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执政的制度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党  谢峻峰 《求索》2007,(8):130-132
伦理实体是伦理精神与伦理制度的合一。执政的制度伦理是执政制度所体现的伦理精神与执政的伦理精神的制度性安排。执政的伦理精神只是主观的东西,必须通过具体的制度安排才可以在现实的执政活动中体现出来,现实的执政制度是否具有合法性也必须经过伦理的反思才可以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党的中央全会上专门研究执政能力问题,这在中国共产党55年的执政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中国的执政党为什么现在如此重视执政能力问题?研究执政能力问题有什么特殊重要的意义?9月上旬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党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团结带领全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前提和保障。本文着重从构成执政活动的基本要素方面探讨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4.
周新全 《半月谈》2003,(12):40-41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基层党委来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提高执政能力,做到执政为民。那么,怎样提高基层党委的执政能力呢?我们从广东揭西县的实际出发,坚持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以谋求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代表人民群众作用于公共权力,支持人大监督政府,放手让政府依法正确  相似文献   

5.
李军 《现代领导》2006,(1):29-29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抓好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科学评价和判断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选准用好执政能力强的干部。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列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监督理论与党内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总结和推进党内干部监督制度建设。这既从一定的角度和层面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和方式进行了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也为倡导和遵循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成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王克俊 《协商论坛》2011,(10):24-25
今年是苏共垮台20周年。1991年8月25日,建党93年、执政74载、拥有近2000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在没有外敌入侵和特大自然变故的情况下,自行宣告解散。回顾苏共执政的经验教训,探讨苏共垮台的诸多原因,对于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统一论坛》2010,(1):40-48
四、多党合作制度中的政治协商 政治协商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就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进行协商,是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贾桂梓 《前进》2006,(8):21-23
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民主的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苏晓云 《政策》2004,(3):8-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都是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服务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当然也是统战工作的第一要务。在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要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体布局出发,构筑统筹和谐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 《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是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完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临泽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学伟撰文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执政的重要制度载体,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好形式。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意义十分重大。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把党的主张通过立法变为国家意志,是我们党执政活动的重要体现;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决定,也是党执政活动的重要体现;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保证宪法、法律和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遵守和执行,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仍然是党执政活动的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与交流》2004,(5):F002-F002
必须着眼于执政能力建设的整体性。离开了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提高,执政能力的提高就成了一纸空谈。干部队伍的执政能力不是每一位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简单相加。树立执政能力的整体意识,其意义在于引导人们关注并研究干部队伍作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5.
张作荣 《今日浙江》2010,(23):59-59
提高领导干部网络执政能力,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提高领导干部网络执政能力,迫切需要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陈一潮  刘云山 《前沿》2007,22(6):10-12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执政活动,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现实途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立足于人大的民主程序和机制进入国家政权组织并掌控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权是党民主执政的前提条件;切实保障和落实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职能、确保行政及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来贯彻执政主张和意图是党民主执政的本质要求;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选举制度、提高人大代表素质以及实现人大代表结构的合理化促使人大代表更好地代表民意、向人民负责以及保证人大的民意机关性质是党民主执政的基本保证;积极稳妥地发展党内民主是党民主执政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张七一 《协商论坛》2014,(11):22-23
人民政协以宪法、政协章程和相关政策为依据,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保障,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2012年,中共十八大首次把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写入报告。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18.
吴珏 《求索》2008,(6):86-88
在历史进程中自然积淀而成的非正式制度,往往比人为设定的正式制度对历史主体的变迁具有更为深刻的影响。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体制进路而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尤为明显。分析、总结非正式制度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的影响,对于推进党的执政体制改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世谊 《群众》2014,(2):19-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严格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把严明纪律作为党的凝聚力和执政能力的基础来强调,把改进作风视为夯实执政根基的重要工程来加强,  相似文献   

20.
《世纪行》2006,(3):36-38
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体现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原则、内容、方式和程序等作了科学规范,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纲领性文件。省民盟认真学习贯彻《意见》精神,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基础,作为提高参政党整体形象以及履行职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