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对于儿女来说,母爱是无私的。65岁的吕春华就是这样一位太阳般的母亲,她用母爱的阳光照耀着一个又一个渴望的心灵。给渴望的心灵安个"家"2001年3月的一天,退休三年后的吕春华独自徘徊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福利区,眼前一栋破旧的厂房让她落泪止步。就是在那里,曾经有过她青春的脚步,有过她创造"羊头"  相似文献   

2.
2008年9月,全市交警大队长交流任职,史晓钟同志凭着一腔热情和敢于争先的精神,主动申请到条件艰苦、办公设施落后、队伍结构松散的武乡县交警大队任职。史队长上任面临的第一个老大难就是大队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同时也是他作为这个单位的"一把手"首先要解决的事。而此时,办公楼修  相似文献   

3.
黄丹 《当代广西》2014,(7):26-27
正"欣蓉,麻烦你帮我盖个公章,我的老父亲刚去世,要办死亡证明。""小李,我家媳妇怀孕了要开个准生证明。""李书记,村里有一条路还没有进行道路硬化,能不能帮我们想办法修修路"……在来宾市忻城县马泗村村委办公室,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李欣蓉,扎着随意的马尾辫,身穿红色的风衣外套,说话爽朗干脆,亲切得就像邻家小妹。  相似文献   

4.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是爱岗敬业的精神,有的是一身正气、真抓实干的保安本色. 他,就是湖北省武汉市保安服务公司中央花园保安中队长、共产党员石春华.  相似文献   

5.
<正>大政办发[2015]108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2010年,我市在涉农区市县实施了以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气化为重点的"六化"工程。这是农村税费改革后,我市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的符合我市农村实际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2011年,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按照中央要求,我市结合"六化"工程实施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以下简称奖补项目),重点实施了农民需求最迫切、得实惠最直接的硬化和亮化工程。为尽快建立健全"建、管、修"可持续发展体系,力争2020年前,所有行政  相似文献   

6.
徒弟     
徒弟长我几岁。儿时患了一场大病,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 我是在一个小镇认识他的,那时我在附近的农场工作,他在镇上修鞋。他心眼实,活干得精细,周围三乡五里的人们赶集时总找他修鞋。听说,他还念过几年  相似文献   

7.
见惊雷  王彬  伍远近 《小康》2004,(2):20-23
在中国政坛,54周岁的薄熙来算是一个另类。身为中共元老薄一波的儿子,他在大连金县做了多年的县官,尔后又主政大连长达十年,赢得了一个"明星市长"的美誉。2001年他开始担任辽宁省的省长。他执政风格强硬,从政理念开放不羁,对下属要求严厉,还得罪了不少同僚。然而多年的努力使他赢得了百姓的偏爱,成为媒体眼中的宠儿。他没有不绝于耳的官话套话,没有对上巴结对下安抚的官僚样子。"他是一个有激情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薄熙来曾经的下属这样评价他。那么薄熙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几年他又在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8.
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保安服务分公司的值勤点上,你经常会看见一位保安员在各处巡视着,他就是被队员誉为"保安员的好楷模,弟兄们的好兄长"的麦德龙保安中队长邱春华.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的一个夜晚,在容县石头镇水口村田冲村村民小组(以下简称田冲小组)老李家门外的黄皮果树下,人头涌动,微弱的灯光下正在举行一个特别的"家庭代表会议"。虽然是"家庭代表会议",但是各家各户老小能来的都来了,人们都想亲耳仔细地听一听,这与出行息息相关的泥土路,到底该怎么修。从县里一单位退休下来的李来老先生来了个开场白。因为没有扩音器,他为了让大伙儿都能够听得到,就很认真地清了  相似文献   

10.
一、跨越式发展对电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思想观念上的要求。铁路第五次大提速后,我段全面实施了"天窗修"维修制度,这是电务跨越式发展工作中的一项重大举措,使过去几十年来的维修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维修体制实施伊始,很多干部职工转变不了思想,甚至不理解有抵触情绪,但从一段时间的工作效果来看成效还是显著的,最关键的是安全性提高了。虽然在"天窗修"维修体制改革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前进就必然有阻力的,只要有利于安全,那么工作的方向就是对的。试想,在列车密度车速不断加大加快的情况下,还是"零星"要点的维修方式能适应当前日益快速发展的运输要求吗?我们不转变思想就没有出路,不转变观念就没有生路,如何完成"要我变"到"我要变"的转型,是摆在每个电务职工面前  相似文献   

11.
在漳州街头,经常会有一个瘦瘦的老头骑着一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自行车吆喝着"修锁换锁",与其他修锁匠不同的是,老人的上衣口袋里总别着三枝笔:一枝红色的圆珠笔、一枝炭黑的钢笔,还有一枝铅笔,外带黑框眼镜。熟悉的市民都知道,那就是家喻户晓的印尼民歌《哎哟妈妈》的翻译者林蔡冰,人们尊称他为林老。1931年,林老出生于漳州一个印尼  相似文献   

12.
正熊庆华是一个没有受过学院美术教育的传奇的艺术家,他的经历的传奇性既有好处,也有劣势,很多人一上来就把他的归为"农民画家",把他的作品当做传统的"农民画",有非常资深的专业评论家评论熊庆华的题材,这种农村题材的创作没有什么新鲜的。甚至看了作品第一印象是"他画得一点都不好,结构造型都缺乏基本功"。  相似文献   

13.
老城有一座"广德桥",当地人也称之为"里桥"。这座桥横跨澄江的古桥,是澄迈古县治的交通咽喉。正德《琼台志》载:"里桥在县南门外,元建,明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知县余常重修。"这是一座结构坚牢、工艺精良  相似文献   

14.
我的人生是平淡的人生,没有石破天惊的壮举,也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但我有执著追求的精神和默默奉献的情怀……一切成熟和伟大都源于平平淡淡之中,无怨无悔的奉献铸就了伟大事业的坚实根基,只要脚踏实地,富于实干,在人民心中找准位置,再默默无闻的人生,也会有一种熠熠升华……——摘自耿春江日记耿春江,一名40多岁的山东汉子,一名从警24年的人民警察,一直以来,用一种孺子牛般的敬业精神,默默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奋斗着、进取着……大学里修中文的耿春江一开始参加工作就在企业里从事对口的行政管理工作,1981年参加公安工作以后,他刻苦钻研,…  相似文献   

15.
牵手滋味     
也许是前生修来的缘份,我找了位干保安的丈夫,和他牵手9年,也就尝透了9年的酸甜苦辣? 和丈夫相识时,我觉得他是不善言辞的人,尽管家人不赞同我和他结合,但我还是在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夜晚和他牵手了?日历翻飞,斗转星移,现在儿子都8岁了,他却没日没夜地忙,把我留在宿迁老家?孩子出生后,我每天带孩子干家务活,很累很闷?不是我不能吃苦,而是在疲劳后没有人安慰我,哪怕陪我说一句悄悄话?后来在他单位领导的关心?照顾下,我们娘俩才从乡下来到他工作的地方团聚?由于他工作的特殊性,即使不值班也很少回来,家成了他名副其实的"饭店"?"旅馆"?记得去年…  相似文献   

16.
伊川县有个远近闻名的陶长卿,今年45岁,市、县、镇人大代表干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人们问他为啥代表当得这样好,他一笑:"其实也没啥,只要能做到‘传下去、带上去、沉下去、顶上去’就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但如果群众的认识不到位,照样也会闹意见。当人大代表,就得尽力架通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切实把党的政策和上级的精神传达好、宣传好。这就叫‘传下去’。"南府店村地处县城边,人均不足3分地,土地贵如金。1995年,县里修环城路,要征占村里近200亩耕地。消息传来,村里顿时炸开了锅,有人提出了许多苛刻的条件:"地没了,我们要工作","经商要免税"……有的还到县政府去闹事,不让修环城路。一向较为团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20,(16)
正他在央视的节目上和年轻人谈5G;他忠告互联网创业者"痛点就是起点,必须要有创新";最近,他的身影又出现在B站的公开课上。互联网是如何改变了我们所处的生活和时代?他知道答案。当代中国,大师不多。他是与杨振宁齐名的大师之一。他是中国最早接触互联网的一批人;他的演讲被好友马云称为"院士单口相声"。从1994年到2020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6年,他也在互联网界辛勤耕耘了26年,直到今天,没有止息,持续精进。他说,互联网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8.
丁宇 《两岸关系》2013,(8):51-52
"这里躺着一个小老头,穷尽一生却未能实现他的剧场之梦,如今,屏风的一班戏子伶人依旧为这个理想勇敢迈进,如果人生在世真有轮回,他深信前世曾经是愚公,一辈子都在坚持移动那座山。"——李国修17年前为自己写下的墓志铭  相似文献   

19.
王实味的命运在1942延安文学事件中有着深长的意味。王实味并不是1942延安"新启蒙文学"的肇始者,他批判的锋芒也没有格外锐利,但他却成为1942年以来第一个为中国文学献出生命的作家。在抗战时期的延安,王实味遭此命运有其特定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他的性格特点,二是他与毛泽东的关系,三是他系统的、与延安文学思想对抗的文学思想,同时,国民党的宣传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14,(16):44-45
正在昔日缺水少路贫穷的崇左市天等县小山乡胜马村,有一位"用生命为群众服务"的村支书。他为群众操劳到生命最后一刻,带领群众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动群众种植甘蔗、苦丁茶等经济作物,带领群众谋求致富新路子,他倾尽自家积蓄,带领群众挖水井、修蔗路,先后解决了群众饮水难、行路难问题。由于长年苦干,积劳成疾,2006年7月25日零时,他不幸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