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999年1月22日,国务院总理朱基以第258号国务院令将国务院此前通过的《失业保险条例》予以发布,并于当日施行。《失业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发布施行,标志着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失业保险制度正式确立,其意义十分重大。一、我国失业保险立法发展概况我国失业保险立法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建国初期严1950年6月,为解决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严重失业问题,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救济失业工人的暂行办法》。根据该《暂行办法》,政务院拨出4亿斤粮食作为救济失业工人的基金,用以救济生活特别困难的失业工人。在实行失业救济的地区,所有国…  相似文献   

2.
王岩 《中国法律》2003,(4):20-22
《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称条例)已经2003年4月16日国务院第五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由国务院第375号令发布颁行了,这是中国社会保障立法中继《失业保险条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等立法后的又一重要立法,也是中国加入WTO后,适应劳动力市场国际化、法制化要求,进一步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谈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险条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是建设中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促进改革、维护稳定、保障职工权益等 ,具有积极作用。我国现行的《失业保险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是 1 999年初国务院颁布实施的 ,它不仅填补了我国社会保险领域立法的空白 ,而且也从法规高度明确了失业保险工作中的重大和原则性问题 ,给开展这项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极大地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对实现中央确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脱困和减员增效等目标 ,发挥了支持作用。但是 ,《条例》实施已两年 ,有些内容已滞后于改革实践及形势发展的需要 ,亟待调整和完善。为尽…  相似文献   

4.
《法庭内外》2010,(12):57-58
我是一名农民工,于2008年10月25日与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合同到期后,我发现与我同时进入公司的其他员工均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唯独我没有。我向有关人员询问,被告知《失业保险务例》第2条仅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应依照条例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失业人员依照条例的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而作为农民工的我不在其列,故不能享有。请问:农民工就真的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吗?  相似文献   

5.
(一)地方性法规1 浙江省失业保险条例 ( 2 0 0 3年9月4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为了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内容包括:总则、失业保险基金、失业保险费征缴、失业保险待遇、申领和发放、管理和监督、法律责任、附则等。2 北京市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 ( 2 0 0 3年9月5日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 0号) 为了预防和处理中小学…  相似文献   

6.
黄蕾  周模顺 《行政与法》2014,(2):103-107
失业保险法律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预防失业、促进就业或再就业、抑制经济波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独特功能.我国《社会保险法》虽然专章规定了失业保险法律制度,但该法中过多的授权性条款,加大了执法的难度和不确定性.现行《失业保险条例》属于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在效力层次上不高,法律规定不尽完善.借鉴国外失业保险的立法经验,我国应结合国情制定《失业保险法》.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失业人员及时获得失业保险金及其他失业保险待遇,根据《失业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于1999年1月22日发布的《失业保险条例》,至今已施行5年多时间。可是,有多少劳动者真正了解“失业保险”呢?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失业保险条例》 ,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推行提供了可靠的法规依据 ,但由于种种原因 ,全面贯彻施行该条例 ,仍须做大量工作并付出艰苦努力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失业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业,这是我国近几年出现频率较高的“新名词”,特别是《破产法》、《失业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使失业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我国已进入依法治国的新阶段,毫无疑义,我国的失业问题也应依法进行,因此,有必要从法律的视角来透视我国失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998年10月27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政府采购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第一个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的地方性法规。它标志着我国的政府采购已开始驶入法制化的轨道。一、制定《条例》的背景所谓政府采购是指一国政府部门及政府机构或其...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镇社会保险制度主要依据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和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在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方面,国务院也出台了有关条例;但在养老、医疗、生育保险方面,仅出台过一些政策性文件,尚无专门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2008年12月27日下发通知,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征求意见,影响空前。但我国社会保险法(草案)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险法(草案)存在的问题之后,给出了社会保险法改革的原则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1954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已经三十多年了。由于我国对罪犯的改造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劳动改造条例》已不能适应劳改工作在新形势下的需要,制定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劳改法,是改造罪犯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现行农业税制立法是以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主,包括其后(主要是80年代以来)国务院颁布的一系列专门规定农业税的行政法规,如1994年的《关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规定》(以下简...  相似文献   

15.
白淑萍 《政府法制》2011,(34):63-63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下称《条例》)于2011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周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颁布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公路法规。它的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公路保护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于依法开展公路保护工作,确保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进一步促进我国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全面宣传、贯彻、落实《条例》,依法开展高速公路保护工作,山西省高管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条例》的贯彻实施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港澳两地有组织犯罪之立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背景香港惩治有组织犯罪的法律主要有《社团条例》和《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早在1887年,香港政府就制定了一项《三合会及非法会社案例》,这是社团条例的最初雏形。1889年,香港政府参照英国的有关法律,制定颁布了《地方社团条例》,这是香港的第一部社...  相似文献   

17.
法政新知     
《江淮法治》2014,(14):5-5
7月1日起,《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将实施,事业单位大改革全面打破终身制;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城将实施以房养老,并投保30日内可反悔;《交通运输部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将施行,规定事故应急处置不力导致事故发生将追究领导责任;广东规定农民工失业保险与城镇职工享受同等待遇……7月1日起,一批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18.
关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若干法律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简称《条例》)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了,这是我国医学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曾于1987年6月29日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简称《办法》)。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制建设的加强,《办法》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医患矛盾日趋紧张。为了解决日益突出的医患矛盾,《条例》于2002年9月1日实施。《条例》明显倾斜患者利益,赋予患者更多的权利,而医务人员的责任加大,使得医疗事故赔偿有法可依。《条例》与《办法》相比较,发生了五个大的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1月30日温家宝总理签署的国务院第427号令《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简称新条例)自2005年2月1日起施行。条例是在总结1987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简称旧条例)实施以来的经验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条例的颁布,是我国财政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对严肃财经纪律维护财经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新条例变化的内容,对财政管理的影响和做好财政监察工作提出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20.
1999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是我国继《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之后又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相比于 1991年 1月 1日实施,1994年10月9日国务院作部分修改的《行政复议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行政复议法》更强调保护行政复议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严格行政机关的法律责任,从而更完善了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本人拟从行政复议范围、申请、受理、决定、法律责任几个方面对《行政复议法》新增条款作如下介绍和评价。 一、行政复议范围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