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0 0年普京担任总统后 ,俄罗斯对外政策开始转向以国家利益为目标的实用主义外交。在朝鲜半岛政策上 ,改变了过去“重南轻北”的方针 ,积极发展俄罗斯与朝鲜的关系 ,实行南北朝鲜等距离的平衡政策。普京通过加强与南北朝鲜的关系 ,提高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俄罗斯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原则 ,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核危机 ,反对使用武力和各种制裁措施。建议通过对朝鲜提供安全保证的方式使朝鲜放弃核计划。俄罗斯的原则立场对于解决朝鲜核危机无疑具有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朝鲜核问题逐步演变成牵动东北亚安全格局变化的战略性问题,是朝鲜内部政治因素以及外部安全因素共同促成的。冷战时期,苏联与朝鲜的全面核能合作为朝鲜跨过核武器门槛奠定了基础,而美国对朝敌视政策,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半岛安全结构剧烈倾斜,迫使朝鲜加快核武装步伐。朝开发核武的目的不是要"先发制人"打"核大战",而是要拥核自保、拥核自重,既遏制韩美同盟侵朝,又调动美国重视朝鲜,同朝鲜"建立一种着眼长远的战略关系"。中国坚定坚持无核化,坚持通过"双轨谈判"实现"两个彻底":必须彻底清除半岛核武器,同时必须彻底解决朝鲜在政治安全经济等各方面的合理关切,以实现半岛无核化,建立半岛永久和平体制。  相似文献   

3.
自从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以来,苏联对南朝鲜事务所施加的影响可能比对亚洲任何其它国家都要少。由于莫斯科长期以来支持北朝鲜的外交和意识形态立场,苏联和南朝鲜的关系中断了。平壤不承认汉城政府,所以它的盟友苏联自1948年以来就一直同南朝鲜没有双边联系。  相似文献   

4.
韩国对朝人道主义援助及其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帮助朝鲜救灾,帮助朝鲜民众安度生活,韩国自1995年朝鲜受灾起开始对朝鲜进行人道主义援助,迄今已历15年有余。2000年以来,在金大中政府的"阳光政策"、卢武铉政府的"和平繁荣政策"引导之下,韩国对朝援助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比以前有明显的进展。但是,朝鲜的粮食供应状况始终未能得到改善,并且朝鲜还在2006、2009年先后进行令韩国担心的两次核试验。为此,时至李明博政府时期,韩国对朝鲜在以前实行的包容政策上有所后退,转向实施以实用主义外交为中心的强硬政策,韩国对朝人道主义援助因此逐渐削减。  相似文献   

5.
2016—2017年朝鲜半岛局势不断恶化,虽然这种趋势与特朗普和金正恩的个人对抗等主观因素有关,但主要原因在于朝鲜战争并未以美韩满意的方式结束,即消灭朝鲜、占领朝鲜领土而实现半岛统一。朝鲜的选择是通过制造核武器来与美达成"战略均势",迫使对手从形式上结束战争,承认朝鲜的地位,提供现实的安全保障和发展可能。但美国担心朝鲜的目标实现后会有"免受惩罚感",并进一步对美国的盟国实行讹诈,迫使美国做出让步。目前,通过武力手段解决朝鲜问题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俄罗斯和中国的政策是美朝关系健康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朝核问题的发酵及朝鲜半岛局势不断升温,奥巴马政府时期实施的对朝核问题的"战略忍耐"政策走向终结。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对朝核政策做出较大调整,在操作层面更具灵活性和时效性。特朗普政府把抑制朝鲜的核与导弹能力的发展列为最迫切和最主要的外交议程,对朝鲜实施"强制接触"政策。通过强化"实力"加大对朝鲜的接触,以极限施压和次级制裁行动的升级,迫使朝鲜主动与美国接触,尽量避免军事冲突的发生。为实现迫使朝鲜重回外交谈判渠道的目的,美国新的朝核政策加大了与中国协调合作的力度。从当前形势看,朝核问题的解决需要新的思路和办法,建立朝鲜半岛和平机制与实现半岛无核化可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7.
北朝鲜1946年土地改革是驻朝鲜苏联军事管制机构与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次改革具有政治、经济双重意义。它推动了北朝鲜战后经济重建,巩固了当地民主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1998年金大中政府执政后,改变了以往历届政府对朝鲜的“吸收统一”政策,转而实行“和解包容”的政策。通过双方共同努力,从而实现了两国首脑的会晤,签署了《南北共同宣言》,南北关系由对峙化为和解,两国在和平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韩国对朝鲜政策发生转变有其内在和外在原因。民族的和解与统一是历史的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9.
在朝鲜半岛局势因朝核问题不断升温之际,韩国卢武铉政府调整了其对朝、对美政策。对朝鲜政策开始变得强硬,而对美国则极力顺应。韩国实行的政策调整是由其所处的“两难”境地以及其自身政治资源的有限性所决定的。调整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朝鲜和美国的政策产生了某些影响,但半岛上的政治现实又决定了这种影响是十分有限的。  相似文献   

10.
与以前相比,朝鲜2010年元旦社论透露了许多新的信息,对朝鲜的内外政策做出了新的指示。从元旦社论看,朝鲜在2010年将致力于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关的方针、政策也更加务实和富有针对性。朝鲜表示要推动北南关系改善、促进朝鲜半岛统一进程,同时寄望与美国结束敌对关系、建立持久和平体制。结合近期朝鲜的一些内外举动,如果相关方面能够给予积极回应,促成实现良性互动关系,将为改善朝鲜半岛局势带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朝鲜战争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在众多与朝鲜战争有关的国际因素中,苏联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从苏联与朝鲜战争这样一个相对宏观的角度,提出如下几点看法:(1)苏联是朝鲜分裂的始作俑者之一,而朝鲜的分裂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朝鲜战争;(2)北朝鲜首先发动的军事进攻,事先得到了苏联的认可和支持;(3)中国出兵朝鲜承受了来自苏联施加的一些压力;(4)苏联空军的秘密参战,意味着苏联事实上参加了朝鲜战争;(5)苏联对朝鲜停战的实现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苏联虽然没有公开参加朝鲜战争,但在战争的缘起、爆发、进程和结束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战争的后果负有责任。  相似文献   

12.
2018年初,朝鲜改变数年间持续发展核导的做法,刻意缓和对外关系,在无核化问题上做出积极姿态,半岛局势峰回路转。本文依据"强制外交"理论的分析框架探讨了特朗普政府的对朝政策在半岛局势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和效果。综合来看,特朗普政府通过"极限施压"政策对朝鲜的安全、经济、民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又在承认朝鲜政权和保障体制安全、美朝关系正常化和助朝发展经济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面对这种新的外部环境,朝鲜抓住美韩政府愿意对话的契机,积极参加无核化谈判进程,但朝核问题的前景仍存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布什政府上台伊始即对朝采取强硬政策,并将朝鲜列为“邪恶轴心”,至此,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然而经过五轮六方会谈,美国对朝政策明显呈现缓和迹象。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是因为美国国内政治气氛的变化;且再对朝强硬下去美国对朝政策的选择范围会大为缩小;同时美国想迫使中韩因朝核试验与朝翻脸。但这种转变只是一种策略上的转变,并非政策的根本性变化,而朝鲜希望通过拥有核武器取得美国的安全保障与外交承认。除朝鲜因素外,美朝关系还受到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核武器是朝鲜在与美国博弈中手中唯一的筹码,如果愿望得不到满足,朝鲜也决不会放弃。美朝关系的前景并不乐观,但美国目前政策转向持续下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与调研访谈分析了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来的对朝政策。美国国内在对朝政策上存在巨大争议,但普遍支持特朗普政府的"极限施压"政策。美国各界对朝政策基本共识为:优先解决朝核问题,目标是无核化;先聚焦于对朝施压、再考虑实质性对话;优先和平解决、武力选项为后盾;2018年3月8日,特朗普接受与朝鲜举行首脑会晤,金正恩随后多次明确表示致力于半岛无核化,半岛局势出现缓和势头,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也迎来重要历史机遇。当务之急是美朝两国应相向而行,朝鲜应推进实质性弃核,美国应回应朝鲜合理安全关切,并回到多边合作轨道上解决朝核问题。  相似文献   

15.
黄凤志  丁菱 《东北亚论坛》2019,28(3):102-113,128
"极限施压"政策是否是朝鲜在2018年回到无核化谈判轨道的决定性因素,是学界的一大研究热点。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随即对朝改行"极限施压"政策,利用美国的超强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对朝鲜实施全方位的高压威吓、惩罚和孤立,以迫使朝鲜弃核求和。2018年朝鲜半岛局势发生新变化,从金正恩的新年讲话、平昌冬奥会、朝韩板门店宣言到美朝签署联合声明,美朝关系发生新变化,朝鲜半岛显露和平曙光。特朗普政府对朝"极限施压"政策的战略意图是先"极限施压"迫使朝鲜屈服再与其接触,其与金正恩政府先确立可信拥核事实再逼美和谈的战略意图发生共振,使得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大为缓和。美朝第二次首脑会晤无果而终,表明半岛无核化进程不会一蹴而就。鉴于美朝之间根深蒂固的敌意与不信任,"极限施压"将长期作为美国対朝政策的基本面。探讨特朗普政府对朝"极限施压"政策及其特点、效能,对于认知朝鲜半岛局势变化及其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突然逝世,给原本就跌宕起伏的朝鲜半岛局势进一步增添了不确定因素.目前,朝鲜已经基本实现了最高权力的顺利更替,并开始积极进行确保政权稳定和寻求自身利益的对外政策.深处变局的日本则以"维护朝鲜半岛的稳定"为战略目标,确立并实施了与朝鲜对话解决纷争的外交方针.朝日两国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两国关系也由此出现了新的动向.本文将围绕着"后金正日时代"的朝鲜外交以及日本民主党政府的对朝政策进行探讨,同时展望今后朝日关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第三轮朝核"六方会谈"虽然无法消除美朝间的原则分歧和争议,但在各方的努力下却有值得关注的进展。进展的取得既与朝鲜的灵活有关,也与美国的政策调整有关。本文通过分析认为,美国的政策调整是策略的变化而非战略的变化,因此,对六方会谈的预期不应过于乐观,有关各方仍需作出持续、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朝鲜具有苏联模式的三对矛盾,其核心在于发展利益与安全利益实现的困境。冷战结束后,朝鲜在解决其所面临的矛盾中以安全问题为切入点,逐步走上了强硬的安全政策道路,并引发了朝鲜核问题。目前朝鲜的核试验与朝韩关系的紧张状态,使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局势骤然紧张。从发展利益的角度来看,朝鲜极端强硬的安全政策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相关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对朝政策与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9.
美国大选,执政八年的共和党政府结束了其历史使命,民主党奥巴马新政府建立.根据其上台前后的言行来看,美国奥巴马新政权的基本政策主要在于重振经济、结束伊战以及坚持反恐.在外交政策上,美国新政权将改变其前任布什政府初期的单边主义武力政策,更多地采取多边或双边的协调与合作政策.在朝鲜核问题以及六方会谈机制方面,虽然美国和朝鲜同为当事国,以及中国在其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美国仍然握有相当的主动权.美国新政权的基本政策同样会延续布什政府后期利用六方会谈框架与朝鲜接触和谈判的政策,甚至会采取一些更积极的政策,因为奥巴马政权要解决其面临的内外难题,需要其盟国的协助,也需要中国等国家的协助,对朝鲜这样的国家也希望能够在国际压力下促使其和平地放弃核开发.当然,半岛无核化及防止核扩散仍然是美国的根本利益,要求朝鲜放弃核开发的目标不会有丝毫的改变,甚至从原则上来说美国新政权仍然没有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此外,美国新政权或者还仍然存在同中国和朝鲜之间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但是,除非发生预料不到的突发事件,美国在朝核问题上使用武力的可能性极小,在意识形态上的某些不同也不会影响奥巴马政权务实灵活的现实主义政策.总之,美国新政权的基本政策有利于朝核问题的缓和,同样也有利于六方会谈持续发挥作用.虽然美国新政权有可能同朝鲜之间有更多的双边直接接触和谈判,但是不可能脱离六方会谈的框架,即或者两国的双边谈判在六方会谈框架范围内加以实现,或者彼此都需要六方会谈框架作为自己外交回旋的余地.作为美国新政权,虽然为了能够使朝核问题有所突破而有可能更加重视双边谈判,但考虑到同中俄的战略性关系以及同其盟国日韩的伙伴关系,也不可能弃六方会谈框架而不顾.  相似文献   

20.
朴槿惠政府和文在寅政府在部署"萨德"问题上的政策均经历了摇摆的过程,后来都倾向同意部署,主要受美、朝、国内政治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美国为确保对中俄战略优势地位而刻意强力推动,二是朝鲜加快核导开发步伐及朝韩关系日益紧张,三是韩国民众视安全问题高于一切且保守势力积极推动。韩国"萨德"政策的变化,反映出其外交政策从试图在美国和中俄之间保持平衡向依赖韩美同盟倾斜。由于美韩将"萨德"与朝核问题挂钩,撤销部署的难度很大。"萨德"部署牵动地区国家关系演变,给朝核问题解决、南北关系走向以及半岛和平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