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共揭阳市委三届三次、四次会议,提出建设“工业强市、文化大市、商贸旺市、三农优先、绿色揭阳"的战略目标,标志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跨越发展的新时期。新的形势任务和新的奋斗目标对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与形势任务目标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如何进一步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的需要,为加快揭阳跨越发展提供干部人才资源支撑,是当前中共揭阳市委党校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富民强市、和谐文明新揭阳的奋斗目标,并明确提出“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发展,十年赶上全省发展平均水平”的总体要求。粤东会议以来,揭阳市抢抓机遇,强势加快发展。一方面大打基础,另一方面坚持以大招商引来大项目,以大项目拉动大发展,已呈现经济大幅度提速的良好态势。但是,揭阳作为人口大市,经济弱市,财政穷市,2007年全市GDP总量仅占全省的1.9%,  相似文献   

3.
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是一个地区在历史的变迁、地区与地区的竞争中永不落败、永不消亡的支撑和动力。当前,“三江”大地正展富民强市、和谐文明新揭阳的宏伟蓝图关键时刻,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提出“自强自信、创业创新、和谐开放、奉献感恩”的新时期揭阳精神,那么,怎样培育新时期揭阳精神?本文阐述了必须通过对潮文化既挖掘其精髓又摒弃其劣根性;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注入世界先进文化内涵等来培育新时期揭阳精神,从而进一步打造特色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揭阳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一张含金量极高的城市名片。揭阳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对于优化揭阳经济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形象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揭阳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规模迅速壮大的旅游产业等现实条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旅游软环境建设、统筹兼顾突出旅游大项目建设、科学配置旅游基础设施,抓好全市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完善旅游信息指示系统等,全力推进揭阳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又是城市的个性与魅力的体现,也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广东省委审时度势,提出新的史化发展观,作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部署.以此推动广东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揭阳市委三届三次全会,也提出了“工业强市、文化大市、和谐揭阳”的战略目标,针对在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中如何建设揭阳文化大市这一问题,本文从三方面进行论述,即与时俱进,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疏通渠道,全力打造揭阳文化大市:形成合力.营造建设揭阳史化大市良好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6.
文化对社会发展起导向作用,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处于新世纪新阶段的揭阳,如何做好建设文化大市这篇文章呢?笔者认为应从壮大文化产业的基础一增强微观活力入手,通过创造市场化、法治化的环境,重点发展民营文化企业,形成揭阳特色的民营文化企业群扎实增强全市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吴少雄 《揭阳论丛》2008,(2):48-49,55
发展劳务经济不但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民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作为人口大市农业大市揭阳,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是强势推进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的重要途径。本文论述了我市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必要性、可能性:阐明了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必须继续解放思想,通过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倡导劳动、创业光荣;强化职业技术培训;搭建劳务输出平台;鼓励民工回乡创业等新观念,新路经推进劳务经济跨域发展,为实现富民强市新揭阳奋斗目标作贡献。  相似文献   

8.
十六届六中全会对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揭阳是一个人口大市,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存在问题较为突出,为此,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重大部署,正确处理好严格管理土地与加快揭阳发展,节约集约用地与用地客观需求、国家建议用地与维护农民利益、信访工作与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建设富民强市,和谐文明新揭阳”是600万揭阳人民的共同目标,榕城作为揭阳市的核心市区,理应成为和谐文明新揭阳的先行者和火车头。本文从“塑造城区形象”,“培育城区文化”,“重塑历史文化名城”,“革除市区陋习”四方面阐述了提升市民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开展榕城精神评议活动,以先进的精神内涵鼓舞人”等六个方面阐明了提升市民素质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揭阳论丛》2010,(2):11-16
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近八成的揭阳市,基层党建工作十分重要,是落实“一三二”发展思路的重要保证。课题组认真查摆揭阳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基层党建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客家先民与福佬先民中的少数民族成分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是汉族在我国东南地区的重要支系。客家民系形成于南宋,①以讲客家方言为最显著特征,集中分布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主要包括江西的赣州各县,福建龙岩市的大部分和三明市的一部分,广东的梅州、河源、惠州、韶关各县和潮州、揭阳、汕尾等地市的部分县份。福佬民系的形成时间略早于客家民系,以讲闽南话和作为闽南方言次方言的潮汕话为最显著特征,集中分布在福建东南沿海和广东东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泉州、漳州、厦门三市全部,龙岩小部分,广东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的大部…  相似文献   

12.
促进现有产业的优化升级是当前发展揭阳特色经济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揭阳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完成揭阳节能减排任务的需要。当前揭阳现有产业的优化升级面临着难得机遇,揭阳必须抓住机遇,积极促进揭阳现有产业的优化升级。文中提出了揭阳现有产业优化升级的路径,希望沿着这些路径,揭阳能够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3.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是揭阳经济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发展民营经济是实现富民强市的重要途径,因此应大加发展和积极引导。税收作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杠杆之一。应定好位,服好务,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发挥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图片新闻     
《揭阳论丛》2009,(4):F0002-F0002
10月13日,“揭阳市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基地”挂牌仪式在揭阳市委党校举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党校校长谢峻,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罗卫出席仪式并为“教育基地”揭牌。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促进揭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所以必须努力优化揭阳的发展环境,特别是发展软环境。本文作者首先提出揭阳发展软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其次分析了揭阳发展软环境不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优化揭阳发展软环境的思路。对于搞好揭阳的发展环境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维稳工作是事关揭阳能否发展的大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本文从揭阳实际出发,分析了当前影响我市社会稳定五个方面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六方面对策和建议。文章对揭阳维稳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民办教育是揭阳教育一支生力军和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揭阳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分析了揭阳民办教育发展中碰到的四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进而提出了笔者对促进揭阳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揭阳目前正在千方百计地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与其他地方一样,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揭阳也面临环境保护的压力。文中在摆出揭阳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倡导揭阳在赶超过程中要处理好环境和经济的关系,要把注重经济效益与注重生态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把发展经济和追赶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步伐的良好愿望建立在生态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基础之上,实现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为此,作者提出了解决揭阳跨越发展中环境问题的思路,这些思路对处理好揭阳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打造揭阳特色城市是揭阳市委、市政府最近提出的城市发展思路。打造特色城市是关于城市经营的话题,而城市经营是一种政府行为。文章指出了揭阳城市经营存在的误区和问题,提出了从树立城市资产观,准确城市定位,增强经营意识,达到高起点城市规划几方面来打造揭阳特色城市。  相似文献   

20.
《世纪风采》2007,(1):F0002-F0002
2005年初,南通市政府将原市经贸委内挂牌的市安监局调整为政府工作部门,进一步确立了其安全生产执法主体地位,全市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