旨和根本价值取向.民生的不断改善和提高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永恒主题,是中国共产党首要的核心观点.  相似文献   

16.
一、民生建设理论认识的新高度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2002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就带领中共中央书记处成员到河北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毛泽东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号召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17.
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深刻影响着我国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进程和质量。回顾新中国70年反腐倡廉建设的发展历程,深刻认识运动反腐、制度反腐和全面从严治党导向的反腐三个阶段,有利于总结并汲取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经验,把握反腐倡廉建设的发展动向。展望未来,随着反腐败力量的逐渐增强,反腐倡廉建设将呈现良好发展的态势,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向廉洁政治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8.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问题,这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视域。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革命”的逻辑规定为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清晰呈现了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脉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继续书写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9.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从战略高度对公益性文化事业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和政策话语表述,推动了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实践,促进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迈入一个新的历史进程。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不仅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亦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深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功运作具有其内在的基本逻辑,同时也给全国其它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带来有益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20.
殷书良 《求知》2002,(7):9-12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