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宗敏华,英文名字为ConnieChung(康尼·宗),这位出生于美国的中国人,在中国知道她的人不多,在美国不知道她的人也不多。她从NBC跳槽到CBS并成为CBS新闻节目的台柱之一。她的新闻杂志型节目《与宗货华共度周末之夜》、《与宗庆华面对面》开始又结束;她获美国电视最高奖──“女美奖”的新闻采访奖;她在44岁的生育高龄想减少节目时间,以达到生一个孩子的愿至向民为各大小报刊议论的话题;CBS实行晚间新闻双主招制,她荣登生播位置,开始与原主措丹·拉瑟共创一个新闻节目的新模式轰动电视界;她推出新的新闻杂志节目(与宗民华…  相似文献   

2.
朋友总在跟我慨叹生活的不公———她从美国回来,却没有成为风云人物,挣的工资平平,开的车一般……她说,要还想往上,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然而她已厌倦了,因为那份工作压力更大,神经会更紧张。她问我,我要不要再去争取?我笑她,你已经让我们羡慕得眼都红了,却还要慨叹,有几个女子能去美国留学?有几个人有私家车?做女人做到这个份儿上,却还抱怨命运的不公。这个社会本来就有太多的诱惑太多的不公和太多的挑战、选择,挣钱挣到多少算多?房子多大算大?车子多好算好?最贪是人心啊!如果我是你,我选择气定神闲地过下去,好好打理…  相似文献   

3.
她是一位美国人,却有着深深的中国情结。她曾荣获中国外国专家局授予的最高荣誉“国家友谊奖”及郑州市“优秀母亲”称号、河南省“黄河友谊奖”。她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把善良和博爱带给了中国人民,带给了中国儿童,用无私和热情的义举为45名中国孤儿撑起一片友爱的天空,在她身上闪耀着人性的永恒光芒。她就是郑州轻工业学院美籍客座教授马珍妮女士。回首几年来走过的路程,她更多的是感到了欣慰和兴奋,因为她把爱献给了那些孤独无助的孩子们。作为一位60多岁的老人,她用自己生命的晚霞编织着美好的人间梦想……我的童年充满了爱马珍妮1940年出…  相似文献   

4.
她是美国一位颇受人尊敬、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工作者,很多年前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使她深深地爱上了中国,且从此以能成为一名中国人、能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追求。然而年复一年,她的这个愿望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实现,于是年过花甲的她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令人羡慕的地位和薪俸,到中国做了一名没有任何报酬的志愿者。  相似文献   

5.
她出生在一个声名显赫的家族,林徽因是她的姑姑。她是美国“越战纪念碑”设计者;被美国《生活》杂志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百位美国人”;她以绝对优势当选耶鲁大学新校董;她是美国“世贸中心遗址纪念碑”设计评委会的惟一华裔人士。环境造就艺术天才1959年10月5日,林璎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雅典城一个林姓华人之家,这是一个极具中华文化传统的移民家庭。作为新生代的林璎,从小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祖籍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福建省闽侯县,并了解了许多有关祖籍国及福建省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是林璎的姑父和…  相似文献   

6.
她是一位普通而平凡的人。她作为“白衣天使”,带着少女的幻梦,从大洋彼岸来到中国延安,度过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但“中国情结”陪伴着她度过几十年的岁月,直到1991年她72岁高龄时在北京去世。她就是美国公谊服务会援华医疗队第19队护士玛格丽特·斯坦丽。  相似文献   

7.
正除了王晓望,笔者还见到了刘晓红。那是在上海市中心的一幢高级写字楼,刘晓红曾于上世纪90年代末去美国10年,而后回到上海办了律师事务所,事业做得很大,她的律师事务所占据了这幢写字楼的整个八层,她自己一年里往往是中国、美国各呆一半的时间。她说,是邓小平恢复高考,她才有机会进入复旦。作为老三届学生,在黄山见到邓小平时,心情确实格外激动。邓小平高兴地询问了刘晓红的情况,在得知她原来是在街道工厂做检验工时,说道"不容易啊",这句话一直  相似文献   

8.
最好的朋友1999年去了美国,虽然我送给她的明信片上有我喜欢的梁实秋的一句话“你走的时候我不送你,但如果你回来,不管多大的风雨,我会去接你”,我仍然忍不住去送她。我们是从小到大的同学,算起来相识了有20年了。她走了以后,这个城市会平白地空旷许多。她的妈妈还是忍不住眼泪,母女俩终于在上火车之前抱头痛哭,我们都笑笑地劝,又不是不回来了。朋友终于一步三回头地走了。我们离开火车站时,她妈妈嘴里还在向我唠叨,去的这么远,轻易是回不来了。我笑着安慰她,你想她了就我叫她回来好了。心里想着要常去探望她,可是敷衍着琐碎…  相似文献   

9.
跳蚤市场和车房拍卖由于报纸杂志的经常报道,即使从未到过美国的人,恐怕对之也并不陌生。但是像Bazzar这种市集,我在美国住了两年多,却是最近才听说。把它介绍给我的,是邻居珊蒂。珊蒂褐发大眼,是个很能干的女人。我每天驾车经过她门口,经常能看到她在小货车与房子之间进进出出地搬纸盒。这些大纸盒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玩偶、人造花和饰物,五颜六色的,在阳光的照耀下,尤其鲜艳美丽。我好几次忍不住停下来看看,渐渐就跟珊蒂熟了。珊蒂告诉我,她在一家名叫“特别为了您”的公司当推销员,每天都要“到府做秀”。原来这家公司专卖手工艺品,旗下…  相似文献   

10.
《饥饿青春》(《Young&Hungry》,也有翻译成《浪女大厨》的)是2014年6月在美国新上线的室内喜剧,国内很快就看到了,第一季10集,追了半年多,总算都出来了。其中女主角的加比是个有点傻大姐似的女孩,她和一个西班牙女孩索菲亚同租一室,索菲亚说加比,理财不行、开车不行、心机不行,但做菜真行。有的人的确只在某方面有专长,而在其他方面特别不擅长。加比就是,除了索菲亚历数的那些不行以外,就是在她擅长的厨艺领域,她既没有拿过厨艺比赛大奖,也不是厨师学校毕业的,但跟祖母学的一手好菜,是那种能知道你想吃什么的女孩。并且她像《茱莉亚和朱丽叶》中朱丽叶一样,也是茱  相似文献   

11.
宋庆龄,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而且是一位体育爱好者。 宋庆龄的父亲宋嘉树,先后在美国两所大学求学,性格开朗,喜欢体育运动,特别是游泳、网球、台球等。姐姐宋霭龄是一位运动健将,从少年时代就经常带宋庆龄参加游泳、网球活动,不仅培养了她的兴趣,而且教给她一些基本技术。一九○九年,宋庆龄考取了美国威斯里女子学院,成了学院文娱、体育活动的活跃分子,她经常代表学院参加校际比赛,被称为“游池里的花朵”、“网球场上的嫦娥”。 一九一一年,美国威斯里女子学院举行了一次游泳比赛,宋庆龄带头报名参加。比赛这天,游泳池四周围满了观众,掌声喝彩声此起  相似文献   

12.
凯恩·普雷斯利住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最近新闻界透露了她有喝人血和动物的血的习惯,一夜之间就成了轰动一时的人物。她现在要从这座尘土飞扬的边境城市的街道上开车过去,绝不可能不引来人们冲着她揿喇叭、挥手或瞪着大眼盯着她看。 每天都有一箱一箱的邮件送到她的门口,家里的电话铃声响个不停,那是记者们从阿根廷、委内瑞拉、墨西哥、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打来的,全都是要求她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在海外华侨妇女界抗日救亡活动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其中,美国华侨妇女简夫人(Madam Ethel S.Kam)为祖国抗战捐款输财时精神十分可贵,而她为祖国抗战四处奔走宣传的事迹则更加动人感人。 简夫人是美国底特律市郊一位40多岁的华侨妇女,丈夫早逝,她一直带着两个女儿孀居,开一家洗衣店为生,经济并不宽裕。 “七·七事变”爆发后,简夫人时刻关注着祖国的抗战局势,她说:“我虽然未曾到过祖国,未曾见过祖国的一切,但是我是中国  相似文献   

14.
她出生在美国东部密西西比的一个偏僻小镇,家境贫寒.她的父母并没有结过婚,在她出生后不久便分手了.她的姑妈给她取名叫"orpan"--旧约圣经"路得记"里一个卑微女人的名字.她被扔给了外祖母照顾,半文盲的外祖母自创"象形法"教她认字.  相似文献   

15.
2006年6月31日,在美国《福布斯》杂志最新公布的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人物中,德国第一位联邦女总理默克尔夫人高居榜首,就连深受美国媒体追捧的美国国务卿赖斯女士也不得不屈居默克尔夫人之下.这位掌政才一年多的德国女总理,为什么能赢得如此荣耀?这要归功于她稳扎稳打的执政方针.  相似文献   

16.
一位勤奋好学热情助人的女中学生,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里无偿地帮助了一位老外,谁知她一生的命运就从此改变了……   前不久,笔者获悉一位留学美国,仅用不到三个月时间就顺利地考取了学制为四年的企业管理本科文凭,又用四个月时间考取了美国人梦寐以求的“白领通行证”——“美国不动产经纪人资格证书”的名叫吴一的神奇女孩回到了她的家乡成都,于是匆匆赶赴她家采访了她。在采访的过程中不仅被她过人的智商所折服,而且还意外地发现在她走向成功的背后一些撼动人心的传奇故事。 初次相见,洋大叔指着中国女中学生惊呼:哦,我认识…  相似文献   

17.
苏珊·桑塔格是这个时代女人们无法逃避的品牌。即便你不读她的书,不看她的传记,不了解她的精神内核,依旧会很轻易地被其倾倒。因为她懂时尚却从不搔首弄姿,她犀利冷冽却不乏柔情,她骂美国政府骂军方骂万恶的华尔街,被人们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她的身份纷繁复杂。作家、评论家、诗人、戏剧导演、摄影研究者。在文化界,她与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她一生有过十个爱人,五个同性,四个异性,还有一个是她的儿子。  相似文献   

18.
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其幅员广阔的“西部”都是高原、后开发地区。当然也有不同之处:中国的最西部是人迹罕至的帕米尔高原,而美国的最西部却是濒临大西洋的加利福尼亚州。她显然不属于高原,且开发较早。 如果只对美国作短期访问,即使多去几趟,通常也不会安排去交通不便的西南部高原地带。当我第四次旅美,“点名”要看“北美第一奇观”科罗拉多大峡  相似文献   

19.
17岁那年,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放我学后已是4点多钟了。我的同学刘常红找到我,说她母亲去她姥姥家已十多天了,还不回来,她想去她姥姥家里,把她母亲叫回来。她求我跟她一起去她姥姥家,她姥姥家在城东南30华里的王家庄。常红说,我们快点骑车,一个小时就可以到她姥姥家,天黑我们就可  相似文献   

20.
一他坐在她的对面,淡淡地说起了这几年经历的故事。她微笑地看着他,他有着一张白净却很忧郁的脸!她更喜欢看他的眼神,冷漠里流露出一缕忧郁、落寞,还有点酷,让人情不自禁地想亲近他,安抚他,听他诉说,为他解忧!其实他是一个怪人,因为他生性孤癖,不爱去人多的地方。不开心的时候也只是皱皱眉头,更不用说在酒吧里一醉方休了!他一直以流浪者自居,说自己到处漂泊,四海为家!给人感觉像个艺术家似的。可他说自己根本算不上艺术家,在美国最不值钱的就是艺术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