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科学的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创造必要的条件,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诱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2.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处处体现着新思想、新观念、新创意,教学变成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课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平时长期地训练,需要教师耐心地指导,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等方面能力的提高也要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的点滴做起,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快乐养蚕小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生的研究兴趣,在《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教学中,我采用了"做中学"的学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按照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来进行学习,让  相似文献   

4.
科学教育在培育创新人才的德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科学教育在培养学生求实、求真、创新和合作的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培育科学人格,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等方面,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具有优秀综合素质的人才,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在中学学科教学中,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和谐社会背景下中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王宏 《青年论坛》2010,(4):130-132
我国高等院校学生接触的多是具体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很少获得系统的科学教育。网络视频教学节目在设计时可以从节目形式、选题、创作手法等几个方面实现科学精神的传播;同时引导大学生参与视频资源创作,培养他们理性怀疑、积极求证、多元思考、平权争论、宽容激励等科学意识,以潜移默化地将科学精神根植于学生心中。  相似文献   

7.
<正>科学素养是思政课程重要的学科核心素养。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要求开展“科学素养提升行动”。思政课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教材挖掘、关注过程和实践探究,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态度、追求科学真理等,表现为一种积极思考世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一、深耕教材,课堂教学有机渗透科学既是反映现实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又是人类改造世界、造福自身的伟大力量。思政课教材为了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选用了许多富有科学意蕴的素材,如新能源汽车、脑科学、科学立法等,侧重人在社科领域的探究和对客观世界内在规律的把握,同时对科学家的精神品格、对科学的价值进行理性思考。我们要利用教材,通过阅读、探究、挖掘等方式合理渗透,将人文素养积淀与科学素养培育结合起来,提升学科教学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侯羿君 《前沿》2013,(19):44-46
科学精神是人类实践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品格,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态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求“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这就需要将弘扬科学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弘扬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文化,培养科学意识,可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软实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科学素养的基准》是美国“2061计划”丛书之一 ,该书设计了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在科学素养方面应达到的基准 ,对我国的教育也有启示意义。下文为《科学素养的基准》中“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探索”、“科学事业”三个章节的摘选。  相似文献   

10.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并使之与生动、形象的教学艺术相结合,能够形成接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发挥多媒体功能 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增强学生求知欲、促进其认知的有效措施。多媒体教学可充分利用其形、声去创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和意境,激发学生感情的参与,诱发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学习政治课…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真实情境既包括体验式真实情境,还包括模拟式真实情境和议题式真实情境。基于真实情境,设计适切的学习活动,是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应有之义。一、基于体验式真实情境的实践活动体验式真实情境是学生亲历的生活情境,是公共参与素养提升的重要平台。在此情境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感悟、理解、提升,采取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体悟和学习学科内容,或者把学科知识运用于真实生活情境,解决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孔燕 《传承》2009,(8):98-99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大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此,学校应更新办学理念,建立科学的教学机制;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会问";大学生要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3.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大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此,学校应更新办学理念,建立科学的教学机制;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会问";学生要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丽慧 《前沿》2008,(1):116-118
随着全球化不断推进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成为日益重要的资源,科学与技术的交叉融合不断孕育新的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教育,人类教育理念中出现了科学教育的身影。基础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科学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培养科学家,而是培养有科学素养的公民。同时,这样的一种理念也要求我们在现实中注重科学技术决策及教育的侧重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已为老师们所普遍关注,通过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身边的话题,提供丰富、生动的情境材料,以促进学生感悟和体验生活、体会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意义,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目标应该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完人” ,而不是造就只有科技而缺乏人文素质的人。大学教育的目标 ,是造就德、智、情、意、体和谐发展的人 ,必须借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才能实现 ,因为唯有如此 ,才能在培养者和被培养者的人格追求中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学习科学有两重含义 :一方面是指对科技的学习 ,即研究如何使学生通过学习科技 ,获取知识 ,掌握获取科学方法 ,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能力 ;另一方面是指为了科学地学习而研究学习的科学 ,即把学习置于有关科学的指导之下。学习的科学是一跨学科的、新的研究领域。学习的科学研究学习的规律 ,研究学生如何有效地从原有知识向新知识的转移 ,中国成语“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都很好地表达了学习的规律。目前研究学习科学主要有两类方法 :一是从现有教育学和心理学 ,以及成功的实践中提出规律 ;另一类是基于跨学科的更为基础的研…  相似文献   

18.
<正>基础学科的长远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理工科人才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对我国这样一个面临着巨大发展任务的国家而言,对科研人才的需求只会是愈加旺盛。实现培养大量科研人才的目标,除了高等教育阶段培养机制、力度、方式等改善提升之外,还离不开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兴趣培养,离不开"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我们的  相似文献   

19.
《民主与科学》2011,(1):54-54
《五立作文法——科学方法在中学作文中的运用》近日由语文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清振是一位专门研究科学学习方法的学者,他详细地研究了高考作文大纲的26项要求,并对这26项要求进行分解重组,创立了"五立作文法"这项研究成果,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础,把科学方法引入作文教学,提出立题、立意、立论、立感、立我,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现创造的能力,是对作文课程改革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教育,但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帮助其掌握科学方法。通过对全国通用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文本分析发现:语文教科书中蕴含丰富的科学教育因子;具体涉及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过程与方法、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其中以科学知识与技能为主;生命科学、观察和探究兴趣三个类目受到高度重视;承载科学教育因子的方式灵活多样,且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动作技能发展水平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