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哲 《法制与社会》2011,(24):86-87
实质性损害、实质性损害的威胁以及阻碍一国国内产业的建立是确定实质性损害的标准,从反倾销实践中来看,实质性损害是最常见的损害类型,损害调查一般都围绕实质损害进行,而很少涉及实质损害威胁,几乎不涉及实质性阻碍,因此,对与为什么将实质性损害威胁确定为确定实质性损害的标准就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反倾销协定》、美国法,欧盟法等相关规定并结合相关案例对实质性损害威胁及其存在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我国于1997年3月2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的规定,参照国际惯例(如世界贸易组织《有关执行关贸总协定第六条协议》的规定,简称WTO《反倾销协定》),中国政府对以倾销方式,即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输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并对中国国内生产相似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的进口产品有权进行反倾销调查,实施反倾销措施,以消除倾销所造成的损害、损害之威胁或阻碍。  相似文献   

3.
张亮 《时代法学》2006,4(6):111-116
同类产品的认定是确定国内产业的基础,在反倾销损害调查中具有重大意义。在反倾销立法上,一方面应明确规定同类产品的具体认定标准,从而为调查机关认定同类产品提供指导。但另一方面,由于同类产品的认定非常复杂,因此必须规定这些标准是非强制性的、不分等级的和非穷尽性的,且调查机关还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考虑其认为相关的任何其他标准。中国的相关立法已较为完善,但其实践在局部地方仍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维护对外贸易秩序和公平竞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进口产品以倾销方式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并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调查,采取反倾销措施。第二章 倾销与损害第三条 倾销,是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进口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出口价格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对倾销的调查和确定,由商务部负责。第四条 进口产品的正常价值,应当区别不同情况,按照下列方法确定:(一)进口…  相似文献   

5.
张保芬 《河北法学》2003,21(6):41-44
倾销的确定是反倾销法中的重要问题,倾销存在是产业损害存在的前提和征收反倾销税的要件之一。倾销的确定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的确定以及二者的调整。结合WTO反倾销守则和我国新反倾销条例,对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确定等进行论述,阐述我国有关倾销确定规定的完善,对我国反倾销立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反倾销实体法的完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章尚锦  李英 《法学家》2001,(5):66-73
1997年3月25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法共六章41条,比较详尽地规定了倾销与损害的认定以及反倾销调查的申请、调查机构、调查期限及最终裁定的作出和反倾销措施的实施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盛建明 《河北法学》2007,25(7):171-176
根据欧盟现有的反倾销立法及其实践,欧盟反倾销产业损害认定能否成立大致可以分成立案审查阶段、初裁前调查阶段、终裁前后续调查阶段和复审阶段等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中,欧盟反倾销调查机构关于损害认定的法律标准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而且在利害关系方证据材料的要求方面各具不同特点.欧盟产业损害调查各阶段法律标准和证据规则侧重点不同的做法并没有违反WTO《反倾销协定》之原则和精神,欧盟反倾销调查各阶段产业损害认定采用不同标准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令)号]〔2006〕第19号令[公布日期]2006·8·4[类别]经济法·商务[施行日期]2006·9·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产业损害调查工作公开、公平和公正,保障利害关系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的规定,制订本规定。第二条反倾销和反补贴中有关产业损害调查的信息查阅和披露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负责实施本规定。第四条本规定所称的利害关系方包括以下范围:(一)被调查产品的外国(地区)生产者、出口经营者、国内进口经营者,或者该产品生产者、出口经营者、进口经…  相似文献   

9.
现行反倾销守则要求调查机关明确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守则对因果关系的规定较为模糊,这助长了反倾销被滥用的趋势。通过对专家组解决WTO争议时对因果关系相关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正确的理解因果关系的内涵,这不但有助于我国的应诉实践,而且也可以探讨如何以因果关系遏制反倾销的滥用。  相似文献   

10.
陈明聪  陶立峰 《法学》2004,(6):90-97
反倾销调查中 ,证据的认定和使用从来都是最关键的问题。与东京回合反倾销协议相比 ,WTO《反倾销协定》关于证据的规定相当具体 ,且具可操作性。本文从程序法的角度 ,探讨了反倾销调查中证据提供的六个焦点法律问题 ,即证据的提供主体、提供期限、提供形式、反倾销调查的证据责任、反倾销调查申请的证据要求和发起反倾销调查的证据要求。  相似文献   

11.
郭双焦 《行政与法》2007,30(1):59-63
最早的倾销产生于重商时代的欧洲,20世纪随着倾销行为的加剧,西方各国相继开始用反倾销的国内立法来抵制外国的倾销,保护本国工业。为了规范各国的反倾销行为,国际社会于1947年达成GATT第6条,标志着国际反倾销法律制度的建立,其后为了发展与完善之,相继达成1967年《反倾销守则》、1979年《反倾销守则》和WTO《反倾销协定》。但在反倾销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中,其核心内容却逐渐背离了公平竞争原则,与其理论上预期的目标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2.
The anti-dumping war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lately, especially after a March WTO ruling and a November US domestic court ruling on the issue in 2011. While the former held that the current US method of applying countervailing and anti-dumping duties simultaneously on imports from China and other non-market economies was “inconsistent” with the WTO rules, the latter ruled that such action was “illegal” under the US countervailing law. China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 targets by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for decades. Although it currently has more than one hundred anti-dumping actions against its trading partners at the domestic level, China is a very new player of anti-dumping litigation at the WTO level. China filed its first WTO claim on anti-dumping in December 2007 against the US, since when it has made frequent appearance at the WTO dispute settlement in this regard. This Article examines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anti-dumping disputes during the first ten years of its WTO membership, five as complainant and four as respondent. The alleged undervalued Chinese currency has been claimed to provide unfair price advantages to Chinese products and consequently tops trade frictions between China and its trading partners. It to some extent contributes to the rising anti-dumping disputes of China. With the continuing pressure to appreciate the Chinese currency globally as well as the current debit crisis in the EU, more anti-dumping and countervailing investigations against China are expected to emerge as countries are pushing more exports to assist the gloomy domestic economies. This becomes more likel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mounting claims on the job lost in the US due to the flux of cheap and competitive Chinese products.  相似文献   

13.
反倾销法的理念及其局限论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薛荣  李居迁 《现代法学》2000,22(4):91-95
反倾销法由来已久 ,各国立法者指出其目的是反对不公平贸易行为。但是 ,我们经过逐步分析可看到 ,反倾销法的最初和真实目的并非如此。而且 ,从反倾销法的具体规定看 ,具有倾销认定的非客观性和忽视消费者利益等局限性。因此 ,反倾销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保护贸易的手段。反倾销法需要加以改造 ,同时 ,对国内产业进行保护的更有效的手段是经济发展而非多多立法。  相似文献   

14.
韩秀丽 《河北法学》2005,23(1):103-107
针对我国新修订的外贸法第44条有关保障措施的条款中增加了"可以对产业提供支持"的规定,联系《WTO保障措施协议》及《美国外贸法》中产业调整援助的内容,指出在采取保障措施时进行产业调整是WTO成员方的义务,而产业调整援助是成员方的权利,为了更好地保护国内产业,我国应该尽早完善产业调整援助立法。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在WTO的环境中,已经成为一种歧视性待遇,成为反倾销中制裁的权利。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市场地位问题”判断标准已经超出了经济意义的范畴,具有发达国家的内国政策性的倾向,和发达国家的内国利益相联系。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可能再次成为在世界贸易组织环境下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引起众多西方发达国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的恶性循环和中国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合法”化的国际环境,在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受到“保障措施”的限制。因此,在WTO环境下充分运用WTO成员国的权利,积极促进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国际上的承认。  相似文献   

16.
美国反补贴法中“因果关系”的确定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福永  杨陶 《时代法学》2005,3(4):107-111
在反补贴调查中,"因果关系"的审查和确定是决定反补贴措施是否公平合理的关键所在,各国对此做法不同、争论很大.在"因果关系"的确定上,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规定存在不明确之处,各国对其保留有相当程度的解释空间.美国反补贴法在因果关系上的用语与<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不同,同时还存在两个重要的争议因果关系是应存在于"进口"与"损害"之间,还是存在于"补贴"与"损害"之间;应同时决定还是别决定损害与因果关系.在因果关系的具体分析方法上,我国可借鉴美国的"整体分析法".  相似文献   

17.
刘亚军 《法律科学》2010,(5):124-130
自WTO成立以来,针对反倾销调查中实施归零法的争端解决案件屡见不鲜。在2001年多哈回合反倾销规则改革谈判中,归零问题也是重要议题之一。由于《反倾销协定》未就归零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导致了成员对归零法本身的可诉性和合法性产生意见分歧,专家组和上诉机构也难以对此取得一致意见。运用法律解释的方法,结合WTO争端解决案例,分析了归零法的法律性质,得出归零法本身和适用均具有可诉性并且在反倾销各个阶段实施归零均属于违反WTO反倾销规则的结论。最后,结合反倾销规则谈判现状,指出仅凭WTO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判结果不能根本解决归零问题,终结归零法必须通过对现行WTO反倾销规则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8.
张晓君 《现代法学》2004,26(1):110-116
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构成反倾销案的核心要素之一 ,其认定标准有“一般原因的因果关系”和“主要原因的因果关系”两种类型。GATT/WTO和美国在反倾销案因果关系问题上的立法及实践实际上是国际贸易政策冲突和协调的结果。笔者认为 ,我国反倾销立法中因果关系认定标准应基于保护性的对外贸易政策取向确立“一般原因的因果关系”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