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9年3月12日,波兰、捷克和匈牙利正式成为北约成员国。入约后,为尽快与北约接轨,3国加快了军队改革和装备现代化的步伐。但军改面临军费拮据、夹在美欧之间左右为难等诸多难题,预计在短期内尚难改变在北约中的二等成员国地位。  相似文献   

2.
2014年9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一、北约召开峰会。重点讨论乌克兰局势。4--5日,北约峰会在英国威尔士小城纽波特开幕,包括北约28个成员国、北约伙伴国以及联合国、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代表在内的60多个国家和组织的领导人与会,乌克兰局势是会议的焦点议题。会议决定,为应对俄罗斯威胁,北约将建立一支快速反应部队。该部队将由约4000人组成,可在48小时内部署到北约任何一个成员国境内。  相似文献   

3.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6个成员国将于1997年7月8~9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首脑会议,讨论和批准部分前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加入北约,并在1999年4月北约成立50周年之际正式接纳这批新成员的问题,目前最被看好的第一批入约国有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届时,北约控制的疆界将向东推进几百公里,从现在的德国东部边界奥得—尼斯河一线,移到波、匈的东部边界,通过平坦、开阔的原野,直接面对着原苏联的后继国家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3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俄罗斯正怀着深深的忧虑和十分不安的心情注视着北约向东扩张的快速步伐,表现出明确的反对立场和态度。  相似文献   

4.
2008年的北约峰会着重讨论北约东扩和阿富汗战争两大问题,都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其原因。一方面是俄罗斯重新崛起令欧洲不敢小觑;另一方面是美国操纵北约东扩和企图在中亚强势扩张不被北约成员国所接受。美国和其他北约成员国战略利益不同的矛盾将困扰北约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5.
北约布加勒斯特峰会凸显俄罗斯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约成员国首脑会议,于4月20-4日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本次北约峰会是北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会议,共有26个成员国及20多个伙伴国派团参加,与会者包括24位国家元首、26位政府首脑以及86名各国部长等3000名代表出席。会议主要讨论了北约扩大、阿富汗、导弹防御体系问题以及北约与俄罗斯的合作议题,最后发表了《布加勒斯特峰会声明》和《北约领导的国际安全联合部队在阿富汗问题上的声明》。会议文件既反映了北约布加勒斯峰会的成果,也显示了北约在诸多问题上所面临的挑战和分歧,但北约关注的所有议题都凸显了俄罗斯因素。  相似文献   

6.
北约五十年     
1999年4月24—25日,北约国家将在华盛顿举行首脑会议,庆祝其成立50周年。届时,在美国主持下,北约将确定今后的战略方针,使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联盟作好进入新世纪的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 一、北约组织机构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也称之为北大西洋集团、大西洋联盟或欧美联盟,是欧洲主要国家与美国、加拿大共同缔结的重要军事联盟。北约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共有19个正式成员国,每个成员国都拥有自己的完全主权。  相似文献   

7.
1999年4月23—25日,北约19个成员国和23个和平伙伴关系国在华盛顿召开了庆祝北约成立50周年首脑峰会,会议的主题是“捍卫自由、庆祝民主、展望未来、迎接挑战”,目的是庆祝北约过去50年的成就,特别是取得对苏联“冷战”的“巨大胜利”,同时为北约制定面向21世纪新的发展战略。会议的举办者原计划安排一些规模盛大的庆典活动,但由于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行动正处“骑虎”窘境,俄罗斯、白俄罗斯拒绝与会,整个会议笼罩着“惨淡”气氛。北约成员国领导人抵达仪式及北约空军编队飞行计划被迫取消,会议议程也临时变更,为科索沃问题寻找灵丹妙药成为贯穿整个会议始终的主线。  相似文献   

8.
2004年3月29日,保加利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以及斯洛文尼亚7国向美国政府递交加入北约的相关文件,根据《北大西洋公约》第10款之规定,上述7国即成为北约的正式成员国。北约成员国由19国骤增至26国,完成了北约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扩张。 一、北约扩张的战略意图 按照美国及北约当权者的打算,北约须继续增肥,扩至全欧洲。美国总统布什曾表示:“所有期待和准备分担北约责任的欧洲民主国家应能加入联盟……过去行动谨慎,现在下决心的时候到了”。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北约东扩战略评析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汪伟民1996年10月22日,正在底特律进行竞选演说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不顾俄罗斯的反对和北约盟国的疑虑,决意推进被一再拖延的北约东扩进程,声称美国希望在1999年底以前接纳第一批前华约成员国为北约正式成员国。虽然不...  相似文献   

10.
二战结束后,土耳其倒向西方加入北约,作为北约东南侧翼安全屏障,为西欧的安全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01963年土耳其与欧共体签署联系国协议,规定土耳其将最终成为欧共体的成员国。西方通过北约和欧共体两个组织,不仅在经济、政治、身份认同上,而且在安全上把土耳其锚定在西方阵营中。随后,土耳其加入欧安会/欧安组织。冷战结束后,土耳其成为欧洲的唯一军事组织西欧联盟的联系国,  相似文献   

11.
北约与俄罗斯关系调整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月28日,北约19个成员国与俄罗斯的领导人在罗马举行高峰会议,签署了关于建立北约-俄罗斯理事会的《罗马宣言》,以“20”机制取代“19”机制。这表明北约与俄罗斯关系发生重大调整,双方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4月24日,北约成员国华盛顿首脑会议正式通过美国提出的北约新战略概念。这是一份充分体现了美国在21世纪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的文件,其核心就是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一、北约新战略是美国人的战略。北约从组建之初,就是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推行霸权主义的主要工具之...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1月21~22日,北约布拉格首脑会议决定吸收中东欧7个国家加入北约。同年12月,欧盟哥本哈根首脑会议决定接收8个中东欧国家入盟。本文阐释双东扩进程中各种角色的利益构成,比较分析北约和欧盟扩大的框架条件,阐明两者间的差异及其对各自扩大进程的影响。双东扩不仅对北约和欧盟新老成员国有直接的政治、安全和经济利益,而且这两个组织的扩大对欧洲观念也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以后,在美国的推动下,北约大举东扩,北约成员国数量猛增,传统防区从欧洲扩张到了中亚。但美国与欧洲国家在北约存在的目的、行动机制等关键问题上意见相左。北约难以在短时期之内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组织。  相似文献   

15.
北约东扩的历史由来--1985~1991年苏联、美国与东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3月和2004年3月,喧嚷一时的北约东扩已实施了两轮,其新增成员国已覆盖了原华约大多数国家。本文试图详细梳理和分析1985~1991年间苏联和美国对东欧的政策,阐述在东欧国家政治剧变的同时,其安全政策的根本性转向,从而揭示北约东扩的历史由来。  相似文献   

16.
北约新战略概念有三点变化引人注目:在“安全环境”评估方面,认为北约遭传统军事攻击的可能性减小,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网络攻击等“新威胁”日益严重;在威胁应对方面,提出加强反导体系等“新能力”建设,运用政治、民事及军事等综合性危机管理方法,以及开展更广泛的国际合作等;在对俄关系方面展现了“新思维”,不再认为俄是主要安全威胁,“寻求与俄建立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新战略概念将对北约未来发展、跨大西洋联盟及西方与俄关系产生影响:北约的全球性特征会更明显,它在跨大西洋联盟中的地位将有所提升,北约及其成员国与俄关系将进入一个对抗减少和合作增多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4日,在北约斯特拉斯堡一凯尔峰会上,北约成员国推选丹麦首相拉斯穆森接替即将于7月31日任职届满的夏侯雅伯,担任北约历史上第13任秘书长。当前,在美俄围绕北约东扩、科索沃独立和格鲁吉亚问题而展开的明争暗斗不断加剧,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步伐日益加快,加之阿  相似文献   

18.
北约介入阿富汗战争前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约介入阿富汗战争是其走出地区实践全球化职能的一次大规模行动。北约联军现已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急欲寻找出路。然而,尽管北约成员国正按盟主美国的退出战略积极行动,试图采用政治、经济、军事手段并举的方式,在完成战略安排后从阿富汗全身而退,但阿富汗问题已经积重难返,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北约联军在阿富汗的民心取向、阿富汗政府的治理能力、阿富汗安全部队的素质,以及北约在阿富汗的撤军时间表及相关的过渡性安排,均存在不利因素或不确定因素,这使得北约联军的阿富汗战争将无取胜可能,只是争取体面撤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冷战后随着欧洲政治安全格局的变化,欧盟、北约对俄罗斯的战略也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通过对比分析欧盟、北约对俄罗斯的政治认同战略、伙伴关系战略、延伸稳定战略,可以发现两者对俄战略的一般规律,即都通过政治对话提升伙伴关系,通过吸收新成员国实施空间上的扩张,通过参与欧洲周边地区及国际重大事务来提升其国际影响力。从差异来看,欧盟表现为强经济,弱防务;而北约则表现为强防务,弱经济。  相似文献   

20.
黑山成为北约第29个成员国,虽然展示了北约东扩的成绩,但也暴露了东扩面临的种种难题:即东扩旨在壮大自身还是抑制俄罗斯?东扩后的北约究竟变强还是变弱?东扩究竟使北约收益多还是遭祸多?如何统一东扩的目标与实践?等等.东扩战略使北约骑虎难下,导致北俄双方冲突升级,引发欧洲政治与安全动荡.东扩已远离北约最初的设计,能否继续,既取决于北约的战略定位与实践,亦取决于欧洲政治与安全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