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这真是一次苦涩的采访。 浦东新区检察院的朱科长打电话来,说他们最近集中起诉了几个“老三届”的经济犯罪的被告人,让我去采访。我一听“老三届”这三个字,拿话筒的手就微微颤抖起来……真的,在我心目中,“老三届”人人都是一部精彩的小说:一个人到中年的母亲,会噙着眼泪对孩子说,妈妈当年无法好好念书,如今常常梦到和你一起上学堂;一个风度翩翩的电台台长,逢人便说他养过猪、赶过马车、蒸过酒、压过豆腐。掏过大粪、挖过防空洞……然而,小说  相似文献   

2.
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时下出现了一批过“寄生”生活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或在象牙塔里继续深造,或在家里给父母当“成年宝宝”。江苏省张家港市一位富裕家庭出生的女大学毕业生,由于不愿上班,又不想伤父母的心,于是跑到上海编织了一个神话。在神话里,她是某钢铁公司的总经理秘书,深得总经理器重。为了让父母相信这个神话,她采用欺骗的手段,从父母亲友手里先后“啃”走8000万巨额财产,用于“包装”自己的工作业绩。2006年4月14日,张家港市公安局经济案件侦查大队在上海将她抓捕归案。2006年11月,苏州市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对这位“豪门千金”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3.
历史回放:1968年,整个国民经济处于衰退状态,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4.2%,绝大多数工矿和企业无法招收新工人。同时,招生考试制度又被废除,造成1966~1968届初高中毕业生(俗称“老三届”)大量积压在城镇,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出路”被寄托在“到农村去”。1968年底,1000多万在校的青年学生因一道“最高指示”到了农村,开始了他们的知青生涯。其后,连年照此执行,长达十年,散布在天南地北的知青多达1600万人。2005年9月9日,一名50多岁的妇女走进本刊编辑部。她操着一口南方口音,向记者述说了她及18名同伴的诉讼经历,希望媒…  相似文献   

4.
“老三届”作为那个年代的特定称谓和特殊群体,它的故事似乎无穷无尽。人生的命运,伴随着磨难中的拥有和失落。在时代的洪流中,有人沉沦,有人升华,生活的内容千变万化。本文所叙述的是狱中三个“老三届”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曾有过明明白白的过去,也都曾攀登上人生辉煌的顶峰,然而,他们却坠落  相似文献   

5.
智效民 《政府法制》2011,(26):39-39
在1932年7月3日出版的《独立评论》上,有一篇胡适的文章,标题是《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当时,距“九一八事变”还不到一年,乃“国难最紧急的年头”,于是毕业生们“要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他们自己的担子了”。  相似文献   

6.
李忠将 《检察风云》2006,(11):62-63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让广大高校毕业生暂时放下城市白领梦,如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般,奔向农村。短短几年,“选调”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热门的就业选择之一。“天之骄子”真的是爱上了农村?“选调”热校园“你‘选调’了吗?”毕业时节,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彼此问候最多的是这句话。几年前还少人问津的“选调”,现在走俏了。2005年6月,国家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其中有诸多优惠条件,比如:从2006年开始,省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考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今后在选拔县处…  相似文献   

7.
刚毕业的大学生群体并不能享受经济适用房政策,“住房难”成为困扰他们的一大难题.我们拿出怎样的举措,才能为大学毕业生解忧,防止人才流失,市律师协会监事、市政协委员林立华通过深入调查,在分析40份实际数据后.从建设原则、基本户型、公寓来源及设施配套、入住条件、政策挟持等五方面,为改善上海市大学毕业生特别是非上海生源本科毕业生和上海租赁房的现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她是湖南第一巨贪宋焕威的小情妇,被判刑15年。 她穿着灰色的囚衣,胸前除“姓名”、“监区”标记外,“严管级”三个字特别醒目。 她向人们叙说了自己是如何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重点大学毕业生,沦落为重犯的……  相似文献   

9.
今年来,大学毕业生成为了社会就业群体中极具特殊性的一个.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相对的人才过剩的局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就业压力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然而如今的大学生毕业生却频频“跳槽”.研究大学毕业生跳槽现状,不仅为探索从企业员工管理角度如何“招育用留”大学毕业生提供理论框架,而且对大学毕业生如何有序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此外,探究大学毕业生在跳槽过程中的合法性也有利于职工和企业各自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维护各自合法权益,并且利于相关法律知识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时下出现了一批过“寄生”生活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或赖在象牙塔里继续深造,或赖在家里给父母当“成年宝宝”。  相似文献   

11.
[《市场报》1月3日报道]“求职经济”,是指大学毕业生为择业而付出的种种消费;为求职制作简历;为应聘置办行头;为参加招聘会购买门票以及花费的汽车、火车或者飞机票等等。自1994年高校招生并轨实行收费后,以市场为导向的毕业生就业机制逐步推开,“求职经济”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2.
不可忽视的“隐性”腐败 近几年来,少数国家工作人员利用管理经济的便利条件,采取百种手段敛财聚财。如同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夜之间会产生很多“暴发户”一样,少数国家工作人员通过不正当手段成为“富裕一族”。他们居住洋房别墅,乘坐豪华名车,享受高档消费。他们衣食住行所显示出来的巨大财力,与其微薄的工贸收入形成极大反差。 那么,那些拥有巨额财产的国家工作人员的钱到底从何而来?答案非常简单。首先,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不容他们“先富起来”。按照我国的工资水平,一个国家工作人员不吃不喝,将几十年的工资全部积攒起来,也不…  相似文献   

13.
一、她们举起“第二次创业”的旗帜 今日申城,女工下岗待工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在这支下岗女工队伍中,为数众多的是“老三届”,人们都戏谑地称呼她们为“苦菜花”。不是吗?当他们长身体时,恰逢三年自然灾害;长知识时,适遇上山下乡的“火红年代”;要成家了,正处在“36元万  相似文献   

14.
“四人邦”一伙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十分重视抓教育阵地,力图把社会主义学校变成他们篡党夺权的工具。为此,他们打着“教育革命”的旗号,硬说解放后十七年是“黑线专政”,叫嚷要与十七年“对着干”,并且炮制了一个又一个所谓“新经验”,提出了一大串蛊惑人心的口号,如“大学只有一个专业,就是斗定资派的专业”,“铁锹就是专业”,“大学就是大家来学”,“结合典型任务进行教学”等等。这和当年美帝国主义御用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蚁族一词,在继知青、农民工等词之后,也成为了一个时代、一个群体的代名词。蚁族因学者廉思主编的《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而进入公众视野,其不是蚂蚁,而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因具有大学毕业、低收入、聚居三个典型特征,与蚂蚁高智、弱小、群居的特征类似,故而得名蚁族。他们虽受过高等教育,却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  相似文献   

16.
王方 《检察风云》2005,(6):34-35
巴塞罗那,一个美丽的名字,一座 美丽的城市,它吸引着全世界成千上万的学子投入它的怀抱,在各所大学里学习欧洲先进的科技、灿烂的文化、深奥的艺术。 近几年来,由于中国国力的迅速提升,国民的经济收入大幅提高,大批学子怀着科学兴国的豪情留学海外,学成归国,报效祖国。其中巴塞罗那就是一个热门的选点。 今天笔者要揭开的就是其中的一点黑幕。 几乎每年在上海都要举办一次“国际教育展”。在这个展览会上经常会出现一个叫巴塞罗那某某大学“语言中心”的机构在介绍该大学以及巴塞罗那的情况。 不细心的观众总以为该大学的“语言中心”就是该…  相似文献   

17.
当前就业形式严峻,2005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340万人,但实际就业率不超过70%,也就是说2005年就有102万大学毕业生无法找到就业岗位,而每年的毕业生数量还在大幅上升,同时大学生就业的起薪水平也随之在大幅度的下降,面对这种情况,文章从几个典型案例入手,理论分析了平等的含义和地位,接着提出了关于保障大学生就业平等权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8.
所谓“蚁族”,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一个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指的是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姬晨光就是其中一分子。与绝大多数不畏困苦勤勤恳恳执著未来的“蚁族”不同的是,这个亲朋眼中的“潜力股”大学生,为提速人生“幸福指数”,公然以侵害他人作为发财捷径。随着案情的明朗化,人们再次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到“蚁族”的生存状态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
祁帆 《法制与社会》2011,(14):230+236-230,236
大学毕业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经历了大学的生活快乐,又面临了即将要踏入社会的压力和困惑,他们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需要我们给予更大的重视,要对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应对策略,促进大学生人格发展和全面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逐渐沦为弱势群体。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各种原因中,不平等就业违背了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作用的原则,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因此,保障大学毕业生的平等就业权,是有效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键,这就需要得到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作用的保障,表现在:为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的实现提供法制保障、提供法治保障、提供德治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