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哈尔滨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在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中,安排在哈尔滨的就有13项,在全国大城市中居第一位。哈尔滨市在“一五”时期进行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提高了自身重工业的比重,带动了农业、轻工业、商业、城市建设、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回顾这段历史,我们都会深切地怀念建国后第一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李常青同志。他在1950年8月到1955年4月主持哈尔滨市委工作期间与全市人民同甘共苦,为哈尔滨市的革命与建设呕心沥血,做出了卓越贡献。 “一五”时期,哈尔滨是我国第一个大规  相似文献   

2.
在建国以来天津市经济发展史上,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占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天津市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的重要时期之一,以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大贡献而载入史册。研究天津市"一五"计划时期的经济建设,总结其历史经验,对于进一步以创新精神开创天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努力把天津建成我国北方的重要经济中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天津市"一五"经济建设计划的制定天津市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1952年开始,在党中央指导下,根据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天津市的基本经济情况及天津市在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担负的任务而编制的。1953年6月,中央  相似文献   

3.
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和执行是很成功的。“一五”计划的胜利实现,许多指标超额完成任务,为实现国家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联系当前扩大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的实际,不仅为当时取得的物质成就而自豪,更觉“一五”计划期间以自力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后,国家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从1953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辽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提前完成了国家“一五”计划的任务,并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和国防工业以及技术人才供应基地,在支援全国经济建设和保证国家安全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一五”期间,辽宁是全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重点地区,承担着建设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1951年3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陈云作第一个五年计划报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国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中国编制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框架体制,已有50多年的历史,共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一五”计划(1953-1957年)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  相似文献   

6.
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当代中国经济建设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如毛泽东所说:“人类的发展有了几十万年,在中国这个地方,直到现在方才取得了按照计划发展自己的经济和文化的条件。”①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每一步,无不与经济计划的不断强化相联系。本文仅对“一五”时期经济建设计划工作的强化及其主要特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四个“计划”未曾面世经济学家们用“计划”和“向社会主义经济转轨”两个概念把10个五年计划分成了两段:第一至第五个五年计划,是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有那个时代的一些烙印,而第六至第十个五年计划,则有处于转轨和市场经济时期的特点。实际上除“一五”计划正式颁布外,“二五”到“五五”计划都因为中途变化太大而未经全国人大通过,未正式颁布。“一五”计划制定时间虽然长,但反复不大;其余4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都比较曲折,指标起伏大,反映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难度。历史上4个五年计划未曾面世的情况,不能简单地解释为缺乏经验,因…  相似文献   

8.
小资料     
从“一五”到“九五”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新中国成立后,除1949年10月—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全国已编制了9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1953—1957)  相似文献   

9.
《奋斗》2019,(10)
正全力打造重工业基地1953年,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黑龙江地区也随之启动了大规模经济建设。"一五"时期,按照国家总体发展规划,黑龙江地区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国防工业的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动员人民群众开展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到1956年3月,经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提前完成"一五"计划目标。黑龙江省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集机  相似文献   

10.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哈尔滨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奋斗,出色地完成了大规模经济建设任务,到1957年末,全市已有31个千人以上的工厂,比1949年前增加27个.并改建了54个工厂,恢复了两个工厂,提前1年零1个月实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1957年总产值指标。由于这些新建厂的落成,初步形成了对我国的大型发电设备、精密电表仪器及重要工具、量具基地,在这些企业中,充分采用了当时的先进科学技术,从而在哈尔滨市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因此我们始终牢记“一五”时期哈尔滨的经济成就与当时哈尔滨工人阶级的巨大作用是…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5,(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恢复以及抗美援朝的胜利,党中央决定从1953年起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陈云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领导人,特别在主持编制"一五"计划和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措施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揭开序幕。作为一个大国总理的周恩来,不但日夜操劳亲自起草了“一五”计划的基本设想,领导编制了前所未有的“一五”计划,而且关注着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实际工作的进展。本篇记录的1953——1955年周恩来的题词活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几年间他倾心繁忙工作的身影。在经济建设中“重中之重”是建设新中国自己的钢铁工业。在“一五”计划中钢铁工业的重点是全力建设鞍山钢铁基地,其标志性的三个大项目是苏联帮助设计的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炼铁炉。1953年12月,鞍钢三大工程开工生产,21日,周恩来题词祝贺:“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的开工生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的重大胜利。祝贺鞍钢职工同志们这一伟大的成就。希望你们在毛主席的教导下,继续学习苏联先进经验,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贡献出更大的力量。”两天之后,周恩来还接见了应邀前来参加开工生产典礼的苏联钢铁工业专家、部长会议副主席捷沃西安。“一五”计划中起着骨干作用的是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为了宣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1954年10月,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展览会在北京举...  相似文献   

13.
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陈云对“一五”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及意义余钟波陈云参加主持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开始就提出了如何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做好计划工作的问题。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不顾现实条件的急于求成的错误倾向。当第一...  相似文献   

14.
1981年至1985年实施的“六五”计划,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破冰起航,成为我国继第一个五年计划后,在经济建设上又一个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5.
刚刚结束的“两会”审议和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这是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  相似文献   

16.
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国家明确提出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着重进行以"156项"重点项目为主体的工业建设.在帝国主义经济封锁的大背景下,甘肃省以其特殊的地理和资源优势,成为国家重点项目实施的重要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7.
“十五”计划是在我们走向21世纪(?)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发展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研究和制定好“十五”计划,对于我们在21世纪初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特邀请了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武斌同志就辽宁省的“十五”发展汁划撰写了“以‘新经济’带动经济结构调整”的文章,以备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卓元 《新视野》2000,(4):13-16
2000年是完成“九五”计划、全面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最后一年。从明年开始,我们将跨入第十个五年计划。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开始实施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关系到21世纪初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可以预见,今后5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对于我国的改革与发展,都是相当重要的时期。 深化改革,加快市场化 和城市化的步伐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体制已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形成,市场在社会…  相似文献   

19.
农业是基础,这是周恩来一个基本的经济思想。在经济恢复、“一五”计划、经济调整和“文化大革命”等不同历史时期,周恩来不仅始终坚持了这一基本的经济思想,而且善于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定条件,对这一思想不断深化和拓宽,使其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农业的恢复是一切部门恢复的基础” 1949年7月,在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基本胜利的形势下,周恩来就提出了“恢复生产,  相似文献   

20.
1993年《党的文献》第六期发表了新发现的毛泽东四首诗作。这四首诗是1955年到1957年写成的,正值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重要时期。诗人是“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决策者、发动者、领导者,在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他为之激情满怀、诗篇迭出是很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