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新时代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坚定文化自信面临着来自主客观方面的严峻挑战,如何在新时代树立中华文化自信,应对各种挑战,不仅要以经济实力的发展打牢文化自信的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引领文化自信的方向,以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激发文化自信的活力,更要正确应对西方文化霸权,争取文化自信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形成,不仅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认识的深化,而且表明我们党已经成功地找到了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的实践路径.然而,道路自信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只有从主体自觉、实践探索和环境塑造等三个维度着眼,以强化理论武装、推进改革开放和塑造良好环境为着力点,更明确、更自觉、更坚定地坚持和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不断强化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一、坚定道路自信的思想基础是理论自信 理论自信论证了道路自信的合理性.坚持什么样的道路,需要我们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而政治信念的坚定取决于思想清晰,取决于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3.
文化自信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统一的创新实践中形成的。其在内涵上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从何而来、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并在新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不断显示出其独特的实践价值,即为中国自信提供文化坐标、为文化强国提供行动路线、为文化发展提供质量标准、为文化育人提供精神激励、为文化交流提供价值遵循、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提供文化向度。  相似文献   

4.
王莉 《理论视野》2014,(7):27-30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直面问题,化解困惑,达成共识,必须从现实、理论和历史三个维度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8)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和经济、政治等国家硬实力相互交融,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取得长足进步,就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性,引导并重建文化自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主导性?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文化要为其提供精神支柱和发展动力,并能积极应对工业文明带来的工具理性,克服人们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凝聚力、向心力的弊病。因此,文化自信成为中国的焦点问题。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条线出发,纵览古今和中西文化,深度剖析文化自信的内涵、本质特征、原因、措施,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共同构建文化自信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理论自觉、理论自信是理论创新、理论坚定的底蕴和基础,理论创新、理论坚定是理论自觉、理论自信的表现和目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武装的先进的政党.高度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凭借着高度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命题,并对其科学内涵、正确性和重要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这对统一全党思想、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1.父亲在家庭中如何发挥作用。此问题设下列四问:①是否对孩子的教养及教育持自信态度;②是否能够指导子女的社会生活;③在家庭的重要问题上是否拥有主导权;④是否创造时间与家庭成员协商家庭事务? 对各国青年的调查结果如下: 父亲对教育子女持自信态度的比例美国最高,达84.8%,以下为新加坡82%、巴西82%、  相似文献   

8.
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应对风险和挑战的重大战略举措,特别需要反思、勘划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呈现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根本价值与核心理念,在建构和提升文化自信中巩固和增强改革自信,并以文化自信为基础,把握、审视、强化、提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此引领和推动改革发展。文化自信本身也只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才能得以不断巩固和强化,才能不断被锻造成为支撑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精神引擎。  相似文献   

9.
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应对风险和挑战的重大战略举措,特别需要反思、勘划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呈现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根本价值与核心理念,在建构和提升文化自信中巩固和增强改革自信,并以文化自信为基础,把握、审视、强化、提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此引领和推动改革发展。文化自信本身也只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才能得以不断巩固和强化,才能不断被锻造成为支撑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精神引擎。  相似文献   

10.
确立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是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下社会价值多元化格局下占据主导地位的主体性和主观性前提,其形成和发展依赖于特定的资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理论思想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文化思想资源。前者标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理论深度,后者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文化厚度。两大资源联系密切,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崛起的道路保证、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也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政治根基。显性教育的视角着眼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堂这一主渠道,通过课程建设及教育教学尤其是课程的考试考核,坚定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隐性教育的视角着眼于大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借助大学生所喜闻乐见、自愿参与的各种途径形式,如青年论坛、演讲比赛、社会实践、专项调查、时政讲堂等,巩固和增强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2.
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音乐素养,不仅只是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审美,其中还需要承担保护和传承音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担.在高校通识教育中,以地方音乐非遗文化为契合点,并结合中华文化的认同教育,以此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3.
任慰宏 《慈善》2019,(1):18-18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课是孩子们最喜欢上的课程之一。在我们实验小学的音乐课上如何进行'慈善教育'渗透,让孩子们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受到爱的熏陶。我主要从两方面来落实:一是课内渗透;二是课外拓展。一、课内渗透课内渗透指的是在课堂上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慈善教育的渗透。主要体现在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和注重...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宏伟方略,将法治确立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架构清晰可见.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中国人民对于治道的探索和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和提升.法治体系是“法的统治”在法律的价值层面、事实层面和形式层面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工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矢志不移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此乃中华民族复兴和人民权利保障的不二选择和必由之路,对此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5.
理论的价值的重要性决定理论自觉、理论自信的重要性.高度的理论自觉、坚定的理论自信,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应有品质、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既表现出了高度的理论自觉,又表现出了坚定的理论自信,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两大理论成果,并以此为指导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直面新时期“四大考验”和“四大危机”,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创造性回答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方能克服危机、经受考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更广阔、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同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文化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精神面貌,建立起深沉并坚定的文化自信,激励着我们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7.
黄剑羽 《学理论》2013,(20):1-2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引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应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深化科学发展观的四个"更加自觉","中国梦"的提出,就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的"自信"和"更加自觉"基础之上,我们要坚定"更加自觉地"以道路自信阐释梦想,"更加自觉地"以理论自信弘扬中国精神",更加自觉地"以制度自信凝聚力量。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革命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精神支柱。革命文化形成的历史逻辑彰显文化自信,革命文化的内容是文化自信的丰富养分,革命理论奠定文化自信底色,革命理想信念提供精神动力,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底气,革命伦理积淀文化自信底蕴。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在深刻理解革命文化中培养文化自信,在创新发展中树立文化自信,在弘扬传承中增强文化自信,做到坚定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9.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开辟了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鲜明特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在接续回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时代之问中深刻彰显了无产阶级政党的自信。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深刻蕴含着坚实的实践支撑、深厚的理论基础、鲜明的价值导向、独特的内在属性和宽广的视野格局,共同支撑政党自信,促进政党自信。  相似文献   

20.
底气,指的是人基本的信心和力量.只要心中有底气,不论你表现得多么谦卑、多么客气,别人都能感受到你的自信.人没有底气,就会表现在处理问题、战胜困难时信心不足、勇气不足,不自信.没有底气,人就会没有骨气;没有骨气,面对诱惑时,就会迷失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