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和法国均为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较早,也比较完善。但在对社会保障制度实行改革时,两国在改革思路、经受的压力、规模、阶段性效果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从两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政府的作用、政党制度以及阶级基础的特点几个方面对此进行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2.
越南与中国同为亚洲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两国有着大体相似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两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也大体相似:都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社会主义为方向;稳定为前提;共产党为领导;经济体制改革为基础;民主为目标;依法治国为方略;循序渐进为方法。同时,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因素的不同,中越两国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也有一些差异:代议机关的常设机构层次不同;最高权力机关的代表产生方式不同;政党制度不同;解决民族问题的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目前宏观经济面临较严重的内外失衡。内外失衡是需求结构的失衡——投资和出口增长远快于消费增长,消费严重不足,2005年消费率仅为51.8%。内外失衡的实质是整个经济的过度储蓄。过度储蓄主要是由收入分配结构失衡造成的,2006年全国储蓄率为50.1%,比2000年提高12.4个百分点,其中政府和企业储蓄率提高10.6个百分点居民储蓄率提高1.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俄罗斯都处于从计划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的实践中,国情不同,两国转轨实践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国内外学术界有不少颇有学术价值的观点,比如:经济转型和宪政改革的理论;政府竞争的理论;“大政府”“小政府”的理论等。由于转型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不能短期内对两国的转轨成果得出褒贬结论。社会转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问题,我们在结合中俄现有国情对现有转轨理论进行分析中可以大致推断出其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5.
邹荃 《人民论坛》2013,(11):247-249
美国和中国在经济、政治和法律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这也决定着两国在工会立法上的差别.文章在对中美两国劳动市场特点、工会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以及两国工会立法差异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会立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问:你对近日举行的中美政府间人权对话有何评论?答:根据中美两国元首互访时就人权问题达成的重要共识,1月11日至12日,王光亚部长助理与美国负责人权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高洪柱在华盛顿举行了中美政府间人权对话。这是95年以来中美两国首次恢复人权对话。双方就人权问题坦率、深入地交换了看法,增进了相互了解。双方都认为,中美两国由于国情不同,在人权问题上存在分歧是正常的,双方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精神进行对话才是处理和解决分歧的正确途径。双  相似文献   

7.
从1992年到2007年,住户部门对全社会储蓄率的贡献率大幅度下降,其原因是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劳动价格扭曲、税收政策转型导致住户部门收入占比大幅度下降.政府部门贡献率提高的原因是:政府投资职能强化以及税收职能强化导致政府部门储蓄率提高;政府部门税收剩余率大幅度提高导致政府部门收入占比提高.企业部门贡献率提高的原因是企业部门收入占比提高.关键在于弱化政府投资职能.但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它既是认识问题,也是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8.
康公约 《前沿》2001,(10):102-104
英美属同一法律体系 ,但由于两国的政治体系不同及美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原因 ,两国在司法制度方面有异有同。本文就其司法制度诸方面作了概括论述。  相似文献   

9.
中西宪政文化传统的差异与宪政理念的殊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切文化现象都是一整套相互关联的价值观、利益和信仰的体系的呈现。作为两种不同文化形态背景下的中国和西方宪政文化,存在着诸多差异,这种差异性决定了中国和西方两种文化视域下对宪政理念的不同理解,影响了各自的宪政实践。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性恶与性善的人性预设、社会契约的“契约政府”与家国同构的“父家长制”、人本主义的现代法传统与义务本位的官僚法传统等的区别。性恶与性善:人性预设的不同任何一种制度安排,都应该是建立在对特定的人性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性善”与“性恶”这两种不同的人性预设,构成了传统中国的“德治”…  相似文献   

10.
郝忠伟 《友声》2006,(2):11-13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和首届中法地方政府合作高层论坛法方指导委员会主办,武汉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中法地方政府合作高层论坛”于2005年10月27日至28日在武汉市举行。来自中法两国地方政府的600多名代表出席了此次论坛。会议期间,双方代表本着谋求“友谊、合作、发展、共赢”的宗旨,就两国地方政府在城市工程等领域开展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并达成重要共识,一致通过《中法地方政府合作武汉宣言》。召开此次论坛的目的是:通过中法两国地方政府之间的对话,推动中法地方政府合作,充实和加深中法全…  相似文献   

11.
兰世惠  吴红 《前沿》2005,(5):213-215
中日两国早期现代化都发生在外敌入侵、民族独立受到威胁的情况下, 但两国对此却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与做法, 以致产生了不同结局: 日本一跃而成为世界强国, 中国则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2.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慈善事业在取得了积极成绩的同时仍面临许多问题。本文从政府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及作用入手,比较了中美两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与政府作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历程集中体现了政府对慈善事业发展的主导作用,政府充当了慈善事业的组织者、运营者和资助者的角色;美国政府与慈善组织结为"事业伙伴"关系,发挥着倡导者、合作者、管理监督者、法律保障者的作用。由于历史、社会文化、宗教影响、法律环境等因素,中美政府在发展本国慈善事业中采取的措施与发挥的作用既有相似点又存有差异。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理顺政府与慈善的关系,政府在促进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应体现在引导、监督和保障方面。  相似文献   

13.
蒋晓萍 《理论月刊》2010,(7):150-154
在全球化大浪潮中,高等教育体制在社会和经济变革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转型。文章以中国和新西兰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重组为参照对象,分析它们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作用下,经历的政府控制、政府资助、精英教育到政府监管、多方资助、大众教育的过程,两国的高教改革路径相似,最终走向市场化模式。两国的教育体制改革都历经了四个相同的时期,差异仅在每个时期持续的时间长短而已。对两国高教体制的分析充分说明:举全球各国之高等教育体系,无论大小,无论东西方,无一可以免受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大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企业年金制度构建及其治理结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企业年金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由于企业年金在举办主体和举办方式上与基本养老保险不同,企业年金的制度结构与内部治理结构具有显著特点,政府在企业年金发展中的责任定位也与基本养老保险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结合发达国家企业年金发展经验,对企业年金的制度构建及治理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蓝韶昱  陈曦 《传承》2010,(6):80-81
股份化是中越两国国有企业改革共同与必然的选择。中越两国国企股份制改革的相同点是政府推动、渐进式改革、改革企业产权制度和改革公司治理机构,不同点是策略不同和速度不同。对中越两国国企的股份制改革做比较研究,有助于我国国企改革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9月,我随团访问巴西、阿根廷两国,拜访了两国联邦议会及有关委员会、部分州(省)议会和市议会、相关政府部门,重点考察了两国的立法制度。现将了解的情况和一些思考介绍如下。一、两国的立法程序和审议制度巴西和阿根廷两国的政体与西方一些总统制国家相似,均实行三权分立、联邦制和两院制。参众两院是立法机关,议会和政府是法案的主要提出者;专门委员会的审查是法案提交议会表决的前置程序;  相似文献   

17.
12世纪,中国西南地方少数民族政权大理国诞生了一幅绘画长卷名作《大理国梵像卷》。500多年后,实现一统的大清皇帝命宫廷画师在藏传佛教僧侣指导下,对《大理国梵像卷》进行分解和临摹,形成《法界源流图》和《蛮王礼佛图》两个摹本。分析《大理国梵像卷》和《法界源流图》(《蛮王礼佛图》已轶)在整体结构和表现细节上的差异可以看到,这一从原作到摹本的“仿制”式艺术重构,由于时空差异、国家思想差异和权力关系差异,实际上已经成为统一国家意志下的政治规训和文化再造事件。两件视觉历史文本,显示了不同时代不同身份在国家思想、图像认知和艺术表现上的微妙差异,透露出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认同的丰富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8.
战后德日两国对那场侵略战争的态度大相径庭.综其的因,主要在于:两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特性各不相同;战后盟国对两国战争罪责清算程度很不一样;两国面临的地缘政治环境截然不同;两国侵略历史及其所受国内外机制掣肘有所差异.通过反省和赔偿,德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而日本的倒行逆施却不断遭到国际社会的经列谴责.日本只有以史为鉴,效法德国,才能取信于国际社会,确保走和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股份化是中越两国国有企业改革共同与必然的选择.中越两国国企股份制改革的相同点是政府推动、渐进式改革、改革企业产权制度和改革公司治理机构,不同点是策略不同和速度不同.对中越两国国企的股份制改革做比较研究,有助于我国国企改革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加快中印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思灵 《中国发展》2011,(Z1):87-89,86
中印自由贸易区是近年来中印关系发展议程中的头等大事。但我们也注意到,尽管已经完成了联合可行性研究,但两国尚未展开政府间谈判。在近期内,两国应采取一系列有利措施促进两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政治领域,应转变冷战思维,建立促进互信的一系列交流合作机制;在经济领域,两国应在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关税等领域展开全面的合作;就中国来说,也应采取有力措施,为促进两国自由贸易区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