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待科学体系应有科学的评判标准李鸿烈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不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和实践问题。说是政治问题,是因为它关系到有没有必要用它来武装全党,作为指导全党思想的理论基础这个根本问题。说它是个实践...  相似文献   

2.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走在物质文明的前面,这不仅关系到“四化”建设和改革能否顺利进行,而且关系到防止“和平演变”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它不仅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辩证关系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而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涵义及其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灿新 《岭南学刊》2002,(6):33-34,38
江泽民总书记在5·31讲话中 ,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我党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上又一次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深入探讨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问题 ,必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涵义在探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前 ,我们先对政治、文明乃至一般的政治文明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政治概念是一个阶级的历史的范畴 ,它作为上层建筑中最重要的成分和要素 ,是经济的最直接、最集中的表现。而文明是一个褒义概念 ,…  相似文献   

4.
生产力问题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的一个基本命题,围绕这一基本命题,邓小平解决了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问一、围绕生产力,指明了社会主义本质,揭开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之迷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问题。其中,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更具有基本性。因为只有正确认识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才可能按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去建设社会主义。我国从1956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就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但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长期以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没有完全…  相似文献   

5.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体现判断一个理论体系是否形成的标准是:从内容上看,它是否系统地回答了所研究领域里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能不能对时代所提出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对实践能否起指导作用;从形式上看,它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根据这一标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因为这一理论已经系统而正确地回答了我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已经提出了观察、分析和解决这些基本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并且这些观点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邓…  相似文献   

6.
农工党十二大胜利闭幕了。当前要着重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中共十五大精神,二是加强新一届领导班于建设。这是落实中共十五大和农工党十二大精神的第一步。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这个论断,已经为中国近2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业绩所证明。要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就必须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它不是一个抽象问题,它在每一个时…  相似文献   

7.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怎么搞?这足摆在全党面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其所以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这是因为在那个时候,世界上只有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凡是与这个模式有别的就被税为异端,甚至被斥为修正主义。所以,凡是具有“正统”思想的人,都是在这个模式面前,不敢越雷池一步。其所以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这是因为在那个时候,在国际上,有人开始在实践中冲破了这个“模式”的束缚,大胆地进行新的探索。我们党取得了建设社  相似文献   

8.
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宋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究竟"特"在什么地方,这是需要弄清楚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从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  相似文献   

9.
我们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速度问题,是基于它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战略研究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揭示精神文明建设中客观存在的速度并赋以科学的规定,探讨精神文明建设适当的发展速度,提供检验速度的原则和标准,逐步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这是一个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认识过程。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邓小平同志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人们关注而又存在不少疑问和困惑的一个理论问题、一个思想认识问题、一个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重要问题。多年来,“左”的思想理论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关系绝对化。近年来,有...  相似文献   

12.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什么是精神文明?简单说来,精神文明就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自身精神活动的成果,它具体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要使共产主义思想在人们中间得到广泛普及和提高,使得全社会的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高度繁荣。党中央把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提高到关系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的高  相似文献   

13.
自从列宁提出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思想,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同剥削者类型的国家实现和平共处以来,和平共处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不断丰富发展。我国领导人创造性地运用和平共处的思想原则,提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中国统一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一国两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它的实现,将表现为我国内部的一种特殊的和平共处关系。邓小平同志说:“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67页)“和平共处原则不仅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而且在一个国家处理自己内政问题上,也是一个好办法。”(同上)“一国两制”与和平共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特点在于: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宪法颁布10周年来,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维护国家稳定、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充分说明了它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法律保障。同时应该承认,宪法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宪法监督亟待加强。因此,继续探讨和研究宪法监督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关于违宪和宪法监督什么是违宪?这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笔者认为,违宪是指一切组织和公民违反宪法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只是"三句话",还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不只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还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它不只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还是指导我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它不只是推动实践创新的根本指针,还是深化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问题。这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新判断,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思想方法。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是一个伴随社会主义始终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找到了认识这一问题的科学路径,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只有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路径,坚持从实践出发,才能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从而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斗争,在一个十亿人口的国家内建立起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的学说在中国的伟大胜利。为了把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曾多次郑重提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我们党根据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得出来的科学结论,充实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出台,破解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如何按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要求,联系实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不断从理论上探讨,在实践中总结。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转化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当前,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部分原因在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把握不够,特别是对其实践转化的整体性把握不够。因此,需要从社会实践、实践标准、实践特性等多维度上整体把握并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转化的基本意蕴,研判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转化的现实困境,并在理论建设、思维建设、内容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实践转化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重点从理论建构转到实践建构层面。  相似文献   

20.
何隆德 《湖湘论坛》2012,(6):57-60,70
从本质上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从价值层面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选择上,要大力倡导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高度重视隐性教育,要崇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要体现社会主义最本质、最核心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