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人的自然价值观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唯物史观基础上的自然价值观.我们党对正确的自然价值观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将正确的自然价值观与倡导生态文明观念、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政策措施.在全社会大力加强正确的自然价值观教育,确立生态文明观念,对于深刻理解中共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并在实践中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科学财富观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所谓科学财富观就是对财富所应该具有的正确观点和态度,它包括三个要点:即正当的追求财富,合理地分配财富,正确地使用财富。  相似文献   

3.
于洁 《长白学刊》2013,(3):41-4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发展具有引领和规范作用,而生态危机是新的实践向执政党提出的新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能够解决生态问题并融涵生态智慧。从生态视角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应体现着人类最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应体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三者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应体现为"人与自然"存在论意义上身份与权利的平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应体现为"生产性正义"和代际间公正。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的深刻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反思工业文明的产物.西方国家由于制度和文化上的缺陷和弊端,很难在世界生态价值观深刻变革中发挥引领作用.而当代中国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结合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中国传统文化天人调谐思想的文化优势,必然引领世界新生态价值观的建立和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潮流.  相似文献   

5.
耿步健 《求索》2010,(12):106-10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到两个基本关系的和谐,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传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只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没有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缺乏伦理基础。因此,本文认为,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应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调整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杜富广 《前沿》2009,(11):127-129
生态社会主义价值观坚持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以平等作为核心价值理念,以对当代资本主义弊端及其价值观的批判为基础,以"非暴力"作为实现价值观的方式,以建设基层民主、节制增长与平等分配的政治、经济模式作为实现该价值观的制度依托。  相似文献   

7.
财富观决定发展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加大财富积累,更要转变财富观念,由重视有形物质财富向重视无形财富转变,加强教育、完善法制、扩大民主,用新的财富观念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传统生态知识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些价值主要体现在实践经验、技术技能、社会保障和精神支持等四个方面。研究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尽可能地传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传统生态知识,使这些传统生态知识更有利地支持生态文明建设,让生态文明建设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财富观现状:过分夸大财富的作用、追求财富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在财富支配上的非理性、财富创造能力欠缺等方面。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中西方传统财富观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家庭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及大学生自身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等。当代大学生财富观所存在的问题表明,很有必要在大学生中系统地开展以马克思主义财富观为核心的财富观教育,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财富观。  相似文献   

10.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刘秀芬 《岭南学刊》2004,1(2):38-41
共产党人伦理价值观表现为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主体间价值关系;以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同一的尺度作为伦理价值评价标准;以无私奉献为价值创造的思想境界;以共产党人价值创造活动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为价值创造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要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自觉地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任何发展都存在科学和价值两个基本维度。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的科学维度与价值维度的辩证统一。当前,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科学维度和价值维度的辩证关系,防止在一种倾向掩盖下走向另一种倾向。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本性,其涵盖的意义非常广泛,不断加强民族文化的融合应是其应有之意。加强民族文化必须要由经济主导转向环境主导,由政治推动转向生态共享推动,树立基于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重新发现西方理想主义政治观的价值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理想主义政治传统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精神资源,这一传统的力量表现为拆构与建构两种相反的作用, 它是反思的一种独特方式,能够焕发道德热情和促进精神解放,有助于整体和谐与社会秩序的达成,并引导人类有组织的社会走向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朱革新 《岭南学刊》2007,3(3):64-67
权力观的现实来源包括社会来源和个人来源。社会来源决定了权力观的社会性,而个人来源则决定了权力观的个人性;社会来源形成了权力利他观,而个人来源则形成了权力利己观。社会性与个人性,利他性与利己性构成了权力行为和权力观的基本矛盾。认真审视权力观形成的现实基础,对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以新的视野、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拓宽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是对马列毛邓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江泽民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全面发展、优先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发展目标等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充分体现在江泽民的发展观中。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它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主要解决"为何发展"与"如何发展"两大问题.对第一个问题回答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发展观是否具有认识上的科学性,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则反映出发展现特定的价值取向和底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就是在坚持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事业观,是指对事业的总的看法,即对事业的意义、目的、个人与事业、社会等关系的价值判断。事业观对人的一生所产生的影响重大。正确的事业观,将引导人们为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奉献智慧和力量,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错误的事业观,将误导行为人步入歧途,迷失方向,甚至造成对社会的危害;没有事业观的人,将碌碌无为,平淡一生,失去人生意义。 事业观自古有之。越国勾践“卧薪尝胆”刻苦图强,整治国政,十年生聚,灭吴称王,成就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