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是西方民主思想发展的最新成果。而在我国的政治实践中,早已存在体现协商民主特征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协商民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税是新时期治税思想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依法治税仍困难重重,组织税收步履艰难。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税收执法大环境软化。虽然近些年,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迈出了很大步伐。但应当承认,我国是一个法制还不太健全的国家,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仍比较严重,人们的法律意识特别是纳税意识还很淡薄,一些违法者因某种利益关系得到庇护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来自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和某些部门利益的冲击,有某些领导的干预,有全社会纳税意识的淡薄,也有社会税收意识存在偏差等方…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党一直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作出了规划和部署,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和人民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奋斗的目标。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同志团结起来,依靠人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一定会上升到一个新水平,进入到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党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标,也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对于这个重要问题,当前有以下几点认识问题应当引起注意。第一,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阶级性要有全面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空前的广泛性。这种广泛性,一方面体现在民主权利享有者的广泛性,我国广大的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享有社会主义民主权利;另一方面体现在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凡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应当享有的权利都包含其中。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还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社会主义民主是包含着共产党的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及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对阶级和敌对势力实行专政这些带有鲜明阶级性的内容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党一直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作出了规划和部署,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竞和人民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奋斗的目标.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同志团结起来,依靠人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一定会上升到一个新水平,进入到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6.
禄德安 《求实》2012,(2):67-73
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模式存在诸多差别。指导思想上,民主社会主义是多元化指导思想,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政治理想上,民主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制度内进行社会改良,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追求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价值观上,民主社会主义奉行抽象的自由、公正、互助(团结)的基本价值;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经济政策上,民主社会主义在私有制基础之上进行政府干预,中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政策方面,社会党力争成为全民党,建设福利国家,中国共产党团结最广大社会阶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二战后初期的黄金时代之后,至今陷入困境。当代资本主义自我管理能力加强,民主社会主义在欧洲发挥作用的空间越来越小。中国模式,由于指导思想、领导力量、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先进性,将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曾瑞明 《求实》2005,(1):67-69
经过"第三条道路"的理论转型之后,民主社会主义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资本主义发展中还存在大量需要民主社会主义的改良方式解决的问题;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在没有探索出一条全球公认的社会主义道路之前,还需要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践方式作为补充;现实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需要吸收民主社会主义的合理成份,形成不同制度条件下走向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合作景观.因此,民主社会主义在21世纪仍然有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邱会生 《世纪桥》2012,(13):68-70
自从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其他社会主义流派也形影相随。民主社会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流派。尽管它们在实现社会主义途径等方面存在某些空想的色彩,但这些流派关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是第一位生产力的理论对邓小平探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纪恩  邢久强 《前线》2022,(3):44-45
<正>民主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重要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和价值追求。经过长期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领导人民不断推进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显著的制度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完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凝 《求实》2008,(Z2)
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亿万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它的践行不仅丰富了基层人民的民主政治活动,而且对于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也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积极推进和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对于加速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建设富裕、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深远影响.但是,民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发展民主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外某些人鼓吹和宣扬的以民主、自由、人权等为主要内容的“普世价值”观,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在当今世界实行西化、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的工具。社会主义社会是高度重视和发展民主、自由、人权的社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自由、人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任务。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一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公平、公正、民主、法治、和谐的政治氛围和社会环境。民主政治作为当代东西方社会的共同追求,其形式和内容具有相似之处,但是就其本质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治建设与西方民主政治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治有其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也面临诸多的困难与障碍.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大力推进乡镇政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工作;重视和加强农村的法制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已经一年了。十五大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并为世纪之交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作出一系列部署。正如江泽民所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切实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之后,将发扬民主视为社会主义政权跳出历史发展"周期率"的根本出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把民主政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议》中指出,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十二大报告也指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和全国人大五届会议通过的宪法还明确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确定为党和国家的总任务和目标之一。十三大报告将民主政治建设与体制改革紧密相联,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应该是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不仅对新时代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问题作了精辟论述,而且与时俱进地提出了许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论断和新思路。首先,报告在阐明我国国体的实质即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上,郑重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保障和重要动力。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进一步来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重大。但在实践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源于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两种错误认识。我们应当立足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采取有效举措进一步营造全社会的协商民主文化、深入协商民主实践、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从这三方面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国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条件理论。这一理论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一般规律,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和基本要求。这一理论内部既存在着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关联,又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一、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可靠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是我党的一贯政治主张和奋斗目标。党从诞生之日起 ,就开始组织和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争取民主的伟大革命斗争。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提出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使它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政治发展目标。经过 2 8年的浴血奋斗 ,终于建立起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建国 50年来 ,党始终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国家政权建设方面 ,确…  相似文献   

19.
民主社会主义是在高校中传播较为广泛的社会思潮。调查表明,高校师生对民主社会主义具有较高的知晓度,不同学历、政治面貌和专业的师生的知晓度存在较大差异;高校师生对民主社会主义认同度并不高,但随着学历增高对其认可度也增高,党团员对其认可度较高;学生中对民主社会主义观点的认同度较高,而教师中越了解民主社会主义的对其观点的认同度越低;好奇和学术研究是高校师生接触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原因,而认为理论说服力强、理论观点新颖、现实针对性强是高校师生接受、认同民主社会主义观点的主要原因;课堂教学和学术活动是高校师生接触民主社会主义的最主要渠道,但课外渠道日益成为师生了解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陈岩 《世纪桥》2012,(17):75-76
统战文化是民主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助推器,是巩固民主政治制度的有效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不同时期,当前,爱国统一战线已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统战文化质量对民主政治质量影响深远,统战文化决定了解民主政治的性质;使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的内容更为全面、更加真实,结构更为完整,质量更为提升;高质量的统战文化使我国民主政治程序更加完善,保障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