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教材版本:苏人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第四课"人格不可辱"第一节。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明确姓名权、名誉权是一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2.
依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人教版)也做了相应的较大调整。初一教材第二课在原第三课教材的基础上,在把握新修订的课标相关调整内容的精神实质和领会新的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做了相应的改动。一、删减知识点,本课教学内容由四框削减为三框为进一步体现减负精神的实质和改变“学科化”的倾向,本课的教学内容在原第三课的基础上,由原先的四个框题的内容调整为三个框题。删减了其中关于心理学名词、概念和相关理论化的内容,对现有的一些知识性内容也进一步降低了教学要求,以便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更大的空间。经过修…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内容分析1.本课内容来自首师大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同窗之缘"。课标要求:在处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要求学生学会与他人交往,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教材分析:本课围绕"友谊最珍贵"和"交友讲方法"两部分展开,按照友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一、说教材(一)本节课内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本节课是苏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兴中华"的第20课"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的第二框。本节课内容在本课三框内容中处于中间位置,也是前后两框的桥梁、纽带。(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珍惜资源的感情,树立节约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资源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人教版高中《生活与哲学》教材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内容。本课共分两目:一、实践及其特点。介绍了实践的基本含义,实践的三个特点;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论述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简析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用修订本《)思想政治(三:年级必修)》一书中的第四课第一节第一框的知识内容。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一)本课的地位与作用本课选自江苏人民出版社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七课《成长不烦恼》,是一节经过我重新整合的主题活动课。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1.使用教材: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二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应选择怎样的成才之路?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人生课题。初一学生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这些问题有了朦胧的思考,但往往因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而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出现偏差,这时更需要正确的引导与帮助。3.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自己及人类生命的独特性是本课教学重点,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而给自己准确的人生定位是本课的教学难点。4.教学目标:通过对树…  相似文献   

9.
一、本课地位《课程标准》规定,初中三年级思想政治课要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我国基本国情的教育。本课是教材的第四课,是在前三课的基础上,从讲一般过渡到讲个别,从讲普遍过渡到讲特殊,即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讲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教材通过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具体国情,使学生明确国家制定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懂得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重大意义。可见,本课在全书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全书的重点。二、知识结构本课由引言和三节共10框内…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自我保护》。首先,我对本课进行分析。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教材地位:《自我保护》是粤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七单元《法律护我}第三节的第一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前两单元《特殊保护》《处处保护》的学习为本课学习打下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教学分析】本课是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善于交往"第6课"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第2框,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在换位思考的基础上,懂得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是人最宝贵的品质之一,也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呼应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一、本课地位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是对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公民基础教育的三大目标之一。第九课和第十课是在初一年级进行比较集中的法制教育的部分。第九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与生活的关系、法律的重要作用,组织学生学习一些与青少年有紧密联系的法律知识,为第十课进行守法和护法教育奠定基础,这一课是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动员课和基础课。二、本课教育目标基础知识方面:懂得法律和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法律的重要作用;初步了解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地位;知道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表现、特点和所应受到的处罚;初步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所规定的保护内容,以及未成年人如何增强保护意识的道理。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珍爱生命的第三目让生命之花绽放。[课标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教材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选自统编教材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八课第三框“法治社会”。第三单元以“全面依法治国”为核心,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探究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与成就,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明确建设法治中国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的系统工程,进而阐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四项基本要求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第八课第三框“法治社会”是在第八课前两框“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第一节内容。在学习第四课我与集体共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参与社会。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情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教材分析统编《道德与法治》课程,重视学生的生命教育,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用一个单元的篇幅,从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到活出生命的精彩,针对个体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等方面引领学生进行生命的思考。本节课“生命可以永恒吗”是进入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第一课第一框,在全书中起到开启、引领学生学会思考生命的作用。本课的教材内容重在阐述生命的特点,明确生命的责任担当,为后面学习如何对待生命进而活出生命的精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内容: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第一框"现代科技在身边"。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现代科技对生活改善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8.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本节课是鲁人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6单元第14课第一个目的内容。本单元的生活主题是过快乐而富有情趣的生活。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和辨别高雅情趣和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第八课第一框设计理念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着激烈竞争的社会,充分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并学会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竞争是十分必要的。但竞争并不排斥合作,相反,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恰恰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帮助学生树立竞争合作意识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但竞争合作意识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是不可以采用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方法来进行教学的。因此,本课设计了几个教学活动,试图通过模拟情境让学生对竞争与合作有一个真实的体会。开头通过一个反映学生现实生活的情景剧将学生引入预设的教学情境中。在将…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为《生活与哲学》第四课第二框第二目(运动是有规律的)教学内容,围绕"五水共治"主题展开,引导学生理解"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树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理念。【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2.懂得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二)能力目标1.批判与反思能力。"反思"是哲学的重要功能,哲学课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理解和领会抽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