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实施五年来,已构筑了对东部邻国基于双边和多边关系的治理网络,双方在加强政治对话、增进经贸往来、促进司法和内政事务合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入盟前景未包含在该计划中,欧盟对东部邻国的义务感和财政资源投入逊于入盟目标国,且东部伙伴国在深化与欧盟关系的意愿与步伐上并不一致,欧盟东部周边治理难以取得预期成效。俄罗斯视"东部伙伴关系"计划挤压其"势力范围"而不断抵制。2013年底欧盟推进与乌克兰双边合作的步骤激化了俄欧地缘政治博弈,乌克兰危机的持续效应使欧盟不得不对"东部伙伴关系"计划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
东方政策已成为波兰在传统的领土和双边领域中的国际活动的主要引擎,当然,它也是欧盟对外关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也体现出多边特征。我们的东方政策好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作为欧盟成员的波兰国家特性的演变。因此,东方政策形式上被认为属于外交政策领域,却被用来管窥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所有现象。这些现象——由于波兰的欧盟成员国身份及它对我们发展的激励作用——对外界因素特别敏感。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7日,欧盟27个成员国与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6国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东部伙伴关系峰会,正式启动了去年提出的东部伙伴关系计划。该计划对于欧盟实施多边主义对外战略,确保欧盟能源供应多样化,以及维护欧洲地区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欧盟、东部伙伴国及俄罗斯三方的利益难以协调,东部伙伴关系计划不会一帆风顺,将是一个长期进程。  相似文献   

4.
欧盟公共外交源于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CFSP)发展的需要.它以"信息与沟通"为主题,以全球热点事件、文化、学术和教育交流、对外援助以及基金资助为手段,极大地充实了欧盟对外政策,增进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民众对欧盟理念和价值观的认同,改善了欧盟同邻国的关系,并逐渐成为欧盟预防危机的有效机制.但是,欧盟公共外交在实施过程中仍有不少问题,欧盟内部机制缺失以及各成员国话语分权,导致欧盟公共外交活动存在分散和不连贯现象,且整体协调难度大,广度和深度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5.
联邦德国正积极谨慎地调整其东方政策,核心是利用当前形势的“历史性机会”,增强其国际地位,为最终解决德国统一问题创造条件。西方国家对此采用不同的方法予以牵制;苏联的态度则有利用和限制两面。今后的基本走向是:在西方联盟内争取更大的独立性;进一步加强同苏联的经贸合作,换取苏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让步;加强对东欧的“怀柔政策”,逐步瓦解东欧集团;在发展两个德国关系和推动解决德国问题方面有可能采取某种“突破性”举动。  相似文献   

6.
自冷战结束以来,北约战略扩张态势持续不断,其行动空间和能力拓展已呈现出鲜明的全球化色彩.作为欧洲安全的提供者和美欧关系的主要平台,北约在与欧盟通过构建伙伴关系而推进安全合作的同时,其战略扩张也给欧盟带来了多方面冲击,既弱化了欧盟在北约机制中的构建和纠偏能力,也降低了欧盟及欧洲安全在北约安全议程中的位序,更削弱了欧盟对欧洲安全的主导权.受到美国外交、英国退欧、德法分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欧盟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通过校订北约战略定位、应对美欧关系有限震荡及维持多重外交关系等途径努力调整和塑造同北约的合作关系,并在此过程中建立和维护欧盟的战略自主地位.  相似文献   

7.
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战略与大国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娜琳 《东北亚论坛》2004,13(1):82-87
前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后 ,地处中俄之间的蒙古国放弃了长期奉行的“一边倒”外交政策 ,制定了均衡发展与中俄两大邻国关系。同时 ,发展与美日等西方大国关系以及立足亚太地区的“多支点”外交战略。目前 ,蒙古国与南北两个邻国建立了蒙中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和蒙俄睦邻传统伙伴关系 ,与美国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与日本确立了综合性伙伴关系。蒙古积极发展与大国的均衡关系 ,其意义在于 ,保障国家的独立、安全和未来发展 ,扩大自身活动空间 ,提高其国际地位 ,而且利用与大国的均势平衡使其相互牵制 ,以便从中获取更多利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欧盟政策研究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报告是我们试图对欧盟近年来对华政策报告所作的一个回应.9月5日,朱镕基总理将出席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四届中欧领导人会晤,双方将就中欧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全球性问题进行密切磋商.这从一个角度反映出当前中欧关系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中国与欧盟都正处于巨大的变化过程中,双方未来加强合作的潜力很大.尽管由于最终目标的不明确导致欧盟一体化的深化和新一轮扩大仍面临重大挑战,但机遇也同样存在.欧盟现正凭借其独特的实力和优势,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对欧盟战略需充分反映出欧盟现有实力及其发展潜力.1995年欧盟在其通过的第一个对华政策文件--<中欧关系长期政策>中指出"欧洲需要一种注重行动的而不仅仅是宣言性的政策来加强欧中关系."中国现在需要的也正是这样一个对欧政策.  相似文献   

9.
陈沫 《西亚非洲》2007,(11):42-47
为了维护在南地中海地区重要的战略和经济利益,欧盟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该地区采取新地中海政策。随着欧盟东扩进程的发展,新地中海政策被纳入"欧洲邻国政策"范围。新地中海政策的实施,扩大了欧盟发展模式对南地中海国家的影响,促进了南地中海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也促进了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因而对南地中海国家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南地中海国家的国情与欧洲国家迥异,不可能完全照搬欧盟和欧洲国家的发展模式。对于南地中海国家而言,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充分利用欧盟推行南地中海政策所带来的机遇,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一、东方政策——俄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努力 “经济封闭和自我孤立使资源丰富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变成了亚太地区的经济荒漠。”这是俄领导人在总结以往苏联脱离亚太经济一体化教训时的感叹。今天,随着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俄罗斯人再也不会放弃东北亚之一片东方曙光了,深呼着来自东方的空气,沉闷的西伯利亚和远东这一广袤之地感到清新和舒展。戈尔巴乔夫当政时期,就曾为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开放指点迷津,强调要充分利用远东地区的地理,资源优势,使其成为面向东北亚和太平洋的特殊经济区域,通过国际合作开发推动远东的发展,使远东成为国家出口产品的加工基地和带动整个东部地区经济腾飞的国际合作开发自由区。苏联解体后,俄官方为了其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仍进一步强调其“东方政策”。近几年来,这种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1992年7月14日,叶利钦总统就明确指出俄国外交要“坚定不移地走向东方。”而同年10月,俄外交部召开部务会议讨论外交政策的原则、方针、策略、重点等一系列问题,叶利钦亲自出席并讲话,强调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必须是多角度的、全方位的,在对西方开展外交的同时,同样致力于与东方国家的关系。最近,俄外交部长科济列夫在刚刚出版的新书《转变》中再次强调:“我们的东方政策作为整个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俄罗斯在外交领域获得诸多重大突破:奥巴马政府在对外政策中大国合作理念在俄美关系中明显体现;俄罗斯与欧盟的现代化伙伴关系倡议进入实施阶段;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俄罗斯利用金融危机重掌独联体地区的主导权。尽管俄罗斯外交2010年取得了近些年来最为显著的成果,但是俄美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并未消除,俄欧现代化伙伴关系的前景仍充满变数,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北约对独联体地区的政治与军事渗透也并未停止。  相似文献   

12.
尽管俄罗斯同欧盟的政治关系有起有落,但二者之间的能源合作大部分时间里都朝着一个非常良好的态势发展,在未来的十年中,尽管欧盟自身的能源政策不断调整,来自于里海和非洲地区油气出口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欧盟同俄罗斯之间的能源相互依赖关系应该会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 冲突预防成为欧盟共同外交安全政策的主要目标。欧盟从两方面推进了共 同外交安全政策的制度化:一是通过一系列官方文件逐步深化对冲突预防的政策承诺;二是迅速建 立一整套冲突预防机制, 全方位地提升自身的安全能力。欧盟在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 就是如何将 共同外交安全政策在制度层面的突破转变为共同行动的能力, 为世界和平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欧盟传统上视北非中东地区为其南部后院和有重大利益关切的地区,对该地区的首要政策目标是确保这一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维护欧盟的安全利益;此外,推广欧洲价值观、确保欧盟能源安全、扩展欧盟经济利益也是其重要政策目标。北非中东变局特别是利比亚危机对欧盟安全、地缘政治环境和能源安全形成的巨大冲击表明,欧盟北非中东政策目标基本落空。针对新的地区形势,欧盟未来的北非中东政策可能更强调加强当地的公民社会建设和民主机制建设,加大力度帮助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积极推动巴以和谈。  相似文献   

15.
欧盟的发展合作政策体现了欧盟对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原则和指导方针。它的发展演变深受欧盟内部局势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深刻影响。欧盟的发展合作政策深刻地影响了印度与欧盟关系。该政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地区主义到全球主义的发展过程。相应地,印度与欧盟关系也经历了从边缘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欧盟扩大至25 国, 今后欧盟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中国与欧盟鉴于经济 政治战略上的相互需要, 求大同存小异, 从“ 全面合作的伙伴关系” 到“ 成熟的伙伴关系” , 合作与交流不断加深, 政 治经济对话机制日趋完善。进入21 世纪后, 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已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 今后最重要的是 要抓住这个良好的机遇, 从双方的共同利益出发, 从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 舍弃枝节, 抓住主流, 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欧盟扩大至25 国, 今后欧盟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中国与欧盟鉴于经济 政治战略上的相互需要, 求大同存小异, 从“ 全面合作的伙伴关系” 到“ 成熟的伙伴关系” , 合作与交流不断加深, 政 治经济对话机制日趋完善。进入21 世纪后, 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已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 今后最重要的是 要抓住这个良好的机遇, 从双方的共同利益出发, 从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 舍弃枝节, 抓住主流, 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英国首相卡梅伦不久前宣布英将举行全民公投来决定英是否继续留在欧盟,引发人们对英国或将“退欧”的普遍担忧.本文认为,英国中短期内不可能“退欧”,卡梅伦政府当前对欧政策颇具历史惯性,不是单纯的“退出”或“留下”的政策选择,而是在债务危机倒逼效应下,欧元区加速一体化在欧盟内引发的一种连锁反应.英国政府“公投”、“重新谈判”英欧关系等做法,将使英欧关系步入新的不稳定期,也将加剧未来欧盟内非欧元区成员国与欧元区国家之间的深度博弈.欧元区一体化进程或将受阻,这将使欧盟继续沿着“多速欧洲”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与欧盟是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集团的盟国.美国对欧盟的基本对策目标是始终保持美国主导下的美欧政治、军事同盟关系.随着国际形势和美欧关系的变化,美国对欧盟的政策经历了多次阶段性的调整和变化.其总体趋势是美国对欧盟政策的负面因素愈益突出,促使美欧关系愈益趋于松散.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动荡、紧张的欧洲局势中,西德的东方政策及其走向引人注目。西德统治集团的一些上层人物面对紧张的东西方关系,奔走于莫斯科与西方首都之间,声称要充当美苏“传话人”的角色。去年8月,波恩接待了勃列日涅夫的访问,随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西德政府首脑于12月会晤。种种迹象表明,西德和美国之间在对苏政策上的矛盾日趋尖锐,而苏联正利用西方内部的矛盾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