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阮直 《学习月刊》2014,(23):52-52
这是个庄子被边缘化的时代,这也是个庄子能救赎我们的时代,庄子距离我们很远,可庄子与我们心灵的需求却很近。当下人心浮躁,物欲化的社会绑架了大众,个体的人只要心存欲望,就禁不起功名利禄、声色犬马的诱惑,经不起诱惑就会成为绑匪手中那个无缚鸡之力的小女子,听任绑匪的摆布。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往往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人某一阶段的人生走向。一个人若是被一些不良情绪所左右,他人生的航船便很有可能驶入浅滩,从而失去发展的机会;一个人若是一生保持良好的情绪,那么,他的人生之路将会越走越宽,生命的景色就会越来越美,生命的价值也会越来越大。我们需要读懂自己的情绪,知道我们的情绪什么样,不要让不良情绪左右我们的心境,危害我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新湘评论》2013,(23):36-36
有一个花贩告诉我几乎所有的白花都很香,越是颜色艳丽的花越缺乏芬芳。他的结论是——人也一样,越朴素单纯的人,越有内在的美。有一个花贩告诉我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人们很少闻到。他的结论是——因为白天人的心太浮了,闻不到夜来香的香。如果一个人白天心也很沉静,就会发现夜来香、桂花、七里香在酷热的中午也是香的。  相似文献   

4.
从“大芬模式”看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有满 《共产党人》2006,(21):44-45
2006年5月,笔者参加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参观考察了大芬油画村。大芬村是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的一个小小的普通村落,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原住居民300多人。1989年,香港画家黄江来到大芬,租用民房招募学生和画工进行油画的创作、临摹、收集和批量转销,由此将油画这种特殊的产业带进了大芬村。目前,大芬油画村聚集着全国20多个省市的画师、画工、学员5000多人,各类画廊、油画作坊、个人绘画工作室近700间,书画工艺等经营门店243家,所产的油画远销海内外,每年售出的油画行画(世界名画临摹本)多达600万张,年销售额达1.4亿元。据调查,美国市场上流行的油画行画70%来自中国,其中80%产自深圳。  相似文献   

5.
何必等举报?     
近看一幅漫画:一位县官模样的人在“有报必办”的案前,正襟危坐,忽见前面一只“违法犯罪”的老虎。张着血盆大口,向一人猛扑过来,县官却无动于衷。为什么不率人严惩“老虎”,虎口夺人?原来没有人向他举报,他在耐心地“就等举报”。看后,令人忍俊不禁。 然而生活中这种“就等举报”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某县一位局长,月工资只有二、三百元,可抽高档烟、喝名牌酒,并花数十万元为自己建起了小洋楼,群众对此议论纷纷,有关部门却说:我们也想查个究竟,就是没人举报!  相似文献   

6.
富贵与骄奢     
《红灯记》中李奶奶的一句唱:“我看那富贵荣华似粪土”,大概还不致于被人误认为“极左”。因为,这“富贵”的含义很明确,它指的是不劳而获的富贵,寄生于民脂民膏的“富贵”,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富贯,正是厌恶这种富贵,她才感到“穷苦人粗菜淡饭分外香”。李奶奶并非“安贫乐道”,或者认为“越穷越好”,她也希望包括她自己在内的普天下穷苦人都能富贵起来,  相似文献   

7.
看过电影《上甘岭》的人应该对片头那几幅敌我肉搏、我军困守阵地的画留有印象,其中的一幅名为《王万成和朱有光》。这幅画的作者周祖铭曾作为一名志愿军亲历了抗美援朝战争,创作出了“坑道战”、“决战”等诸多作品,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气势磅礴、宏大壮烈的油画《上甘岭》。它是如何被创作出来,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且听作者为我们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8.
陈传席 《求是》2005,(15):48-49
当前,在文学艺术尤其是电视、小说、美术的创作中,存在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弘扬中国人英雄气概的作品太少,宣扬中国人弱小、无能、失败的作品太多。比如,画家画抗日战争题材,表现我们直接打击侵略者的作品十分少,表现我们失败了,被打死了,被人蹂躏的题材却十分多。在一个美展中,有好几幅作品画被日寇杀死的中国人的成堆尸体,其中一幅还得了奖。当然,这样的题材不是不可以搞,但画家和作家们纷纷表现中国人的失败和耻辱,而不努力去反映中国人打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不表现中国人战胜侵略者的场面,不刻画中国勇士们的高大形象,并形成一股风气,就…  相似文献   

9.
有这么一个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没有拜过老师,也无门无派,却当上了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副主席;中学没毕业,连留了五次级,后来却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他是个"畅销"制造者——他画的猴放到邮票上就成了畅销的猴票;他画的阿诗玛、用泥巴随便捏的酒瓶子也都变成了畅销的烟酒品牌;就连他的身世也成为畅销书的好题材……他就是艺术界有着"鬼才"之称的黄永玉。进入耄耋之年的他是跨画种、跨领域的艺术家,国画、油画、版画、漫画、雕塑、壁画、散文、小说、诗歌、杂文,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中国美协在他80岁生日时颁给他"中国美术金彩奖终身成就奖";著名作家金庸对他赞不绝口,夸他是个全才;还有人称他是天上掉下来的"画神"。  相似文献   

10.
毕加索是西班牙著名的天才画家.据说,他一生画了近4万幅画.毕加索说,他画过的每一幅画都浸润着他的血汗.当时,如果有人能得到他的一幅画,一辈子就吃喝不愁了. 而晚年的毕加索却很孤独,尽管身边也不乏朋友,但他清楚,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冲着他的画来的.为了这些画,亲人争吵不断,甚至大打出手.这一切让毕加索极为苦恼,他很想身边能有一个陪他唠唠嗑、说说心里话的人.  相似文献   

11.
面对一个多诱惑的年代,一些人越长越大,却越长越无知,也越来越不会做人了。因此,自身修养的关键是如何做人。做人总得有点儿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一股气,人活一股气。什么都离不开气,尚气在节。有了“气”才能上档次,有了气,才能站稳脚挺起腰,才能做人做到家,做人做到底。我们从书中能看到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大小人物。拿起书,自己就表现出了喜怒哀乐之情:放下书,贤者美德就体现在言行举止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看书是看人,做事情做学问是做人。我警惕自己:  相似文献   

12.
看《谭涤非画集》,被其精美的设计所吸引。这本册子以白色为基调,封面只有作者题写的书名与画作《蔬香图》局部,字与画之间留有大量的空白,看似惜墨如金,却给了读者足够的品味空间。古人在做神圣庄重的事之前必焚香沐浴,以示重视。读谭老的画集,我就有这样的感受,但我已经顾不上走那些繁文褥节的过场就直奔主题了。  相似文献   

13.
蒋介石一生效法曾国藩为人处世,在用人上也套用此法。他通过细微小事、语言交流。观察对方,看其是否可用,然后决定取舍。凡是被他所相中的人就可以提拔重用,反之,即使你有天大的本领,也会被搁置起来,甚至被怀疑、提防。  相似文献   

14.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的故事卢跃刚谢湘在世界绘画史上,从未有过一幅油画创造过这样的奇迹:它一经画出,在短短的几年中,便印刷了九亿张,遍布全国、全世界。也从未有一幅油画曾经享受过这样广泛的社会殊荣:千千万万人敲锣打鼓地迎送它,并把它作为一个时期民族的革命...  相似文献   

15.
石毓智在《人民论坛》发表文章说:"‘发达’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数字,诸如经济的增长速度、人均收入多少,更主要是表现在人们的观感和感受上,人们常说的‘幸福指数’就是一种感觉。让我们撇开那些抽象的、枯燥的数据,从感受和观感上来看看什么是‘发达’。"在石毓智看来,发达往往会使人谈定;这种谈定来自于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成熟。石毓智说:"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拥有多少个’‘淡定’,就知道我们有没有享受到‘发达’的生活,以及我们是不是一个发达国家。"我们生活在世上,要活得淡定,不被人小看,就要不甘落后;落后了,就会被人瞧不起,就会挨欺负,甚至就要低人一头,就会没有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说长道短     
清道光年间,有一个名叫冯志圻 的进士,喜爱收藏碑帖书画。一次,有 人把装有宋拓名碑的盒子献给他,他 连看都没有看一眼就令人退了回去。 部下劝道:“何不打开看看?”答曰:“看 了就难退了,自己喜欢的,心就会动, 心一动就接受,接受了就会被利用,所 以还是不见为妙!” 好一个“不见为妙”,这短短的四 个字,却饱含着深刻而朴实的人生哲 理。爱财之心,人皆有之,见到自己所 喜爱的,一般人都会产生据为已有的私欲。冯志圻也不例外,但他知道宋拓是别人的,献给他的目的只是为了想利用他。于是他用“不见为妙”来自律个人的私欲,以抵御其诱惑。 在当今复杂的社会里;无论为官大小,职位高低,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大浪淘沙的考验,一些为官者就经不住大浪的考验,当别人送来钞票,他见了就要数一数,这一数就数进了自己的腰包;当别人领来了“小  相似文献   

17.
走进香巴拉     
香巴拉,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她位于西藏的东南方,名叫林芝,藏语为太阳的宝座。秋冬之际,我来到了这个神奇而又动人的地方。你看,金灿灿的山林在红绿黄蓝镶嵌的背景衬托下,如一幅让人产生美好遐想的油画。湛蓝、湛蓝的天空,白云就似你随手描画的,飘荡起舞,让你心醉。一座座雪山紧紧相连,洁白、洁白的雪发出一道道银光,是那样的神圣和无以媲美……  相似文献   

18.
永恒的慰勉     
周总理点题 雨点滴在香头上。 事情也就巧:1955年初夏,首都天安门广场,盛大隆重的节日大检阅正在进行中。气象部门预报为“晴”的朗朗天际,却被从东南方向迅速漫上来的团团乌云遮住。太阳瞬时躲得不知去向,乌云越聚越厚。终于,豆大的雨滴顷刻间变成瓢泼的大雨,直泻数十万游行的群众和应邀观礼的来宾。兴高采烈的人们,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遭受了一顿阵雨的奚落。大雨给井然有序的会场和热烈的节日气氛,多少揉进了一些扫兴……  相似文献   

19.
昭陵感悟     
昭陵感悟董治顺昭陵是开创"贞观盛世"的大唐天子李世民的墓地,规模宏大,文物荟萃,很有游览观赏的价值。人往往是有偏见的,总觉得外头比家里好,远的比近的香。结果.北京的清陵、明陵,呼市的昭君墓,合肥的包公墓,连远在莫斯科的列宁墓,也都有幸看了一回,却一直...  相似文献   

20.
章立  王芳 《共产党人》2012,(7):15-16
正"前几年政府免掉了我们的农业税,种地还给补贴,现在又花钱为我们提供电视节目,还在村上建起了农家书屋。我们现在可比城里人牛气,出门走几步就能找到自己要看要用的书,城里人看电视,每年还要掏近300块钱,我们却一分钱不用掏,这样的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