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蒋介石习惯地背着手,立在窗前看那不远处的军校办公楼。显然,他充满了恐惧、不安和失望的神情。这是1949年12月8日晚9时,成都的冬夜黑沉沉的,萧煞煞的,没有一丝风,没有一滴雨,整个城市笼罩在茫茫然而又惴惴不安中。毛泽东在北平大手一挥,解放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席卷了中国大地,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从南京迁广州,又从广州迁重庆。前几天,重庆失守,国民政府又迁来成都,国民党在大陆的地盘只剩西南这一隅I。而此时,成都以南,自贡、乐山已经丢失,刘伯承率领的解放军第三兵团、第五兵团已切断了国民党向云南的退路;成都以北,贺龙…  相似文献   

2.
1949年南京易手之前,国民政府就迁到了广州,接着又从广州迁到重庆。蒋介石飞到重庆没多久,又于11月30日撤到成都。两天后,重庆失守。蒋介石开始在成都"中央军官学校"办公。12月7日,蒋面色凝重、不无沮丧地告诉陈立夫:"今天真奇怪,我召集军事将领开会,大家都不  相似文献   

3.
张长龙 《党史文苑》2011,(13):53-56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长洲岛创办了黄埔军校。这所新型的革命军官学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黄埔军校曾经三迁校址:1930年迁往南京,1938年迁往成都,1949年迁往台湾至今。自  相似文献   

4.
难忘聂帅     
我随聂帅到过重庆两次。第一次是1960年3月,聂帅在广州参加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后,与贺龙元帅、罗荣桓元帅一同经南宁、贵阳到重庆、而后又到成都、西安、三门峡、洛阳等地视察。第二次是1964年11月,聂帅在广州开完中央军委常委会,休息一段时间后,于1965年3月下旬,与贺龙元帅、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从广州乘飞机到成都,听取四川省科委关于西南地区科学技术工作的汇报后,转赴重庆考察重庆地区的军工企业,研究三线的铁路建设和重庆飞机场的扩建问题。聂帅两次到重庆,遗憾的是日程安排得都很紧,始终没有机会回故乡江津看一看。聂帅去世已经12年了,我…  相似文献   

5.
帙明 《共产党人》2006,(16):50-53
1949年12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第18军军长的张国华带领所部胜利完成成都战役后,进驻川南地区第二天,中央军委任命张国华为川南行政公署主任。不久在重庆,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邓小平和刘伯承、贺龙传达了毛泽  相似文献   

6.
成都、重庆已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之后的第三个"新特区"。成都将如何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创新,又会面临怎样的挑战。记者分别和两位政策研究方面的专家进行了对话。!!!!  相似文献   

7.
1949年12月10日,解放军先头部队逼近成都,成都市内也有枪声,蒋介石的住所中央军官学校附近出现“可疑人物”,于是蒋在慌恐中登机升空。这时,解放军15兵团已经解放广州,并且接管了广州白云机场。但飞机场仍留有国民党人员。在蒋介石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前,成都机场人员与广州机场联系,了解广州的天气情况,由于他们过  相似文献   

8.
1949年12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第18军军长的张国华带领所部胜利完成成都战役后,进驻川南地区第二天,中央军委任命张国华为川南行政公署主任。1950年1月10日,在他到职的第四天,就接到中共中央西南局打来的电报,要他立即赶到重庆曾家岩西南局驻地。到重庆后,中  相似文献   

9.
1949年春,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之际,中国的外交界却出现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怪事.当南京国民政府孙科内阁决定迁往广州,并且照会各国使馆也跟随政府迁往广州时,一向与国民政府亲近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及其使馆的主要工作人员并没有离开南京,只是派出了一小部分工作人员随国民政府迁往"临时首都"广州,而一直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蒋介石视为中共"后台"的苏联却遵照国民党政府的建议,指示其驻华大使罗申将大使馆随同国民政府一道迁往广州.  相似文献   

10.
刘炳峰 《党史博览》2003,(12):35-37
毛泽东提醒渡海兵团,“向粟裕调查渡海作战的全部经验”,以免重蹈金门覆辙1949年10月17日,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解放广州后的第三天,毛泽东即致电林彪:“……使十五兵团易于攻取海南岛,消灭残敌,平定全粤。”当时,从广东溃败下来的国民党军残部已逃到海南岛,连同岛上原有部队,共计10余万人,经重新整编,并依靠岛上50余艘舰艇、40余架飞机,在国民党海南防卫总司令薛岳(字伯陵)的指挥下,组成所谓海陆空立体防御体系———“伯陵防线”,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海登陆。此时,第四野战军正在广西境内作战。12月初,随着广西战役的基本结束,四野前委开…  相似文献   

11.
作者当年从成都逃出,转移到重庆准备赴香港 向上级汇报工作,不料其投奔的地点已被特务控 制。当他幸运地几次从特务眼皮下逃脱,正待离开 重庆时,却又被意外当作银元贩子抓进了警察 局……  相似文献   

12.
刘红峰 《党史纵横》2014,(12):45-47
正1949年6、7月间,第二野战军前委在南京召开扩大会议,研究进军大西南的具体作战部署和城市接管等问题。期间,刘邓首长找陈锡联谈话,郑重交待:重庆解放后,由你陈锡联担任市长、市委第一书记兼军管会副主任。当时,陈锡联担任二野第3兵团司令员,之前从没有干过地方工作。"三招"稳定社会秩序1949年11月30日,第3兵团解放重庆。当晚,陈锡联就带领兵团机关随部队进入重庆。12月3日,重庆市军管会正式  相似文献   

13.
南粤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社会暗无天日。1947年至1949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作垂死挣扎,纠集了3个兵团11个军,约15万人的兵力,分别固守粤北和确保大后方的广州大本营。蒋军以主力第13、第21兵团等共7个军和5个保安师沿粤汉路、韶关至广州一线布防;以第12兵团2个军驻潮(安)、汕(头)地区,策应广州方面作战;以1个军驻防湛江地  相似文献   

14.
正1950年11月7-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在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宋时轮的率领下,分别经辑安(集安)、临江进入朝鲜,执行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东线作战任务。从辑安进入朝鲜的是由张翼翔军长率领的9兵团第20军近5万人;从临江入朝的是9兵团的兵团部和由彭德清军长率领的第27军、由张仁初军长率领的第26军,共10万余人。9兵团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三野在华  相似文献   

15.
我从1936年起开始当记者,至今已逾半个世纪。五十多年间,我写的各种新闻不下万件,但能记得住的不多,很多已无法查找了,这里先回忆解放前我的记者生涯中的几件往事。 抗日战争爆发不久,国民政府即已决定把首都从南京迁往重庆,把重庆定名为“陪都”;国民党的要员们,纷纷从南京,从武汉到了重庆。 对这些人的采访,多半是官样文章,发的也大都类似公报新闻。但是有几件事,却是我至今  相似文献   

16.
潜伏在国军高层的将军郭汝瑰,重庆铜梁人。1907年生,成都联合中学(石室中学)毕业。1927年4月在黄埔军校时就受吴玉章指示,回四川到堂兄郭汝栋(时为国民革命军第20军第2路司令)部任职,阻止杨森出川配合蒋介石攻打武汉。不久,郭汝瑰在綦江任营长,由袁镜铭介绍加入了中国  相似文献   

17.
帙明 《党史文汇》2006,(1):25-28
1949年12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第18军军长的张国华带领所部胜利完成成都战役后,进驻川南地区第二天,中央军委任命张国华为川南行政公署主任.1950年1月10日,在他到职的第四天,就接到中共中央西南局打来的电报,要他立即赶到重庆曾家岩西南局驻地.到重庆后,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邓小平和刘伯承、贺龙传达了毛泽东主席关于"进军西藏宜早不宜于迟"的指示,决定由张国华率领第18军执行和平解放西藏的伟大历史任务.1月24日,中共中央批复决定组成以张国华为书记的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  相似文献   

18.
正随战斗部队向西南挺进1949年10月1日深夜,西南服务团跟随刘邓大军,在新中国诞生的隆隆礼炮声中悄然离开南京,踏上进军西南的征途。10月14日,由陈赓指挥的二野四兵团协同四野十五兵团解放了国民党"临时首都"广州。第  相似文献   

19.
南粤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社会暗无天日。1947年至1949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作垂死挣扎,纠集了3个兵团11个军,约15万人的兵力,分别固守粤北和确保大后方的广州大本营。蒋军以主力第13、第21兵团等共7个军和5个保安师沿粤汉路、韶关至广州一线布防;以第12兵团2个军驻潮(安)、汕(头)地区,策应广州方面作战;以1个军驻防湛江地区,守住通往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的退路;以1个军驻守海南岛。  相似文献   

20.
82年前,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人率先喊出了"保卫大武汉"的口号。全国军民心向武汉,前赴后继,打响了团结抗敌、救亡图存的武汉保卫战。《新华日报》社论提出"保卫大武汉"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后,尽管国民政府已决定将首都迁往重庆,但国民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各国驻华使节大多迁往武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