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日 ,由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中华文化学院主办 ,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协办的“茗谈中华传统文化”研讨会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来自北京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旅居美国、加拿大、日本的数十位文化界学者参加了研讨会。“百脉通流炎黄血 ,未曾相识已相亲。”同是炎黄子孙 ,同是中华文化的传人 ,与会的海内外学者欢聚一堂 ,纵论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流 ,评析中华传统文化的变迁历程 ,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民族振兴和祖国统一大业中的意义 ,就中国传统文化的诸问题进行了多方位的研讨。本刊特选登学者们的发言择要。  相似文献   

2.
毛蓉君 《统一论坛》2005,(4):i0002-i0002
2005年8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和台湾中国文化统一促进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文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以。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主题,中国统促会执行酣秘书长李路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座谈会由中国统促会副秘书长王长鱼和台湾中国文化统一促进会理事长曾永森共同主持。  相似文献   

3.
《今日海南》2008,(1):24-28
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推进海南文化的发展?2007年12月20日,“海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座谈会“在海口举行。座谈会上,30余名来自全省各宣传文化部门、文化单位和文化企业的代表,分别就“海南文化建设的框架和布局”、“海南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海南文化产业发展”、“海南基层文化建设”等四大议题进行了研讨,共同为海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4.
易靖茗 《台声》2014,(1):68-68
2013年12月7日,为弘扬中华文化,强化两岸文化艺术交流,推动两岸文化互动,由中华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和中华将军书画院共同发起的“两岸情·心连心——中华两岸书画艺术交流展暨研讨会”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5.
尚道 《台声》2006,(10):41-44
一个国家与民族独特的文化和传统,是其赖以生存、延续的条件,是与经济、环境、社会并列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国人继往开来、和平崛起的丰厚资源,也始终是维系海峡两岸同胞情感、走向和平统一的精神纽带。海峡两岸同是炎黄子孙,共同拥有5000年的历史和文化,历史是连接两岸同胞的心灵纽带,文化则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共同愿望的良好载体。扩大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是两岸有识人士的共同心愿。9月6日,“2006年京台文化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开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则是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的两条基本原则。正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基本方针的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国家文化资源已经润物无声地进入了治国理政新实践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7.
郭琪 《统一论坛》2006,(3):60-61
武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深深植根于华夏文明的沃土,千百年来已与中华民族其它传统文化共同组成绚烂多姿的中华文化整体。2006年4月21日,由中国致公党中央联络部、致公党福建省委会、福建省武术协会主办,致公党厦门市委会承办的“海峡两岸中华武术论坛”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在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公安院校要结合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9.
蔡美云  张含 《人民论坛》2022,(21):107-109
中国古代文艺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兴观群怨”“风骨”“文以载道”“童心”“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气韵生动”等众多标识性的古代文艺观念,不仅对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和道德理想进行了根本性塑造,也哺育并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和审美理想。站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高度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我们应全面把握古代文艺观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贡献,深刻领悟中国古代文艺精神与政治精神、伦理精神、生命精神、自然精神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台湾在乡村建设、社区营造特别是文创方面有不少经验,建议今后加大力度引进台湾团队。”“新时代十年,闽台交流越来越频繁。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加强对台文化交流,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朱子文化、闽南文化、妈祖文化等祖地文化,以通促融、以情促融。”2022年11月19日,在厦门湖里海峡风众创空间举行的政协致公党界别委员联络站中共二十大精神宣讲座谈会上,省、市、区三级政协致公党界别委员踊跃发言、气氛热烈。  相似文献   

11.
<正>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如何理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与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事辑览     
<正>韩启德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建言抓好中央决策部署落实7月25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意见和建议。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在座谈会上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建言抓好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九三学社中央召开科学座谈会研讨教育信息化与慕课大规模在线教育  相似文献   

13.
2012年6月 1、1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两岸书法交流展览”在北京台湾会馆开幕  相似文献   

14.
2017年8月29日至30日,由浙江省文明办、浙江省社科院、浙江省社科联联合主办的浙江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暨“礼仪与文明”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浙江省社科院、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专家学者及浙江省文明建设领域一线工作者共同探讨了新形势下如何更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现代文明礼仪,彰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马燕萍 《人大论坛》2014,(10):54-5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并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中国梦。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在比利时欧洲学院谈中华文明时强调:“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我们走出了这样一条道路,并且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6.
由云南省台办和台湾忠信高中主办、云南省两岸交流促进会和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承办的“彩云之南-民族文化研习营”活动,于2006年3月25日在云南民族村开营。36名来自台湾忠信高中的师生从昆明开始,踏上了为期七天的感受民族传统文化、共叙两岸同胞亲情的旅程。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台湾学子了解认识民族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与版纳州民族中学学生合影。化,云南省台办安排营员们聆听了“多彩的云南、多姿的民俗”和“和谐团结、发展进步的云南”专题讲座,参观了昆明师大附中、云南师范大学(原西南联大)、西双…  相似文献   

17.
曾波 《创造》2023,(2):58-60
<正>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指出:“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指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文化为什么曾经“失魂落魄”记者: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尽管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中华文化的“自信力”、文化的“根”,这一百年来用您以前的话讲,似乎“失魂落魄”了,为什么?  相似文献   

19.
吴亚明 《黄埔》2012,(5):61-65
6月 一、两岸书法交流展在京举行 6月1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两岸书法交流展览”在北京台湾会馆开幕。两岸百幅墨宝共同展出,以促进两岸人文艺术的交流,携手发扬中华文化与书艺国粹。  相似文献   

20.
李立 《台声》2008,(2):36-38
儒学是两岸共同历史文化遗产,是两岸共同文化的根基之一。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主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与祖国大陆的文化发展。而且与台湾文化的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儒学在台湾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和发展。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将有助于促进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