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姜琳 《新湘评论》2010,(5):40-41
刚刚公布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印象。与现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相比,从名称到内容的修改,均体现了国家对民意和百姓权益的高度重视,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摒弃了“拆迁”概念,用“搬迁”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2.
耿文婷 《世纪桥》2009,(19):68-70
近年来,“钉子户”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的广泛关注和思考。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钉子户”现象探讨房屋拆迁制度中的种种利益冲突,并针对冲突提出完善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物权法》视野下的房屋拆迁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物权法》对于拆迁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物权法》第42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根据这一规定,城市房屋拆迁属于国家征收行为的一种。既然属于征收,就要符合征收规定的条件,根据我国《宪法》第13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由此得出征收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首先征收的主体是国家,其次征收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物权法》中规定的房屋拆迁制度与我国《宪法》的相关规定完全吻合,但却与我国原有的房屋拆迁制度截然不同。二、《物权法》实施前的房屋拆迁制度在《物权法》出台以前,我国原有的房屋拆迁制度主要指的是2001年国务院通过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在这一条例中房屋拆迁目的与拆迁主体的规定与《物权法》的规定相悖。1.拆迁目的规定的缺失。《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3条规定,城市房屋拆迁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有利于城市旧区改造和生态环境改善,保护文物古迹。这个条件十分宽松,实质上只要符合城市规划基本上就可以拆迁,因为几乎所有的拆迁...  相似文献   

4.
房屋拆迁是以国家权力为后盾对私人房屋所有权进行干涉的行为。世界各国对房屋拆迁都规定了严格的限制条件,其中的目的性条件为“社会公共利益,”只有符合公共利益,拆迁行为才是合法。我国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对拆迁的目的性条件规定不明确,因此,在现实中,经常出现政府滥用拆迁权,侵害被拆迁人的合法权利的现象。因此,我们应确立社会公共利益作为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行为的目的性条件。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推进,津南区充分利用先行先试和宅基地换房政策,大面积集约整合利用土地已在各镇全面展开,土地整合与房屋拆迁成为关系全区发展稳定和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热点。为此,津南区纪委于2007年5月开始推行村级重大事项“全民表决”制度,并由区委、区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推进和规范村级重大事项“全民表决”制度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8,(9):47-48
许章润在2008年第4期的《清华大学学报》上撰文指出:“群体性事件”,反映了中国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及其冲突的激烈性,特别是底层民众权利意识的觉醒和维权热情的高涨。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常态。从现实来看,群体性事件多发生于下述领域,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农民工讨薪、移民安置补偿、国企转制、环境污染事件、  相似文献   

7.
本该是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大学生“村官”,却在金钱的诱惑下,陷入了贪污的深渊。25岁的辜晓明两年前招考到简阳市新民乡某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2010年,在新民乡“长岛国际”项目征地拆迁过程中,辜晓明具体负责绘制拆迁房屋草图和制作补偿协议。  相似文献   

8.
要闻     
住房拆迁要进行合理补偿安置 近日,国土部全文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征地房屋拆迁的补偿安置问题。《通知》明确,住房拆迁要进行合理补偿安置。各地每2至3年要对征地补偿标准进行调整,逐步提高征地补偿水平:应支付给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费,要直接支付给农民个人;拆迁补偿既要考虑被拆迁的房屋,还要考虑被征收的宅基地;  相似文献   

9.
拆迁以货币补偿为主拆迁补偿能否到位直接关系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拆迁项目的进程。为确保被拆迁人能够及时得到补偿和安置,最近由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将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山西省城市房屋拆迁条例》,体现了货币补偿为主的精神,对拆迁人提供现房安置作了限制,以避免拆迁人把出售不了的商品房安排给被拆迁人。《条例》规定:拆迁房屋的单位申请领取房屋拆迁许可证时,其拆迁补偿安置资金不得低于拆迁总预算的80%,拆迁房屋的单位提供的用于安置的现房价值可以折价计入,但不得高于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的30%。拆迁补偿资金…  相似文献   

10.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颁布实施,对城市房屋征收工作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规范。分析《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可以看出拆迁改为征收所体现出的重大变化和意义。结合当前房屋拆迁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征收与补偿条例》还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修订:提升城市房屋征收的法律依据,科学界定公共利益,适用公开透明、平等参与的规范程序,建立公平合理的补偿制度,进一步畅通法律救济渠道,规范"司法强拆"。  相似文献   

11.
王树平 《求实》2006,(Z1):108-109
城市房屋拆迁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古今中外,早已有之。但对它的法律属性的认识却不尽相同,有的认为它是民事行为,有的认为它是国家行为,有的又认为它是民事行为和国家行为兼而有之。而本文认为:一、城市房屋拆迁的本质是征收,非经法定程序并给予合理补偿不得进行。城市房屋拆迁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对此,我国《宪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规划法》、《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后文中如不明确注明,均简称《条例》)均无明确规定。但从城市房屋拆迁活动涉及到的两个标的来看,一是土地(又可分为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收回、…  相似文献   

12.
去年10月16日,作为广州市政府进行城中村改造的试点工程,广州猎德村开拆。此前,村集体分别在去年5月和7月两次召开股东代表大会,以98.6%的高得票率通过了《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村民李应开、李应光、李泽民和卢燕生拒绝签署拆迁补偿协议,拒绝交付房屋,成为"钉子户"。去年11月16日,村集体告4户"钉子户"案开庭。村集体诉称,4户"钉子户"的行为拖慢了整个拆迁过程,侵害了公共利益,也给全体村民造成了损失,要求4户"钉子户"立刻清空房屋并迁出。  相似文献   

13.
汪黎 《党员文摘》2009,(11):22-23
“甲壳虫”赢取芳心2001年,42岁的曾庆寅还是上海市某区房地产管理局的一名干部。一次聚会上。上海东方房屋拆迁公司老总王东成动员他说:“你已经40多岁了.还只是一般干部.再升职的可能性很小.不如辞职到我公司来,我保证你赚大钱……”  相似文献   

14.
《党的建设》2012,(9):63-63
《学习时报》日前刊登韦其江的文章说,较之“正式工”,“临时工”因其临时性,可谓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对用人单位来说无后顾之忧,甚是方便。正因如此,“临时工”成为某些地方政府和用人单位逃避法律法规和社会责任的“替罪羊羔”。譬如,暴力执法、强制拆迁、贪赃枉法、特大火灾、上班打牌、女警打人等等,均可声称乃“临时工”所为。如此。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临时工现象”。  相似文献   

15.
构建公民参与城市房屋拆迁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强制拆迁、暴力拆迁事件时有发生等等.最令人触目惊心的则是成都业主唐福珍自焚死亡以抗争的悲剧。宁弃生命.以护私产,实属罕见,发人深省.以至北京大学沈岿、姜明安等5位学者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称《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涉嫌违宪.建议予以审查。为此.全国律协还发布了《保护私有财产权深圳宣言》,显然唐福珍的身体维权为拆迁这种冷冷的冰窟射入了曙光。  相似文献   

16.
依法解决城镇房屋拆迁问题不仅有利于保证国家城市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城镇房屋拆迁问题的实质是依法规范国家公用征收权.《物权法》(草案)从物权保护的角度规定了国家征收权行使的前提条件和确定补偿标准的原则等内容,但现行规定仍存在局限性.本文将在探讨城镇房屋拆迁问题实质的基础上,分析《物权法》(草案)中的相关规定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依法解决城镇房屋拆迁问题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近日,“镇党委书记掌掴妇女”一事引发社会关注。事情发生在重庆市巴南区,被“掌掴”妇女高树英发文后,当地区委区政府迅速成立区委联合调查组查清了情况。调查处理通报显示,此次纠纷因拆迁而起。高树英等人在反映房屋拆迁诉求及母亲生病问题时,扰乱镇政府办公秩序。巴南区东温泉镇党委书记刘忠杰在制止对方的过程中,面对其持续言语挑衅、推搡,未冷静处理,存在打到高树英脸部、骂脏话、强行拿走手机的不当行为,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2,(11):73-73
目前,四川省简阳市一名25岁女大学生“村官”辜某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利用职权帮助亲戚、朋友多丈量房屋和地面附着物,套取国家征地补偿款80余万元,并从中获取“回扣”,最终被判入狱5年。  相似文献   

19.
今后,浙江省居民被拆迁房屋究竟值多少钱,不再是拆迁方单方面说了算.近日通过的《浙江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被拆迁房屋的货币补偿金额根据房地产市场价格评估确定.评估应当采用市场比较法,不具备市场比较法评估条件评估非住宅房屋价格的,可以采用其他评估方法,并在评估报告中说明原因.……  相似文献   

20.
廖沁 《学习月刊》2010,(1):30-30
日前,太多的暴力拆迁新闻让“拆迁”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其实,中国之大,并非没有可供借鉴的成功拆迁范例,几年前《民主与法制报》报道的沈阳罗士圈拆迁便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