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的十年中,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日美重新定义了其军事联盟关系,日本对其防卫政策、自卫队性质和武器装备等,进行了接二连三、紧锣密鼓的调整与部署,日本新的军事发展战略已然成形。与90年代之前日本以经济的高速增长引起世人的瞩目不同,90年代,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经济增长回天乏术的情况下加快走向军事大国的步伐,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世人的关注。本文拟就有关冷战后日本走向军事大国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为欧洲走向未来世界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欧洲联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紧制订、推行东向中欧和东欧扩展(东扩)、南向地中海延伸(南下)的战略,以图与美日竞争,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冷战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出人意料地终结了,它给国际政治格局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也对中美关系造成了重大影响。本文拟从两国关系的战略基础、两国的矛盾与合作等方面来论述冷战结束对中美关系造成的影响。 一、冷战结束使中美两国关系的原有战略基础遭到破坏,新的战略基础尚未形成 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关系的战略基础之一是结盟反苏。苏联集团的解体使美国失去了冷战对手,使中国消除了最大和最直接的威胁,中美两国同时发现,双方不再像过去那样急切地需要对方了。主导两国关系的因素不再是第三国苏联,两国关系将呈直接的互动关系。由于两国…  相似文献   

4.
从新中国成立到周恩来逝世,周恩来对印度进行正式国事访问有3次。其间,中印关系曾经友好发展、高潮迭起,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友好交往的典范,首创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种举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受西藏因素、边界因素、国际形势等影响,中印关系也曾从友好走向疑惧、从论争走向战争、长期冷战对峙。为中印友好关系的开创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付出巨大努力的周恩来让人深切缅怀。  相似文献   

5.
世界多极化思想是江泽民国际政治理论和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多极化是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基本趋势,冷战后的“极”概念与冷战时期的“极”概念有所不同。冷战后的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表现出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冷战后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和未来走向,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形势和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新趋势郭震远进入90年代以来,在冷战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发生转折性重大变化的同时,世界经济也经历着又一次重要变化。一、世界经济经历90年代初期的衰退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1990年三季度美、英等国经济进入衰退开始,到1994...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年,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是联合国成立50周年。这是一个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年头。再过4年多,人类将进入一个新的世纪。世界各国都普遍关心将迎来一个什么样的21世纪。 关于国际形势 20世纪上半叶,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下半叶出现了持续40多年的“冷战”。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以两个超级大国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为标志的两极格局宣告终结,由大国或大国集团之间的对抗和“冷战”决定国际形势基本走向的  相似文献   

9.
今年5月17日,中断了56年的韩朝铁路终于实现了跨越三八线的试运行,一个多小时、几十公里的车程迈出了朝鲜半岛走向和平与稳定的一步。虽然所有人都承认试运行更多是象征性的,但期待远不止于此。韩朝政府希望有一天能把它建成“钢铁丝绸之路”,实现朝鲜半岛再次腾飞,离散的两国民众则翘盼着铁路有一天能带来亲人的消息,而整个世界也从中品味着冷战痕迹的淡去。  相似文献   

10.
论冷战后影响美国外交战略的几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 ,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新的国际政治态势 ,各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应运而生。本文着重分析了“民主和平论”、“文明冲突论”和“霸权稳定论”等几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并指出其对冷战后美国外交战略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日,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访问莫斯科,这是古巴国家首脑自“冷战”结束以来对俄罗斯进行的首次访问:自苏联解体后,古巴与俄罗斯的关系一改苏联时期的“热恋”状态,各个领域的联系大为减少?俄罗斯和古巴这两个兄弟国家是如何走向疏远的?  相似文献   

12.
秦宗 《求是》1999,(12)
冷战后,随着国际战略形势发生新的变化,美国的霸权主义也有了新的发展。这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对南联盟发动军事打击,就是美国在世纪之交加紧推行其称霸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是美国霸权主义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对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并保持高度警惕。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战略上,以“领导世界”为目标,竭力谋取全球霸主地位冷战结束后,美国明确提出它的战略目标有两个:一是美国必须发挥在全世界的“领导作用”,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二是美国必须确保在…  相似文献   

13.
应用:哲学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康祥生中国哲学如何走向新的世纪,如何繁荣发展,这是哲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注重实践,坚持哲学应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新世纪、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一、应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目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相似文献   

14.
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格局处于深刻的调整之中。在展望未来世界走向时,西方一些人士盛倡“文明冲突论”。其中,美国人塞缪尔·亨廷顿著书演讲,鼓吹这种观点最为起劲。亨廷顿声称,在新的世界中,冲突的根源主要将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和经济的。西方和非西方文明间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断裂带上发生的地区冲突,最有可能升级为大规模战争。如果说还会有一场世界大战的话,那将是一场文明间的战争。亨廷顿还将文明冲突具体化。他认为,西方与那些文明的挑战者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尤其困难和对立的。潜在的、最危险的冲突是在中美…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外交思想是指导我国新时期外交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在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外交工作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决贯彻和科学运用邓小平的外交思想,并根据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发展,结合我国外交的新任务,就我国对外关系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不断开拓外交工作的新局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使我国的外交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一、坚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判断,并揭示其在冷战后的新特点   科学、准确地判断国际形势和认识时代主题,是…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期,越共党组织的发展曾遭受重大挫折,党员数量持续下降。然而,到了后冷战时代,它却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越共领导的革新开放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大提高了她在全国的威望,增强了她的凝聚力;越共积极反腐的举措及其所取得的成效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冷战后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发展增强了越南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前途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吉木乃县依托吉木乃口岸,抢抓机遇,变化变革,着力打造“国界风光、冷战遗址、百年商埠、跨国体会”西陲边城,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镇面貌日益改善,人流、物流逐年增多,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成为新疆科学跨越进程中独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读懂十八大     
《党课》2012,(24):47-5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踏上了新的征程。十八大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只有凑潼十八大,才能读懂中国未来十年的执政之道、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关系发生了一系列转折性的变化,其中较为引人瞩目的是意识形态之争的“隐形化”。正确分析国际政治中出现的这一新变化,对我们确定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对内对外政策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一、意识形态之争“隐形化”是相对于冷战时期,特别是尖锐冷战时期以意识形态划线的东西方关系而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核心的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之间展开了全球性的较量,形成了东西方之间的激烈对抗局面,意识形态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所谓“冷战”就是指二战后美国为反苏、反…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中美关系中的经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发展,经贸合作日益广泛,经济因素已逐渐成为中美关系的重要利益基础。特别是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以后,经济因素对两国关系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与减震作用。但由于中美经贸关系历来受到政治与战略等因素的制约,所以,积极发展中美经贸合作,不断克服或降低政治等因素的制约,对稳定和发展中美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一、经贸合作是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的一个新的利益基础经济因素在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乃至建交之初只是双边政治和战略关系发展的一个附属物,战略需要是促成中美关系解冻并最终建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