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北京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国家首都,率先建设低碳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产业转型、形成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家  相似文献   

2.
潘毅刚 《今日浙江》2010,(10):40-40
近年来,全球发展面临两大危机,即国际金融危机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危机。而这两大危机又催生了一个新型的经济型态——低碳经济。它既成为引领全球经济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重要途径。不谋一世不足以谋一时。对于低碳时代来临这个既远且近,既模糊又清晰的现实趋势,是选择在新的模式下加速发展,还是选择在目前模式下节能减排,将决定着我们在未来发展中的地位是主动还是被动。国内外发展趋势表明,低碳经济正在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也将引领中国未来的发展。谁领先一步,谁就会是大赢家。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们要主动利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倒逼机制,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后危机时期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发展低碳经济是个突破口。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明确低碳经济概念,澄清认识上的疑虑和误解,着力做好宏观引导、低碳产业、市场培育、技术支撑、国际合作等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4.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  相似文献   

5.
2010年,是浙江省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巩固和发展经济回暖向好势头的重要一年。如何调整转型,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如何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出席此次省人代会的人大代表纷纷建言献策,力图勾勒出浙江经济发展的新图景。  相似文献   

6.
2009年我国经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应对危机、及早复苏"。应对危机,就是应对当前这一轮蔓延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及早复苏,就是争取早一点实现  相似文献   

7.
<正>在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的背景下,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发展低碳经济,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我国领导人对发展低碳经  相似文献   

8.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英国最早在2003年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纷纷跟进,进一步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和建设低碳社会的设想,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9.
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和发展低碳经济二者目标一致且实现路径相近,这决定了圈内优先发展低碳经济既必要又可行。低碳发展既可以克服环境危机又可以克服经济危机。发展低碳经济不仅需要低碳科技保障,更依赖低碳经济法的保驾护航。低碳经济法在市场障碍规制、国家投资经营和税收金融支持诸方面引导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4,(1)
<正>自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出《增长的极限》以来,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引起人们的极端重视。当今世界以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低碳革命"已在全球悄然兴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重点任务,为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带来了发展契机。江苏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将低碳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以低碳发展作为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探索江苏可持续发展的低碳之路,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低碳江苏"。  相似文献   

11.
法伦理视阈下的低碳经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全宝 《前沿》2010,(11):106-109
低碳经济作为“后危机时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际国内关于引导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表明:低碳经济呼唤立法。发展低碳经济,立法是保障,是关键。同时,低碳经济立法有着深厚的伦理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郭昭君 《前沿》2011,(11):66-69
低碳经济本身作为时代课题,深刻反映了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经济发展问题上的时代探索。蕴涵着丰富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论述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和实践动力。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现实的选择,也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时代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全球气候变暖与发展低碳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参观学习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起点,着重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影响及成因,并以开展低碳经济、实行低碳生活的方式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努力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经济转型。我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当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低碳发展之路,是协调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战略举措。东城区作为北京的首善之区,拥有  相似文献   

15.
刘军梅 《小康》2011,(7):114
新能源、低碳经济和碳关税,是后危机时代的欧美国家为摆脱经济困境而可能实施的战略,中国和俄罗斯都会因此受到冲击,为此中俄两国更有必要加强能源乃至新能源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16.
朱书刚 《前进论坛》2010,(11):23-24
<正>新能源产业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年12月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及今年召开的"两会"都以倡导新能源及低碳经济为看点。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方向,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发展低碳经济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具有高度关联性,因此,制定低碳经济政策,实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良性互动,对于优化产业结构、保持充分就业和促进社会和谐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在应对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影响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主要是指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使社会经济活动向着"低碳化"方向发展,实现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需要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低碳经济。目前,我们要在能源领域、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贸易结构等方面为向低碳经济转型创造条件,逐步推进中国特色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机制不尽相同,相应的治理机制也会有很大变化。与美国相比,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机制几乎完全相反,主要表现为从实体经济向金融系统传导,从下游产业向上游产业渗透,从国外向国内、从沿海向内地扩散。相应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不会以金融治理为重点,而是以实体经济为重点、重心下移。在应对的内容和措施方面,必须综合治理,出台扩大内需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刘小莉 《人民论坛》2011,(9):146-147
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方向,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发展低碳经济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具有高度关联性,因此,制定低碳经济政策,实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良性互动,对于优化产业结构、保持充分就业和促进社会和谐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