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部分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然而从历史经验来看,能够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只占少数。目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并于2009年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正如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在发展进程中可能会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表明,贫富收入差距与"中等收入陷阱"密不可分。对于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来说,要解决持续发展的问题,核心是致力于缩小贫富收入差距。因此,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缩小收入差距成为了重中之重。对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中国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汲取和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2.
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本文通过数据论证了收入差距过大是收入分配中的突出问题,分析了收入分配不公是引起收入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提出了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缩小收入差距的几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收入来源结构问题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只是反映差距变动的总趋势,不足以描述和解析差距的实际状态。要走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治理无效"的怪圈,还需要了解城乡居民各部分收入对收入差距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究竟是哪些收入变化扩大了收入差距、引起这些收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能被纳入收入来源结构分析框架并得到解释。探索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治理路径,需要对当前江苏城乡居民的收入来源进行结构分解,从"实然"和"应然"两个方面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障碍,而影响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作为人口和农业大省的湖南,必须高度关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文中运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对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小及不同收入来源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当前的收入差距要有正确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认识当前的收入差距 ,实际上涉及对改革以来党的分配政策的准确判断。本文认为 ,对当前的收入差距要勇于正视 ,但也不可能任意夸大 ,要认真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 ,积极寻找解决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基尼系数已达到0.45以上,超过国际警戒线水平,并开始伴有"两极化"特征.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是其主要表现.由权力资本、城乡分割、地方垄断、行业垄断以及"灰色收入"所造成的机会不平等,是导致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基本原因.当前应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收入分配是关系民生的一个重要问题,历来为党和政府所重视。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调节收入分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收入差距拉大问题还远未得到解决,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带来了不利影响。这说明。解决收入分配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其成因,抓住关键,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8.
当前"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一项重要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是要着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虽说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农民的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仍然有差距,并且这个差距在逐渐的拉大。另外,农民的收入单一,并伴有不稳定和不平衡的因素,农业生产方式滞后,农产品缺乏竞争力等。这些都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症结。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创新体制,壮大农村产业结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是农民从贫苦的漩涡中解脱出来,进而使全体农民和城镇居民一起,共同进入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它事关人民群众生活是否幸福安康和能否维护尊严,关乎改革开放成果能否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也关系到社会是否和谐、公平和正义。进一步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收入分配相对公平;要完善税制,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要消除行政性行业垄断,控制垄断行业收入;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制度;要解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利益的和谐,解决收入差距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作.针对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需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收入分配体系,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彰显公平.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长期困扰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问题。邓小平尤其是他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南方谈话”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列入“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中,把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作为改革开放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的标准”,强调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它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创新之处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明确地区分开来,把资本主义也区分为制度层面和发展生产力的方法的层面,使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所用。  相似文献   

12.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有效执行农业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严格执行党的农村政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出发点.要有效执行农业政策就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和政策执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法制体系也越来越健全 ,尤其是作为调整整个市民社会的民法规范及其相关规定也趋于完善。我国《合同法》第四十九条确立的新制度 ,即表见代理制度的立法规定更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了合同作为人类社会基础的调节作用。然而作为广义上的无权代理的表见代理 ,它在其责任承担与实施该行为的法律效力上却存在一些学理上和事实上的障碍 ,因而本文将就构成表见代理行为有效的要件 ,即“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这一原则作一粗陋的分析 ,以澄清一些法律枝节。至于本文疏漏之处 ,均系本人疏懒及学力不逮所致。笔者不揣学力浅薄划成此文 ,唯以抛砖引玉慰 ,切祈请前辈先进不吝良言 ,予以教正。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率并未随着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而同步增长,近年来国外出现的"无就业增长"现象在我国经济中也得以体现,就这个问题提出相应措施是我们应当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由于是颁布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其自身的缺点和不完善性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步显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尽快完善这一法律,以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将从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理解、界定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区别和联系的角度出发,以相关的案例加以解释,从而详尽地说明为何要完善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其实现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6.
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其根本内涵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需关系,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十一五”期间,天津市要建设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以适应天津市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法律规范,对其理性的思考有利于探讨国家干预市场模式。分析经济法之"国家干预"理性主义的本质及其法律内涵,在对经济法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经济法之"国家干预"行为的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应辩证地统一于社会本位原则。  相似文献   

18.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不同的政企关系模式,会对政府和企业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从我国当前政企关系中“潜规则”的盛行,可以透视出我国政企关系的模式缺陷。要在经济运行中规范政府和企业行为,必须对现行的政企关系进行改革,建立市场主导型的政企关系。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第三部门”的兴起和发展,在市场经济体系领域主体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地位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三部门”凭借其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而在市场经济体系中日益显示了其不可或缺的角色和地位。其最主要的补位功能是整合、协助、替代、维护、制约、教化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写入了现行党章,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国家的治国之策,更加重视对全民道德的培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同样重要,二者的结合是兴国之举、利民之策、强国之举、安邦之策.只有德法并举,才能构建一个良好、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