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父亲的奶     
父亲退休快二十多年了.至今自己也不舍得买袋牛奶喝. 问他为什么.他不会说,就会骂人:资产阶级思想!又他妈不是婴幼儿,喝哪门子奶! 弄得姐们二弟兄很不好意思:算了吧,买上,放着,看他喝不喝. 没想到,牛奶放坏了,父亲硬是没动一下.姐姐当着父亲的面,一袋一袋打开倒进花盆里.父亲不干了:败家子!白花花的牛奶喂了花花草草,太腐败了!  相似文献   

2.
《工会博览》2008,(2):62-63
老王退休前是报社编辑,那时候编辑工作还是手写为主,电脑用得很少。他退休以后,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部门经理的儿子小王给他买了台电脑,教会老爸在网上看看新闻、查查资料,老王也就稀里糊涂地成了中国数千万个网民之一。前两天老王六十大寿,平时工作繁忙的小王没时间出门买礼物,就顺便把朋友送的一张网络礼品卡给了老王,让他自己挑点喜欢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工会博览》2008,(1):68-69
老王退休前是报社编辑,那时候编辑工作还是手写为主,电脑用得很少,他退休以后,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部门经理的儿子小王给他买了台电脑,教会老爸在网上看看新闯、查查资料,老王也就稀里糊涂地成了中国数千万个网民之一。前两天老王六十大寿,平时工作繁忙的小王没时间出门买礼物,就顺便把朋友送的一张网络礼品卡给了老王,让他自己挑点喜欢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我曾有一个女友,虽然兰质慧心,可年过而立仍是单身--我是说,不只是没有结婚.原因全在她的父亲:女友从14岁她的母亲去世那天起,就和父亲相依为命,发誓要一直守在他身边,直到他的百年。她父亲精神有点问题,作为孝女,她不放心把他送进精神病院,也不放心把他交给训练有素的保姆,甚至她都不放心买个相对独立的两代居,让他离开一会儿自己的视线--她自己照顾他,下班之后永远形影不离。她父亲的症状是这样的:打开电视,一看见男女拉手、接吻、上床,他  相似文献   

5.
20元钱能干点什么?省着用也就是买袋面,大发点用就是买包烟.然而,有这么一家父子俩为了还人家20元钱,竟然找了对方整整30年.父亲去世前没还上,交待给儿子,儿子又用了10年终于找到了当年送他们钱的尹淑贞老大娘并还上了这20元钱.读了这篇真实的故事后,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升到了嗓子眼,却又卡在了嗓子眼,必须静下心来好好梳理这种混乱的思绪,最终从牙缝里迸出两个字——离奇.  相似文献   

6.
为了把自己培养成“跨世纪的人才”,吴先生决定省吃俭用买一台电脑。这天,他偶然看到一条广告,说是一家电脑公司有1000元一台的电脑出售,“数量有限,欲购从速”。他便立马赶了去。在排了两个小时的队之后,终于轮到他了。“是买电脑吗?”开场白照例是很亲切的,“请在这份协议书上签个字,我们将保证电脑的质量是无可挑剔的。”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QQ     
去年夏天,因为工作调动得闲回了次家,晚上父亲兴冲冲地拿出自己的手机,说让给他装个QQ.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装完后不怎么会用,于是我手把手地教他怎么用,还开玩笑说:“爸,怎么想起玩这个了.”父亲回答说:“你们兄弟俩都有,我也装一个,方便联系”. 对于父亲使用QQ,起初我并没有在意,只觉得像他说的那样,为了方便和别人沟通,可是,慢慢地,父亲的QQ竟成了我心里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这一切都是源于父亲QQ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初冬的一个傍晚,从网上买的东西及时送到了.开门的瞬间,一股子寒气让我打了寒颤.只见快递员哆嗦着站在门外,身上只穿了件夹克外衣,冻得通红的手里拿着货物.签字、拿货,他转身准备离开."小伙子!你等会儿!"我叫住他,随后从屋里拿出父亲的一件很久都不穿的棉衣递给他.他不好意思地接过它去,说了声"谢谢".他走后,我在日历上淡淡地写下:今天做了一件高兴的事.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身体畸形的女孩子.母亲嫌我给她丢脸,也怕我出门遭人讥笑,在我8岁前,从没让我迈出家门一步.我拥有的只是院子里那一方窄小的天空,一群瞬间即逝的飞鸟. 8岁那年,我的父亲去世了.不久,母亲改嫁,嫁给了镇上一个退休的海员.当时,母亲才40出头,而继父已近60.继父让我叫他"伯伯",并对我说:"来,河子,伯伯带你去串门."  相似文献   

10.
劝爸爸退休     
某日,与一位朋友闲谈,得知朋友的父亲最近退休了。退休后,即被某企业聘去,说是“帮帮手”朋友郑重其事地说:“是我劝爸爸快点退休的。退休以后,虽然名声没有当处长那么好听,但他能在一个更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余热’,收入也可观,何必恋住处长那个位置呢?”我知道他父亲去年该退而未退,重要因素之一是这位大公子联合弟妹,拉上妈妈,组成统一战线,有空就给老头子大讲“有权就有一切”的道理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无独有偶,一个星期天,我在拜访一位亲戚而未  相似文献   

11.
传话 三岁半的胖胖被小姑姑接到爷爷奶奶家里,一进门就对爷爷奶奶说:"妈妈说了,不要爷爷奶奶买东西,爷爷奶奶退休了,钱少,要东西,回来妈妈给买." 过了一天,爸爸把胖胖接回家时,胖胖拿的都是大包小包的玩具和点心,妈妈见了,埋怨道:"妈妈让你不要爷爷奶奶买东西,你怎么又不听妈妈的话呀?"  相似文献   

12.
近日,人民网微博制作了微访谈,"从‘彭洪事件’反思劳教制度".彭洪本人及律师高广清、雷登峰以及彭洪一案的采访者何三畏在微博上对网友的提问进行了回答. 彭洪,重庆渝北礼嘉镇人.3年前在网络论坛——"天涯社区"转发重庆打黑漫画《保护伞》,并加点评"这把伞好怪哟".结果出现了让他意想不到的一幕:电脑右下角当即弹出对话,叫他去市公安局网监总队自首.彭洪被处劳教两年.  相似文献   

13.
李北方 《南风窗》2013,(10):85-87
张飚退休前,在石河子监狱当驻监检察官。这10年里,他一共办了二三十个案子,案子都不大,没什么影响。直到他遇到张高平,才介入了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冤案的平反过程。张飚退休后的生活是很安逸的。平时到乌鲁木齐帮女儿看看孩子,但他不喜欢乌鲁木齐,嫌人多车堵。他更愿意待在漂亮的小城市石河子,因为到哪去都方便,绿化也好,"你现在来的时间还不算好,到了夏天,想找个楼房都不好找,全都被树挡住了"。  相似文献   

14.
日前,上海市744路驾驶员朱义润驾车回到站头,受到了职工夹道欢迎,巴士三汽四分公司经理和党支部书记等基层领导给他送上了鲜花、蛋糕,祝贺老朱生日并举行了隆重的退休仪式.给在岗职工退休之日开一次欢送会,赠一份纪念品,是巴士集团2013职代会作出的十大实事项目之一. 据了解,今年巴士集团召开的职代会上,确定了为在岗职工退休开一次欢送会,赠一份纪念品,统一调解职工中夜班费、统一发放餐费等十件实事.巴士集团工会主席石红表示,上一世纪五六十年代,职工退休企业敲锣打鼓送回家,退休证被挂在墙上.现在职工退休,去人事部门办完手续就回家,冷冷清清让职工感到不是滋味.为了增强职工的荣誉感,尤其是体现企业的人情味,巴士集团将发扬这一传统做法.  相似文献   

15.
自从今年年初中央提出“过紧日子”的号召后,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广州目前流行消费幼稚病,有的报刊也用一些实例说明广州人的幼稚消费。对这个问题,究竟广州人怎么看?本刊围绕这一议题召开了“市民研讨会”,让我们听听消费者们怎么说吧。只是为了威水(威风) △伍西菲(退休教师):广州目前的确存在着一种现象,2.50元的领带卖不出,升到40元一条就卖出了,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幼稚病。现在常听到年轻人讲“坚嘢”还是“流嘢”,“国货”还是“洋货”,一个英文不识却偏买写满英文的衣服,买一件“Madein China”就以为是洋货了。崇外崇洋,买东西的目  相似文献   

16.
小事一桩     
邻居有个三岁的儿子非常可爱,小嘴特能说。问他将来跟谁结婚,他说跟妈妈。问他长大挣钱给谁花,他说给妈妈。还比划着要给妈妈买大房子、买汽车、买飞机。他所知道的最好的东西,都要给妈妈买,听得妈妈心花怒放,幸福无比。  相似文献   

17.
2015年3月11日,是55岁的冯君堂退休的日子.由于申请报告依然在审批,现在的他仍像往常一样来天福号上班.回忆起自己与这家百年老店的往昔,他侃侃而谈.那双大而粗糙的手,在讲话时有节奏地挥舞,印证着他与天福号三十余年的岁月积淀. 初入天福号夏天一身汗冬天冻得直哆嗦 冯君堂3岁时,父亲去世.和母亲相依为命的日子,让这个男孩儿过早成熟,也把冯君堂锻炼成了一个心灵手巧、吃苦耐劳的孩子,这也为他在天福号苦心坚守的日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老爸的烟圈     
有一种味道,似乎从我一出生就萦绕在身畔,寒来暑往从不曾让它与我分开.而今,这种味道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韵味,只因为有了它,才能时刻感受到父亲在身边的那种温暖. 和众多70后一样,小时候家里都不富裕,烟瘾颇大的老爸可是舍不得花上几毛钱买上包恒大或是大前门香烟,母亲便从紧巴巴的生活费里挤出点钱让老舅从农村带点烟叶来给老爸解馋.  相似文献   

19.
工作后,我极少打电话给父亲,只是在每月领了工资后,寄500元钱回家.每次到邮局,我总会 想起大学时父亲寄钱的情景. 那时,父亲从来没有一次给我寄过半年以上的花费.4年来,他每月都要将收废品挣到的一大把卷了角的零钱,在服务人员鄙夷的眼光中,谦卑地放到邮局的柜台上.而我那时取钱,也从不会让同学看到.偶尔他们瞥到,总会故意提高嗓门问:"这是你爸给你寄的生活费,还是打算请我们撮一顿的啊?"  相似文献   

20.
朱时春是著名演员朱时茂的弟弟.哥哥“举贤不避亲”,帮助曾经是农民、却对影视艺术执著追求的弟弟开始了导演生涯.迄今朱时春已经执导了电影《继母日记》和电视剧《军旗飘扬》.两兄弟的手足深情一时间传为佳话. 兄弟俩从小感情就深 1954年,朱时茂出生在山东烟台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65年,朱时茂最小的弟弟朱时春出生.朱时春有4个哥哥、5个姐姐,朱时茂是他的三哥,他在兄弟中排行老五.朱时春出生48天时,父亲便因心脏病去世了,从此母亲拉扯着他们10个孩子艰难地过日子.为了给母亲分忧,兄弟姐妹们都想着法子做事帮母亲:时常去海边捡鲜海蛤、捉螃蟹、捕鱼,然后拿回家改善生活,或者拿到集市上去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