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贵州》2010,(7):9-9
近日,我省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指出,要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使干部的提名、选拔和任用更加公开、更加透明、更加科学。在加大干部选拔信息公开的同时。还要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严重违规用人问题立项督促检查制度,健全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用铁的纪律保证选人用人风清气正。  相似文献   

2.
干部任用的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关键环节,是保证选人用人质量的第一关口.大竹县在坚持"看德才选人、凭实绩用人"的选人用人导向上,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去年8月以来,全县共充实乡科级领导班子缺额成员96名,无论从初始提名还是到最后任用,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把干部选拔初始提名权交给群众,大大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3.
当前干部"带病提拔"的问题依然明显,危害严重,需要着力解决。要科学调整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扭转选人用人上只看表面政绩、忽视人品官德的价值取向,要善于从法治的高度选人用人,正确对待"强人""能人"干部,改变只重视工作表现、轻视生活"小节"的用人之道。要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制度,规范候选人提名制度,改善选举和票决的具体制度。要合理配置和运用选拔干部的权力,加强集体决策权,防止个人权力过分集中,实行严格的分工负责制,让责任管住权力,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检查。要排除拉关系、搞小圈子,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现象,以及各种"利益输送"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干扰。  相似文献   

4.
侯俊生 《先锋队》2011,(1):34-35
近年来,保德县不断探索干部选拔任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创造性地实施了"四个三"选任干部新机制,进一步端正了选人用人导向,优化了选人用人机制,净化了选人用人环境,形成了按严格的程序办事、靠科学的机制选人的良好局面,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主要做法一、初始提名"三步走"针对目前干部任用提名缺乏规范的制度措施、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上海市松江区围绕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权不断思考和实践,切实坚持“凭素质立身、凭品德服众、凭实绩进步”的选人用人导向,有效实行“民主提名常态化、组织提名制度化、领导干部个人提名规范化”,探索建立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公开提名+差额提名+带责提名”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干部选任提名制度,进一步拓宽了选人用人的视野、扩大了干部群众的参与度、树立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让干部选拔始终在阳光下进行。  相似文献   

6.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创造良好选人用人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机制不够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不够明确,干部考察评价制度不够健全,干部竞争择优机制不够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相关制度不够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创造良好的选人用人环境,应从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健全干部考察监督机制,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进一步创新优胜劣汰机制几个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7.
陶明贵 《党的建设》2010,(11):41-41
中央颁布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四项监督制度,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规范选人用人行为、监督选人用人权力的重要举措,为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供了有力武器和制度保障。贯彻落实干部监督四项制度,要以规范干部选任程序为重点,不断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关键环节的创新力度,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细节内容,确保以好的程序、好的制度,把干部选准用准,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用人环境。  相似文献   

8.
《求是》2014,(5)
<正>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鲜明提出要大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拔上来,根本上要靠制度。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推动形成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我们要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不断健全选人用人  相似文献   

9.
魏建中 《学习月刊》2010,(20):110-110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基础环节.也是把好选人用人质量关的第一道关口,直接影响到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武汉市武昌区委为了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干部工作民主,规范干部选任提名制度,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采取“三推一考”(领导推荐、群众推荐、党组织推荐和组织考察)的方式选拔了一批区管干部,在完善干部选任提名机制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这是针对当前干部任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要求,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于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10年3月9日,中央组织部印发了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明确规定了干部选拔任用违纪内容和责任,对需要报告、评议、检查和责任追究的内容情形作了具体规定,力求用更加严格的制度监督选人用人的行为、约束选人用人的权力,坚决同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行斗争,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众所周知,好的制度贵在执行,贵在落实,否则形同虚设,不能起到实际的作用。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应从提名、民主、考察、程序、责任五个方面做好各项监督工作,真正把四项监督制度落到实处,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09,(7):8-9
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要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治本就是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治标就是从严查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当前,选人用人上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够完善有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增强干部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是遏制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效措施。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尤其要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与监督,防止实际上的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  相似文献   

13.
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初始程序,也是决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近年来,浙江省以推行党委全委会成员推荐提名重要干部制度为突破口,积极探索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工作,在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辛安疆 《先锋队》2012,(21):16-20
党的十七大把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明确要求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匡正选人用人风气。近年来,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但对  相似文献   

15.
<正>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干部监督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加大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力度,把严格的监督嵌入选人用人的各个环节,进一步纯洁选人用人的风气。——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加强全过程监督。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加大对破格提拔干部特别是对领导干部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的提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选人用人的第一"关口",干部动议是干部调整的"总开关",也是选人用人的"总闸门"。调整动议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一个地方的用人导向,进而影响到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2014年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动议"这一环节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初始环节,既为党组织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领导和把关提供了依据,也强化了党组织在选人用人上的责任,把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  相似文献   

17.
<正>用人之源始于提名。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整个干部选任工作的基础环节和"第一道关口",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选人用人的实施方向和最终结果。近年来,沈阳市和平区委围绕规范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和"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要求,宜宾市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探索出"全委会非定向差额推荐重要岗位领导人选"方式.……  相似文献   

19.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基础环节,也是把好选人用人质量关的第一道关口,直接影响到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武汉市武昌  相似文献   

20.
杨宇  张林 《党史博采》2013,(4):51+54
建立健全军队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是增强选人用人质量的重要保证.当前军队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还存在监督体制不顺畅、权力过分集中、党内民主发挥不够、监督机制不健全,应着力健全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科学的考评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