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3年前,59个上海干部去援藏。 有人说,他们是去“镀金”的。但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长期生活,高原反应让人“睡着没睡着不知道,吃饱没吃饱不知道,生病没生病不知道”;  相似文献   

2.
瓦国映象     
因走马观花,只能是映象。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出国,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个瓦国,而关心时事的湖北日报记者赵良英、张欧亚等人却知道,他们也知之甚少,只知道瓦国曾想和台湾“建交”。  相似文献   

3.
休闲长廊     
偷吻 一天中午,长得楚楚动人的罗丝小姐匆匆跑到警察局报案:“刚才我在公园散步时,被一个不认识的男人偷吻了。”“那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不知道。”“现在是白天,你怎么会看不清?”警官又问。“因为我每次被人吻时都是闭上眼睛的。”罗丝小姐说道。  相似文献   

4.
三个筛子     
不到最后被吃掉时,谁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处于食物链的哪一级——情场、商海……一个人急三火四地跑到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人不解地问。“第一个是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是真实的吗?”“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现在,你再用第二个筛子去审查。你要告诉我的消息,如果不是真实的,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那个人踌躇着说“:不,正好相反……”哲人又打断了他的话“:我再问你,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果真很重要吗?”“并不重…  相似文献   

5.
题目中的量词让我费思量,用“座”、“所”太大,因为毕竟不是学校或学院;用“家”、“间”又嫌小,因为在我心目中,一沙一世界,东京的这个“中国语教室”实在值得大书特书,于是只好用“个”。我不知道东京有没有专设的中文学校,像专供外国人学日语而设的日语学校那样,专供日本人学中文;也不知道若有这样的学校,是不是只学语言而不习文字;只知道东京倒是不乏“书道”学校,那是只教汉字书法而不教汉语的。使我感兴趣的这个“中国语教室”,则是名副其实以教学“中国语”为主——说我对这个“教室”感兴趣,不如说我对创办和维持这…  相似文献   

6.
张欢 《今日广西》2008,(17):50-51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不知道“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具体是做什么的。 在电视、网络上可以经常看到“壹基金”这三个字,一大批明星都穿着印有一个大蓝色笑脸的T恤,号召1人+1元+每1个月=1个大家庭。  相似文献   

7.
谁有执法权?     
马剑 《中国保安》2005,(12):17-19
“对不起,先生,您不能坐在这里!”“我为什么不可以坐!”“我们这里有规定的,这个地方不能坐,否则要处罚的!”“你们凭什么罚款,你们有什么权力这样做,是谁规定的?”在某大厦外的一个平台上,记者目睹了这样一幕,一位保安员正在按照规定,让坐在平台上的王先生走开。王先生是北京某政法学校的老师,平常就是个爱较真儿的人,遇到这种事情总要据理力争。“别人不知道,可我知道呀,我是研究法学的,如果我都不能以身作则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那又让我如何去教学生?”王先生是个东北人,在和保安员理论时声音特别大,好像要让周围所有的人都知道似的。“…  相似文献   

8.
张力 《两岸关系》2002,(9):54-55
我们五人自此沦为台湾宜兰“大陆地区人民处理中心”丙区的在押者,作为“特敌对象”,与数百名“偷渡客”关在一起,开始了暗无天日的248天囚禁生活。 台湾共设立了三个专门收容大陆人的“处理中心”,他们还给这些地方起了个很动听的名字,叫作“靖庐”,不知道的人会误以  相似文献   

9.
<正>在很多人眼里,西藏是一个与天最近的都城,更是身心与神灵最接近的地方。那天午后,站在拉萨八廊街,我发了条短信给我所有知道的、不知道我来西藏的朋友:“不到西藏,不知道天空有多蓝;不到拉萨,不知道空气有多新鲜;不到大昭寺,不知道信仰有多虔诚;不到八廓街,不知道逛街多有趣。”八廓街的由来在拉萨,八廓街(又称八角街)是一定要去的。其实,八廓街并不大,如果不买东西,一个小时就可以转完。但她却让所有在这条街住过的人终生梦绕魂牵,让所有到过这里的人都留下一个深刻而奇特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2000年6月.一家电视台对世界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进行专访。当记者问:“我感觉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明确的选择……一个人怎么能够每一次选择都这幺坚定和正确呢?”丁肇中回答:“不知道。可能比较侥幸吧!”记者又问:“没有必然么,在这里面?”丁肇中依然回答:“不知道。”记者还是不死心:“怎么能让自己在今天作出的选择,在日后想起来不后悔?”丁肇中依然回答:“我不知道。因为我还没有后悔过。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记者无奈:“我发现在咱们的谈话过程中.您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这次做了正面回答:“是!确实这是事实。不知道的.我绝对不能说知道。”  相似文献   

11.
互动平台     
《观察与思考》2006,(10):6-6
<正>“超女”的意义编辑同志:你好。近日在报纸、电视、网络上关于“超女”的讨论可以说如火如荼。本来像我这种室内动物,两耳不听窗外事的人是不想参与到这种讨论里去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我还不如一只老鼠,常说鼠目寸光,而我则只有半寸。平时我不关注流行的东西,不爱凑热闹,原因在于我挺自卑且有点自知之明,知道那不是属于我的世界。关于“超女”这个词还是去年下半年儿子买了一张“超女”的画,我才知道有个什么“起女”的。  相似文献   

12.
万征 《时事报告》2010,(3):56-57
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有一个词在中美学界广为流传,那就是美国外交元老基辛格与布热津斯基提出的“G2”理论,又译作“中美两国集团”。尽管去年年底温总理早就明确指出,两国集团不符合中国外交政策,仍有不少人把“G2”挂在嘴边,乐此不疲。现在,“G2”是个“大忽悠”——地球人都知道。  相似文献   

13.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热了N年,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得了真经,把自己从“低效能人士”炼成了“高效能人士”。其实,对一个组织而言,最怕的不是“低效能人士”,而是“高耗能人士”,因为一个高耗能人士所消耗掉的组织能量。远远大于多个低效能人士。用流行的“二八原则”来说,一个部门中不论有多少人,领导花在别人身上的精力是“二”,花在他身上的精力是“八”;他高兴、愿意好好干活的时间是“二”,他不高兴、不好好干活的时间是“八”;  相似文献   

14.
杨科这个人,和百姓打交道时,可以一讲就是一两个小时,但一见媒体就不知道说什么。”的确,杨云海见到记者时,避之不及,很是“腼腆”。  相似文献   

15.
罗隐与“罗隐湾”早在孩提时代,我就知道太姥主峰东狮山上有个“罗隐湾”,那是个空旷至极然碧草如梳的萧萧坳谷,只是一直不知道“罗隐”为何许人。后来听说“今朝有酒今朝醉”这一经久不绝、常用常新的现代口头禅竟然出自罗隐之口,于是就急于打开“罗隐”的“潘朵拉之盒”。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校园里的学生不知道“小霸王”游戏学习机的不太多,望子成龙的父母对“小霸王”游戏学习机不熟悉的也不多。但是,人们对校园里“小霸王”现象却了解很少,至少许多人认识不足。 据载,贵州省艺术学校音乐83级的吴小蘇、李靓、莫莉和美术93级的张宛茹4个女生,在音乐93级刘恩平等七八个男生的大力支持下,以“110”男生  相似文献   

17.
蚬仔     
正宗的福州人称蚬仔为“妞央”(音),同样也是正宗福州人的我,却不知道这’“溜央”的说法究竟典出何处。我只知道的是,这种辞书上谓之“蚬”,“介壳圆形或心脏形,表面有轮状纹,生活在淡水中或河流人海的地方”的“软体动物”,曾经在、现在也依然在福州人的日常生活中,乃至于在福州人的整个生命旅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老海 《八桂侨刊》2006,(3):77-79
泰国有华侨华人482万,其中华侨26万,在这么多的华侨华人中,你要找一个名叫李少莹的女子,可谓大海捞针,就是经常出入曼谷的中国海员,知道的人也不多,但一提起曼谷的供应商“小辣椒”,中国海员中没有几个人不知道的。那年5月份我随船去曼谷,是个热旱季。中午船员都有睡午觉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张云 《人大论坛》2008,(8):37-37
近日,笔者到德江县稳坪镇铁坑村办事时.正碰上该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张劲卷起裤脚与农民一起挖沟、蓄水抗旱。不知道的人很难看出他是个书记、镇人大主席,完全是一个“老乡”。村民张金发由衷地说:“农村就需要这样的‘乡土’干部!”  相似文献   

20.
杨澎 《今日广西》2008,(19):52-53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像我一样,同时执行多份Case,加班无数,牺牲假日,当个赚钱机器……”近年来,国内各大论坛上,“working poor”一词开始流行。“working poor”在英文中是个专有名词,被翻译成“穷忙族”或“在职穷人”,是指拼命工作却得不到相应英文中是个专有名词,被翻译成“穷忙族”或“在职穷人”,是指拼命工作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看不到太多希望的人。如今,越来越多的网友在抱怨自己是“穷忙族”,其中不乏一些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甚至是拿着每月近万元收入的办公室白领。(11351人参与),75%的人自认为是“穷忙族”,其中有82.6%的人为在职者,9.2%的人为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