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家事审判制:家事诉讼程序与家事法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家事案件因其高度人身属性而不同于普通民事争议,当事人相互之间的关系既具有终身性又可变的两面性,彼此利益既统一又分离;双方的自由合意和处分权受到较大限制。为更好地适应家事争议当事人的特殊利益需要,应对家事案件数量持续增长,促进家事争议处理质量的提高,我国宜借鉴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司法改革经验,制定独立的家事诉讼程序,在法院设立专职审理家事案件的家事法庭乃至家庭法院,配备擅长于调处家事纠纷的法官及专职辅助人员,尽快构建家事审判制度。宜把司法裁判定位为解决家事争议的最后手段;鼓励当事人利用和解等多元化途径解决家事争议,化解家庭矛盾和冲突,提高家事争议解决的司法效率和社会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2.
网络婚姻的法律问题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婚姻作为网络迅速发展的产物,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如,虚拟隐蔽性,便利性等。网络婚姻涉及到不少的法律问题,如网络婚姻是否构成重婚罪,是否能成为离婚的法定事由,是否能基于此理由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以及其是否违反了夫妻之间的包括同居、忠实义务在内的配偶权。对于这些问题,目前我国相关法律中未作出明确规定。网络婚姻所涉及的上述相关法律问题,需依赖法律来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3.
因中日婚姻法律制度固有的歧异,中日跨国婚姻的法律冲突在所难免。比较中日两国在结婚、夫妻关系及离婚法律制度方面的不同,研究有关解决婚姻法律冲突的国际私法冲突规则,对于保护我国公民的权益,预防和避免跛脚婚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大学生的恋爱动机、贞操观、两性观、结婚行为、生育等婚姻法律方面的内容进行的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总体法律意识基本与当今社会的法律要求和道德观念相符合,并在某些方面形成了当代婚姻家庭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网络婚姻的性质是精神婚外恋,它造成家庭关系危机和夫妻感情破裂,难以确定适用道德调整或法律调整。本文从网络婚姻的性质入手,较系统阐释了网络带来的社会与法律问题,并试图选择适用有效的解决模式,调整婚姻,从而促进婚姻家庭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6.
中越边民跨国婚姻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越边民的跨国婚姻自古以来就存在,因为他们地域相连,文化相似,语言相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睦邻友好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这种跨国婚姻必定越来越多.目前,这种跨国婚姻还存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难、申请加入国籍难、加入户籍难等问题.这些问题给家庭、社会带来诸多影响.要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采取系列措施,尤其是在法制方面进行一系列完善.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欧美国家出现了对同性婚姻或对同性伴侣赋予部分家庭权利的立法浪潮,然而我国对于涉外同性婚姻的规定仍处于空白。这不但不利于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也有可能给我国的相关机构造成工作的不便,一味的否定甚至可能有损我国的人权形象。本文在对我国现有涉外婚姻立法和同性恋者家庭权利的主要诉求进行审视后认为,在我国国内立法承认同性婚姻之前,法律无需单独为涉外同性婚姻进行规定,只需在适用中区别处理。  相似文献   

8.
婚姻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 ,既受自然属性的调整 ,又受社会属性的制约。在当今社会中 ,人类更需要呼唤道德和法律 ,才能走向更高的文明、有序和健康  相似文献   

9.
婚姻的成立与有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成立是有效的前提。一项成立的婚姻不一定是有效的,有效的婚姻将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二者不可混为一谈。否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0.
家事事件程序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家事事件涉及当事人的婚姻家庭私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故两大法系有关国家或地区均对家事事件设置了专门程序予以处理,但我国未对此单独立法,民诉理论界也鲜有人提及或讨论家事事件程序的理论和程序构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家事事件程序是弥补家事裁判立法不足、解决家事纠纷、实现司法和谐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国应制定《家事事件程序法》,在普通法院内部设置家事法庭,并建立家事调解程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传统的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现行婚姻家庭法律却仍然建立在以合法婚姻为中心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基础之上,未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如:回避规范同居家庭、对单亲家庭和隔代家庭关系缺乏应有调整、收养条件苛刻等等。因此,我国家庭立法应当进行大幅度的修改,以道德观为中心的家庭立法应当转向为以调整家庭成员关系为中心的家庭法,以适应现实社会。  相似文献   

12.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婚姻家庭一章的规定体现着人本主义的趋向。文章从对比我国涉外婚姻家庭关系法律适用立法变化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在涉外婚姻家庭关系法律适用立法上的人本化趋向。  相似文献   

13.
婚姻家庭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夫妻关系的建立是婚姻家庭关系形成的基础.国家积极并行之有效的婚姻创设与调整家庭关系的立法与司法,不仅能提高人们相关的法律意识,明确合法配偶间与其他家庭成员间所产生的民事法律关系和其社会责任,而且对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与发展当代婚姻家庭制度均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女性的角色与传统社会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女性的劳动不再局限于家庭之中,这种变化的结果是提高了女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降低了她们对于男性的依附,进而改变了传统的两性权力模式.女性角色的改变动摇了传统家庭得以建立的基础,造成了诸如离婚率提高、家庭暴力增加等现象.由于女性角色的巨大变化,在未来社会,家庭多元化的趋势将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5.
修改后的婚姻法具有极大的进步性:体现了法律与道德的融合,克服了原有婚姻法的一些弊端,完善了法律体系。修改后的婚姻法仍存在缺陷:内容不够全面,有些制度不够完善,法律条文存在逻辑上的错误。本文对修改后的婚姻法的进步性与缺陷进行了分析,并希望立法机关制定单行法或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释弥补缺陷。  相似文献   

16.
对现行《婚姻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改后的《婚姻法》已于 2 0 0 1年 4月 2 8日起施行。婚姻法的修改使我国的婚姻法制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也是中国立法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标志。但修改后的《婚订法》中增设的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制度 ,以及对事实婚姻和夫妻财产制的有关规定 ,结合司法实践看仍有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之处  相似文献   

17.
民法学界通说认为,婚姻家庭法是私法,是民法的组成部分。但是,从法律体系架构的角度考察,婚姻家庭法并非只是私法。法律体系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并非绝对,二者互为关联、互相影响。以我国现行《婚姻法》文本为分析对象,可知强制性婚姻家庭法律规范占绝大部分;国家公权力介入婚姻家庭,维护弱者的权益相当必要。因此,有必要转换思路,突破传统思维定势,确认婚姻家庭法是公私混合法的性质,以求符合婚姻家庭的基本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18.
浅析我国婚姻法中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指配偶一方违法侵害他方的合法权益 ,导致婚姻关系破裂 ,离婚时过错配偶对无过错配偶所受的物质和精神损害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制度。我国 2 0 0 1年颁布的《婚姻法》专设“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一章 ,新增了这一制度。这标志着我国婚姻家庭法制建设又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使法律对婚姻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更进一步 ,使司法机关对相关案件进行裁判有了法律依据。本文首先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现实意义和内容加以介绍 ,又着重阐述了其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与目前正在发生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相适应,我国城市居民也在逐步完成由“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化,社区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日益密切,在对人们婚姻家庭问题的干预过程中发挥着日益强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