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逻辑理论虽然抽象自实际思维,但二者之间并非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传统逻辑并没有涵盖、穷尽人类思维的一切逻辑形式,它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因此,将思维实际与传统逻辑机械“套入式”的应用观是错误的。另一方面,传统逻辑具有对人的大脑的训练作用,具有健脑操的功能,具体的逻辑理论能够应用到什么程度是次要的,而借助它们达到从逻辑意义上保健大脑的目的才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表现在人们的思想活动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产生思想的多因性;二是作用于大脑产生思想活动的多样性:三是各种内外环境影响产生思想行为的多变性等。因此,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统一人们的思想,凝聚人们的力量,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证单位和职工队伍的稳定与发展、保证单位经营目标的实现和各项改革举措的顺利实施,就成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孟莉 《奋斗》2002,(7):40-40
思维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一种理性的认识活动。科学思维既包含具有严密系统的逻辑性思维,又包含非逻辑因素的创造性思维,而这种创造性思维又称创异思维。创异思维是不限于一定的方向和范围,也不受传统的思维定式的局限,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方向、多侧面展开联想,以产生出新的思维成果。它是人类认识的高级复杂的过程,也是智力水平发展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4.
夏天 《世纪桥》2011,(3):87-88
互联网正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着越来越重大的影响,它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传统界限,降低了技术应用的门槛,极大提高了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在现实中的社会平等方面也起到了推动作用。网络几乎完全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也很容易使当代大学生丧失对社会、国家、家庭甚至对自己的责任感。互联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冲击到了传统教育模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做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思维模式象一张巨大的网络,禁锢着人们的思维活动和言行举止,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到了近代,随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随着西方先进事物的传播,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开始发生了变化,并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首先,人们的自我意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华夷之辨”观念日趋淡薄。长期以来,中国处在自然经济之中。自然经济是以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为特色的,它是一种超稳定的经济结构。在一个以自然经济为经济基础的国度里,是不可  相似文献   

6.
叶天 《唯实》2009,(4):18-21
逻辑学是指导人们进行合理思维的有效工具,科学的决策过程离不开逻辑思维。人们的思维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决策过程的科学性。科学的决策过程,需要人们进行合理的思维。探讨决策过程的逻辑规律和方法,对于逻辑的应用和决策逻辑理论的建设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稳定是人们正常生活与工作的前提,同时也是社会正常运转和不断发展进步的前提。离开社会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我们需要社会稳定,但社会稳定有其内在的机制。我们不能想要社会稳定就有社会稳定;因为社会稳定作为一个结果,是若干因素构成的,只有满足社会稳定方方面面的要求,才能实现社会稳定。反过来说,满足社会稳定的任何一个因素(或必要条件)的缺失,都会带来社会危机,其逻辑结果必然导致社会混乱。  相似文献   

8.
邢和明 《理论学刊》2003,7(3):96-99
1961年10月,苏共召开二十二大.中国对苏共二十二大的过激反应,成为中苏公开论战的起点.这场论战,对当时中国社会主义的走向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大过渡"理论的提出,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方位的错误认识.全力维护苏联模式,就是固守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确信社会主义只能有一种模式,把对这一模式的改革当作复辟资本主义.将矛头指向党内"走资派",则是对执政党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的不清醒认识,从而确立了"夺权斗争"的思维逻辑和行为逻辑.  相似文献   

9.
尹婷婷 《学习论坛》2005,21(12):53-55
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体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任何社会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或者转型时期社会价值体系的变迁和重组都会受到人们主观意识尤其是整体的历史传统和政治文化的影响。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政治文化的发展面临特殊的历史境况,如何对其认识、把握和引导,将对整个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发展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创造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中,人们总是习惯于将思维理解为对问题的求解,将人的思维理解为会对其内、外部环境的信息作出反应的适应系统;认为人类的思维过程可以用符号系统来描述;认为有必要来填补思维的神经学解释和思维的信息处理解释之间的鸿沟,即弄清楚符号化信息是怎样储存在脑中以及储存在脑中什么地方,而且是怎样被比较、摹写或联结的。实际上,问题与逻辑的关系更密切,提出问题后更需要予以逻辑的纯化、进行逻辑的思考进而产生创造性思维,从而导致科学的发现。问题作为科学发现的出发点,从而伸发出一系列的想象或假设,促你思考…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有着它与别的社会群体不同的特点:信息量大而信息筛选能力差;政治上敏感而不成熟;思想活跃而不稳定;自信、自强的期望水平较高而行为的自我知觉和控制能力较低。这些特点的存在,本身就说明,大学生群体中的部分成员,在社会环境中的负干扰因素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偏差行为”。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控制就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大学生行为的宏观控制的思维模式。一、态度和态度构成。态度是主体(人)对客体(人、事或物)反应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对人们对客体的反应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形  相似文献   

12.
谢琳琳 《世纪桥》2011,(9):29-30
文化从来都是在内在的深层领域对人的言行发挥着作用,它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动。由此,我们可以说金融危机的产生和发展是由其内在的文化因素从深层触发并推动的。在文化范畴内,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它体现于文化的所有领域。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探讨金融风暴产生和发展的文化因素时,思维差异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探讨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在金融风暴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20多年之后,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审视,许多看法都发生了变化,这说明社会生产力发展了,人们的认识前进了。但是,在反思传统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一些偏差。比如, 不讲文化传统产生的客观背景和历史局限,不区分精华和糟粕,对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一概否定,或不区分形象比喻与理性思维,用现代科学来强求古人,等等。中国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古国,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的元逻辑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传统意识形态理论关于意识形态内容的研究,本文另辟蹊尝试以意识形态的元逻辑结构为视角展开对意识形态形式本身的分析。本文认为,任何意识形态均包含思维方式、认识论、价值论和评价论四大结构层面,而且这四个层面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平衡的逻辑结构,处于一种前提与回溯的逻辑动作之中,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意识形态系统。  相似文献   

15.
倪志安  钟连超 《探索》2007,1(3):163-16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性质——实践的唯物主义,是由马克思独创的实践思维方式[1]和实践逻辑决定的。实践逻辑是马克思新哲学思考属人存在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思维逻辑,它是对传统西方哲学的逻各斯(Log-os)、形式逻辑(logic)和思辨逻辑(speculative logic)的否定和超越。由于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的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自身全新的理论意蕴和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16.
民事诉讼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心理、国家结构与现实政治经济等多重因素的积淀,对人们的民事诉讼行为模式有着深刻的影响,并对整个社会的法治程度和状态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将民事诉讼文化放置于和谐社会语境下进行重新构建,对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都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体制模式是理论模式的实践样态。苏联模式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但其思想根源深深扎在列宁世界革命的理论逻辑中。世界革命理论是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理论前提,它建立在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基础上,并在长时间内成为苏联对外战略的重要目标。苏联模式是列宁世界革命理论合乎逻辑的产物,它的备战性质决定其对外部环境的高度依赖。时代主题的变化使苏联模式的功能衰竭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8.
赵琦 《求实》2004,(Z1)
在以往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教育技术的地位并不重要,因为教育技术仅仅是教学手段。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手段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不仅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技术由此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1)从教学手段扩展为新的教育环境,并引起教学模式的变化;(2 )从教学手段扩展为教育资源,并引起课程与教材模式的变化。二者的结合,进一步导致了整个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的变化,这充分表明教育技术在教育实践中地位的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高航 《世纪桥》2014,(1):72-73
严复是中国近代逻辑思想史上的第一人,也是中国近代逻辑史上译介西方逻辑学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为引进和普及西方逻辑学做出大量具体而微的工作。本文试图从文化交融的角度出发,以严译著作典籍为依据,探讨严复是如何跨越中西方的文化障碍,实现中国传统思维方法与西方逻辑方法的融合,并对后世逻辑思维产生深远影响的。  相似文献   

20.
刘自美 《理论学刊》2006,3(10):62-63
思维方式作为人们建构世界的观念模式,归根到底根源于社会生产方式,依赖于社会物质基础,一旦形成比较稳定的思维形态,它就变的相对独立,并形成一种思维的惯性、思维的定势影响社会物质生活,对社会物质生活产生强烈的反作用,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导向作用。而民族思维方式作为衡量一个民族、判断一个文化体系自身创造力、成熟度以及偏向的重要尺度,是社会理性活动的思维样式、思维结构,是社会智能的整体凝聚,是民族精神素质和科学素质的表现,它折射出的是民族心理最底层的意识和民族文化基质。一我们将中西方思维方式综合比较,会发现民族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