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求实》2014,(2)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路线,群众路线具有丰富的政治伦理意蕴,体现着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的政治立场、政治目标、政治方法和政治道德等内容。群众路线政治伦理意蕴内容不是朝夕间形成的,而是长期政治实践的产物,烙有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基础、奋斗实践和理论探索等历史印记。各个内容相互联系、辩证统一,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的价值系统。在这个系统之中,政治立场内容是核心要素,决定着系统整体的伦理性质,也决定着其他要素的功能发挥。  相似文献   

2.
习仲勋作为“党的宝贵的群众领袖”,他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思想,形成了自己关于群众工作的基本观点和朴素的群众路线思想.本文从习仲勋群众路线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渊源,内涵探析和现实启示等方面入手,对习仲勋的群众路线思想进行阐释和论述.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了毛泽东倡导的群众路线以鲜明的时代内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统一,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的统一,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密切联系群众与接受群众监督的统一,人民利益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统一,构成了邓小平群众路线观的基本特色。邓小平的群众路线观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李承宗 《唯实》2003,(2):14-17
传统伦理观念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条件下正受到猛烈冲击。现代科技发展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影响着传统伦理观念。在当前 ,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界的矛盾 ;现代科技发展与传统的爱情、婚姻、家庭伦理的矛盾 ;高消费与幸福之间的矛盾等方面。它启示我们 ,伦理学研究应由传统伦理学转向现代伦理学 ;从民族化研究转向国际化研究 ;科学研究应融入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发展的探索史。从三重逻辑考量党的理论创新,就理论逻辑而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统一;就历史逻辑而言,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基本前提;就实践逻辑而言,“两个结合”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路径。在新征程中,要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把握发展规律、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问题导向、坚定理论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遵循与精神指引。  相似文献   

6.
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问题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中央苏区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群众路线理论基础上结合实践探索出一套有效制度,主要包括群众路线宣传动员机制、理论学习机制、民主监督机制、工作考评机制。这些制度建设和实践经验至今仍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的总结,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之一,是我们党根据党的性质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创造的一种科学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建党90多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相似文献   

8.
政治伦理的前提审视:政治和伦理关系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在政治伦理的元理论层次上进行讨论。它包含了重新探讨政治伦理前提性的若干理由以及政治与伦理相统一的基础这样两大主题。文章认为 ,之所以要对政治伦理的前提进行再审视 ,是因为当前政治伦理研究中出现的有关政治伦理的基本看法的差异性、政治与伦理实践中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的不同倾向以及在政治伦理框架中的若干具体理论研究 ,都使重新探讨政治伦理的前提成为必要。在此基础上 ,文章从政治与伦理相统一的现实基础、主体活动基础、结构因素、制度层面、时代需要等五个层次 ,对政治与伦理关系何以能结合为政治伦理的问题 ,亦即政治伦理何以可能的前提问题进行了理论梳理。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的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直接指导着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并提供了强有力的道义支持、道德动力和道德保障;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又直接规定着社会主义政治伦理关系的确立及其性质,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的发展状况和顺利实践.因此,必须更加坚定不移地把握"两手抓"的方针,更好地推进二者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谢醒玲 《世纪桥》2009,(11):30-32
政治始终包含着价值选择,政治因为价值而具有了方向,政治价值对政治生活具有导向性作用,对政治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政治生活所赖以生成和发展的价值取向,通过对政治价值的探讨致力于找到从价值选择的视角改善政治生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民主革命时期,罗荣桓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创造性地开展了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鲜明的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其中引人注目的就是成功地运用了儒家伦理思想,表现在倡导"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坚持"仁爱"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秉持"智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方面,给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2.
韩国的政治教育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治教育是韩国教育体系的灵魂,通过对学生的道德、民主、公民和祖国统一等价值观念的培养,韩国政治教育成功地成为塑造年轻一代精神支柱的主渠道,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这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练玉和 《世纪桥》2013,(15):5-6,10
群众路线源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新泉整训是党和红军初创时期的一次重大的思想政治运动,它加强了党的领导,纯洁了红军队伍。然而新泉整训前受城市中心论、思想政治教育缺位、红军组成人员局限性,根据地斗争环境严酷性的影响,使党和红军一度脱离群众,革命事业受到严峻考验。通过新泉整训深入群众的调查研究和严明纪律,加强了党的建设和军队建设,为创建新型人民军队奠定基础。当代中国坚持党的领导和作风建设,是新泉整训坚持群众路线在新时期的党的建设伟大实践中的科学诠释。  相似文献   

14.
《求实》2014,(7)
群众史观和群众工作分别是群众路线的灵魂和躯体。群众史观是对人民群众与社会历史发展关系的规律总结,其产生以人成为现实的人、社会成为现实的社会为逻辑大前提,以唯物主义地定位个人历史作用为小前提,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论共同构成唯物史观的两大支柱。群众史观内容的演进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伴随着革命形势和建设环境的改变,群众史观也内在地进行着多重"正-反-合"的逻辑演进,使群众史观不仅有其历史向度,还有其未来向度,分别观照着"历史如何被创造"与"历史如何去创造"两个历史实然与未来应然的主题,对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有着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5.
民主革命时期的滇中地下党始终较好地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他们普遍建立工作据点,建立基层组织,发动武装起义,组建军队,为云南解放作出了较大贡献。它启示我们,贯彻群众路线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做好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16.
政治伦理是关于政治的应用伦理,其价值论域涵括:方兴未艾的应用伦理学为其夯实学理基础;源远流长的传统政治伦理思想为其涵养借古鉴今的思想渊源;社会主义和谐文明建设为其引领鲜明的时代价值取向;内生官德形成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官德建设为其奠定坚实的实践价值基点。  相似文献   

17.
《求实》2013,(11)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毛泽东群众路线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党依靠这条路线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坚持这条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多党竞争的情况下长期执掌政权,在人民行动党的领导下新加坡经济繁荣发展、政治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环境优美、政府清正廉洁。究其原因在于人民行动党执行了朴素的为民服务理念、广泛的为民服务举措、密切的联系群众长效机制,这些成功经验对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很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德治与教化在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同小可。德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构建政治伦理体系,而政治伦理体系的构建必须首先确定政治伦理原则。社会政治伦理原则的确定是社会制度决定性与政治主体选择性的辩证统一。在经济全球化和价值观多元化以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研究、确定、坚持正确的政治伦理原则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赵利梅 《世纪桥》2015,(2):30-3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定形式,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际上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标准与行为依据,端正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态度,指导工作行为,深入到基层,密切联系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