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市场经济ABC     
《党建》1994,(10)
市场经济ABC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为实现宏观(总量)平衡,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和外汇收支总量的调节与控制。由此扩展开来,通常把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采取的其他措施也纳入宏观调控的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控的...  相似文献   

2.
宏观调控就是国家对国民经济总量的调节与控制。它是以国家(政府)为主体,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和社会长远利益出发,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对财政收支总量、货币收支总量和外汇收支总量进行调节与控制。在我国,宏观调控既要坚持适度从紧的方针,又要相机抉择,这是全面实行“宏观管往管好、微观放开搞活”改革原则的客观要求,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1、什么是宏观调控?现代市场经济是有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活动,目前世界上那种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是不存在的。在这里,宏观调控就是指政府为实现宏观总量平衡,使国民经济运行沿着领先安排的轨道合理、协调、健康地运行,或者是在市场经济运行出现了不良行为以后采取措施使其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市场经济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同时也需要社会公众的监督。加入WTO后,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职能需要进一步规范化。首先.要基本上退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行政干预。而主要采取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各种产业引导政策为社会经济发展确定方向.并通过宏观配置资源来提高经济效益;其次。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市场经济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同时也需要社会公众的监督。加入WTO后,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职能需要进一步规范化。首先,要基本上退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行政干预,而主要采取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各种产业引导政策为社会经济发展确定方向,并通过宏观配置资源来提高经济效益;其次,要改进宏观经济调控职能,进一步完善财税、金融、外汇管理体制,主要以经济和法律手段而不是行政性手段…  相似文献   

6.
一、财政管理应由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转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管理重计划轻市场,不管市场如何变化,总是按进度拔补。甚至当计划与市场发生矛盾的时候,也坚持按计划办。这样做不符合经济规律,尤其是使企业不能正确对待市场和效益这两个与企业生死攸关的问题,限制了企业自主权,影响企业搞活,而且财政部门由于过多地陷入具体事务,分散和削弱了宏观管理的功能。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财政减少对企业的微观管理,加强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7.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企业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特别需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因为: 第一,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要  相似文献   

8.
《奋斗》2004,(3):48-50
吴敬琏,著名经济学家:对当前经济是否过热,经济界大致有三种不同的估计:第一种认为当前货币供应量适合于增加内需和抑制通货紧缩的需要;投资增长只会带来效益,而不会造成过热;对这轮增长要保护好,不应踩动刹车。第二种认为经济肯定出现了过热,主张采取适度从紧的总量政策,防止过热引起大起大落的经济波动。第三种认为宏观经济出现了局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发展市场经济、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仅不排斥宏观调控,相反,还要加强宏观调控。这是因为: 加强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经济固有缺陷、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是一种损益经济。它既具有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使整个社会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优势,又存在不能自动地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稳定与平衡、难以兼顾效率和公平、外部非经济等缺陷。市场经济的这些缺陷,只有通过宏观调控才能加以弥补。因为宏观调控具有能够运用经济的、法律的…  相似文献   

10.
一是把总量控制与结构调整更好地结合起来。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目前社会总供求大体平衡,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很不合理。要在继续搞好总量控制的同时,切实将工作重声、转到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上来。二是把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更好地结合起来。没有宏观调控创造稳定的经济环境,微观经济活力难以充分发挥;而微观经济缺乏活力,宏观调控也难以灵活有效。既要宏观调控,又要微观搞活。要在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同时.注意更多地发挥市场…  相似文献   

11.
现行计划体制不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新形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l)应该由市场发挥作用和企业自主决策的经济活动,有些还没有放下去,中央已经放权的,有的没有落实到企业;在微观经济放开搞活的同时,还缺乏有效的宏观指导和调控;应该由国家计划直接管理的某些经济活动,基本上仍沿用传统的计划管理办法。(2)国家计划还存在某些脱离实际、不能及时反映市场供求变化的现象,计划确定以后,缺乏有效的实施手段和措施。(3)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各种调控手段的运用难以协调配套,宏观调控偏重于直接干预,…  相似文献   

12.
动态与信息     
《党风建设》2002,(5):45-46
自治区旅游局为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对旅游行风建设提出要求,主要内容有:一是要大力整顿出境旅游市场;二是要切实整顿旅游市场经营秩序;三是要整顿和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四是要加大对假日旅游市场的联合执法检查和监管力度;五是要整顿旅游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秩序和外部发展综合环境秩序;六是要从严查处违反“十个不准”的集体和个人,即:不准违反政治纪律与外事纪律;  相似文献   

13.
朱基副总理最近在考察时指出,现在企业困难的原因复杂,既有内部的又有外部的。可至今讲外因太多,太严重,而忽视分析内因。企业的管理在组织和手段上确有进步,但是,劳动纪律不如五机六十年代。现在是企业强调内因的时候了,真正的企业家要眼睛向内,不能只讲客观,只讲国家要给企业减税让利;把困难都推给国家。如果企业都这样,国有企业还有什么税可减,还有什么利可让?现在国家已经很困难了。目前,主要的问题是许多企业还有很大的潜力,只要加强内部管理,效益可以很快得到提高。朱镕基指出 现在是企业强调内因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4.
政府角色错位现象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政府角色错位现象,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出现的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政府角色偏离自身职责任务、活动范围、运行轨道的现象。一、政府角色错位现象的表现及其后果政府角色错位,按照其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职责内角色与职责外角色错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对经济发展承担不同的分工,发挥不同的作用,它们的角色各不相同,不可代替。而现实中,政府往往以“全能者”的身份出现,涉足企业、市场、社会的职责范围,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比如,政府“点贷”…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11,(10):60-60
李义平在8月17日的《中国经济时报》上接受专访.在谈到如何看待宏观调控的作用时,李义平说,按照规范的市场经济理论,“看不见的手”——市场的调节是第一位的,宏观调控是第二位的。宏观调控更需要制度基础,制度比人为操作的技术的作用更伟大,技术操作不能代替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罗本琼 《党建文汇》2002,(17):10-10
第一,企业领导班子素质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优秀企业经蕾者群体尚未形成。部分企业领导成员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落后,缺乏以经营管理国有企业为终身职业的价值追求,“官本位”意识较强。一些企业经营管理者缺乏改革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在市场形势好的时候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在生产经营困难时总是寄希望于政策性保护,企业抗风险能力弱。  相似文献   

17.
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企业步入市场经济后,提高经济效益这一问题已引起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保险业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其自身效益如何提高?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是什么关系又如何统一?已成为当前众说纷纷的话题。从我们几年实践看,在无特大自然灾害事故的前提下,效益提高的关键在机制,机制转换的出路在改革。社会效益是社会对保险的客观需求,是保险企业产生的基础。自身效益是实现社会效益的前提和保障.一、社会效益的提高必须有自身效益做保证人保公司担负着组织经济补偿,防御灾害发生;为国家聚集资金,为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8.
要理直气壮地管市场管价格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对政府要不要干预市场、要不要管理价格,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些人认为市场万能,市场经济就是价格由市场自发形成,对市场不能加以管理。这些错误认识反映到流通领域,导致了流通领域的混乱,我们吃了大亏。思想...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企业领导者的内外协调工作在管理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如何提高企业领导干部的协调艺术,使企业各种活动不发生相互磨擦或重复,保证企业内部相互间建立良好的配合关系,避免工作出现“断层”现象,笔者试就以下三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协调企业外部关系要把握好角度 企业外部关系的协调中,一定要从国家、企业和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握好角度。首先,在处理企  相似文献   

20.
前线文库     
《前线》1997,(6)
国家将采取国际惯例保护民族工业据国家经贸委最近透露,我国将在市场开放的同时,采用国际通行做法保护民族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和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其主要做法包括:加强进口总量管理,着力调整进口结洒。对于实行进口配额许司证的商品要根据国内生产情况和市场需求,合理确定进口总量,不许随意突破。对国内可以生产制造、质量尚可、但暂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实行校高关税予以适度保护,以引导企业采购国内设备;对国内不能生产制造的设备以及短缺的原材料,实行低关税鼓励进口。研究采用技术标准管理进口。技术壁垒是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