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要有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不息的形象。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员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共产党人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不懈的进取精神的力量源泉。党员只有坚持共产主义信念,才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现阶段,共产主义理想就体现在实现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总目标上,体现在每个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上。  相似文献   

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也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建设的一大创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体现,而且可以使我国的经济建设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而迅猛发  相似文献   

3.
当前,需要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进一步厘清对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完善国土资源对公民的保障制度,使经营性全民所有制资产经营管理在体制上与政府分开,在现有国有企业中建立模拟股东、董事制度,稳步发展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服务型公有制企业.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员的党性,讲是无产阶级先进阶级性的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具体地说就是指党的性质在党所领导的事业、党组织的活动及党员的思想和行为上的具体体现。这是因为:第一,把党性建立在党的性质上这个基础上,使党性概念更准确;第二,把党性与党的性质区别开来,使党性概念更明确。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弘扬敬业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弘扬敬业精神张正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给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弘扬敬业精神带来了冲击。一些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价值观念发生错位,盲目接受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对弘扬敬业精神产生了动摇和怀疑。笔者认为,如...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105页)。我国党校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价值观建设刘俊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已发生了重大变革,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观念,即价值取向必然相应地也随之发生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究竟要求什么样的价值观与之相适应?人们又怎样才能树立这样科...  相似文献   

8.
楼继伟 《求是》2006,(17):30-32
财政有什么样的作用?一般说来,财政是政府履行职能的主要物质基础,财政部门是经济管理综合职能部门,财政的具体职能作用往往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体制变革密切相关。概括起来,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作用。一、弥补市场缺陷,直接配置社会公共资源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收入是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激励,但市场机制是不会对公共部门充分分配资源的。比如,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外交、国防、安全、一般行政等部门,政府只能将通过税收获得的收入直接进行资源配置,以弥补市场配置资源的不足。这是财政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9.
失业问题,是世纪之交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失业现象口趋严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能否避免失业,对于维护劳动群众的切身利益,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社会出现的失业现象 失业,从广义上说,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抱有劳动愿望的人未能在劳动市场上找到工作,失去工资收入的现象。失业的本质内容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游离于社会生产过程之外,失去生活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是我国社会结构的重大转型,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与此相适应,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在发生着臣大的变化,正处于一个新的转型时期,从而给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是否需要加强道德建设以及如何加强道德建设等等,就是我们当前急待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加强道德建设,这绝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有其深刻的现实根据和客观必然性。 首先,加强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黄中平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如何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道德建设,进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避免出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与道德沦丧同步的现象,对我们是一个历史性的严峻考验。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2.
和军 《求实》2012,(8):36-40
目前有必要区分理想型按劳分配模式与探索型按劳分配模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条件实施理想型按劳分配模式,但可以实施探索型按劳分配模式,因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原则是可以兼容的。应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阶段而非局部阶段来看待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局部阶段民营经济为主体与整个阶段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并不矛盾。我国目前尚未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阶段看,则必然会实现这一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它的根本任务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凡是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东西,社会主义都应当抛弃,都在破除之列。反之,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东西,社会主义都应当积极地、理直气壮地加以采用。为尽快把我区建成武汉西部的城市工业发展区、都市农业先进区、商贸流通繁荣区、旅游渡假新区四位一体的经济强区、文明新区,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区区情,进一步解放思想,用新观点、新思维,找出新办法加快蔡甸区发展,为此,我认为必须树立“八破八立”的新观念。 第一,我们一定要破除固步自封,按部就班、自我满足的无所作为思想,树立抢前争先、争强夺冠的开拓进取新意识,在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上有所突破,高度自觉地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在新世纪的角逐中赢得主动,迈出新的步伐,夺取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急剧而又深刻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抛弃什么样的价值观,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急需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单一价值观的裂变 在政治高于一切的年代,由于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清白,政治成分好,是评价人的价值的唯一尺度,所以,人们为了实现自身价值,其目标的追求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一、义利失衡—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义利关系态势义利观问题实质上是价值取向问题.义利矛盾自古有之,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情况有所不同.大凡社会变革时期,义利矛盾都很突出.目前,我国正处在新旧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原有利益格局已被打破,新的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尚在形成之中.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和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道德批判,以及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念上的迷惘与失范,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汹涌浪潮使一切不适应其发展的陈旧的、僵化的、极左的思辨方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处于理性的思考与道德价值的认同过程之中.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资源配置最合理、最有效的方式,但它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价值规律的普遍作用,往往使人们在热切关注经济效益之时,容易忽视它的社会效益的一面,放弃道德对经济行为的制约、规范、引导职能.在价值取向上误入“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不顾其他的歧途,导致了义利观上的混乱现象,出现了义利对立的论调和以“重利轻义”为主流的社会价值取向,这虽有其客观性的一面,但同时说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一样,在价值的取向上同样需要有价值导向、需要义与利的统一与协调.  相似文献   

16.
17.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政府职能的转变,而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在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加强和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问题,是当前实践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8.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所有制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但采用什么样的公有制形式才能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一直成为困扰我们思想和实践的问题。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主要采取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并且在所有制上追求大而又大,纯而又纯,片面强调发展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轻视和削弱集体所有制经济,排斥和取消个体所有制经济。结果,在理论上逐渐背离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空前的巨大成就。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成绩显著;与之相应,人们的自我意识、平等意识、风险意识等得以极大增强;知识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同时,由于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阻力,致使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出现一系列道德失范现象,这就必然使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虽然我国农村经过十多年改革,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近年来由于农业特别是粮棉生产的比较效益下降,因此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为了实现农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为了进一步增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加强国家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加强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农民利益的保护。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发展农业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