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欧鲲  刘新圣 《世纪桥》2009,(18):64-65
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公有企业和公用事业的产权转移和私有化,政府内部管制放松,采取合同制,引入竞争机制,打破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垄断,分散和下放政府的权力等等。纵观西方国家的改革,各国都是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采取和本国相适应的政策,这警示我们在行政改革过程中固然要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但同时更要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能照抄照搬。  相似文献   

2.
欧鲲  刘新圣 《世纪桥》2009,(17):64-65
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公有企业和公用事业的产权转移和私有化,政府内部管制放松,采取合同制,引入竞争机制,打破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垄断,分散和下放政府的权力等等。纵观西方国家的改革,各国都是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采取和本国相适应的政策,这警示我们在行政改革过程中固然要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但同时更要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能照抄照搬。  相似文献   

3.
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对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济和传统发展的城市经济进行了系统比较 ;并从城市产业和产品结构始终处于有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新陈代谢的过程之中、单个城市特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同区域性城市群经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相协调、专业性工矿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存在着衰退矿业的产业退出同替代产业的成长壮大必须相同步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4.
由于超员严重,人浮于事,造成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管理松懈,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举步维艰,因而其超员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应该认识到,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是个较长的过程,既要有企业自身的努力,也要有全方位的宏观措施。   首先,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不能脱离社会实际,要同国家财力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从宏观上讲,减人增效工作必须同社会保障水平和能力相适应,同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从微观上讲,由于企业超员的原因和情况千差万别,因此在减员增效问题上不能搞一刀切。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制订相应减…  相似文献   

5.
当前,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既要同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又要同大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同时还要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本质特征和科学内涵相吻合。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归根到底是要在适应时代新变化、实践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陈云同志一九五七年发表的《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讲话,是对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经验的总结。这篇讲话提出了关系我国经济建设成败的基本原则——“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以及坚持这一原则的重要方法。但是,过去由于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这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要同国力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努力开创改革、发展、稳定相互促进的新局面。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Zoic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  相似文献   

8.
国内学术界对增长同题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集中在对经济增长速度问题的研究上,围绕什么是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如何达到并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率曾经有过长期的争论。对速度问题的讨论至少可以追溯到1956年,从那时起,对什么是合理的经济增长率,学术界大致有以下几种认识: 一是从供给的角度来理解经济增长。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要与国力相适应,要与一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外汇供给相适应。“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还是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像我们这样一个有六亿人口的大国,经济稳定极为重要。建设的规模超过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就是冒了,就会出现经济混乱;两者合适,经济就稳定。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陈云,1957年)。  相似文献   

9.
一、开拓进取,确立城乡建设在紧缩中求发展的指导思想当前,城乡建设面临的困难很多,最突出的问题是财力枯竭、资金短缺,部分同志认为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是按现有财力来确定工作目标,还是按工作目标来挖掘财力?坚持量力而行,使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与财力国力相适应,是我们的一贯方针。但是强调量力而行,决不排斥尽力而为。我们强调尊重客观实际,从实际出发,并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包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动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针对当前宏观环境继续偏紧的情况,我们必须全面地看辩证地看:…  相似文献   

10.
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对本国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的全部力量的有机总和.研究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必须从生存与发展相结合原则、独立性原则、联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出发来确定,可以细分为经济力、资源力、科技力、政治力、国防力、外交力、文化力7个要素;根据这些要素对综合国力的影响,他们分别属于综合和国力的外部层面、中间层面、内部层面.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给予许多深刻的启示:必须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时代特征和传统民族文化相结合;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必须把本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必须承认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具有多样性。我们坚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必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明天。  相似文献   

12.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我国农村人口多,内陆面积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情决定了我们在革命战争年代,离不开艰苦奋斗,建国后搞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艰苦奋斗,现在搞改革开放,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离不开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之一,当然也是农村奔小康必须发扬的精神。与过去不同的是,当前提倡艰苦奋斗精神,要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要同改革开放相结合。我省一些小康示范乡、示范村的实践已经表明,奔小康的过程就是改革开放加艰苦奋斗的过程。 奔小康过程中的艰苦奋斗教育,不能仅喊在口头,写成标语,开在会上,应当十分注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革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要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只有如此,中国革命才能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得出的最宝贵经验。这一经验是无数革命者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失败、流血、牺牲后才取得的。而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中国革  相似文献   

14.
王启超  王海 《党史文苑》2009,(3):51-52,5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给予许多深刺的启示:必须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时代特征和传统民族文化相结合;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必须把本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必须承认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具有多样性.我们坚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必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明天.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美国深陷越战,国力相对衰落,而同时期国际几大力量却出现了重大改组。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为了使其对外战略与国力相适应,尼克松政府大规模调整了美国的外交政策。显然,尼克松政府实施全球均势外交是有其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的。  相似文献   

16.
<正>“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是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这一结合本质上是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同中华根脉相结合、同中国文化信仰相结合,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马克思主义根深叶茂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现代化发展,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入世”之后,国有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都很大,对此,国有企业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表层的认识上。需要以实施“二次创业”的决心和行动来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国有企业的“二次创业”意味着脱胎换骨的改造。要同国际市场接轨,同国际先进的经济规则接轨。为此,国有企业要在技术升级与创新、管理现代化、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科学的企业文化的构建等方面彻底更新。政府有关部门也应予以相应的支持和促进。  相似文献   

18.
陈茂来 《世纪桥》2010,(21):65-66
"华盛顿共识"是美国为处于转型期的国家制定的经济政策,它具有鲜明的自由主义特征。"华盛顿共识"诞生初期受到了拉美和东欧国家的热情欢迎,但没有给这些国家立即带来发展和繁荣,相反却使很多转型国家陷入经济发展的阵痛期,"华盛顿共识"的效用引发巨大的争议。任何经济理论都必须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出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制度才能真正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以来半个多世纪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深刻地表明,中国青年的命运同中国历史进程的关系是那么紧密,可以说是共患难,同沉浮的。青年必须以科学的精神与祖国同生息,与工农相结合,与时代相适应,才能创造出成功的伟绩,否则只有挫折  相似文献   

20.
有的同志认为,基本建设投资效果好坏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是否按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是决定投资效果的最主要因素,符合客观规律要求的宏观决策,必须通过基本建设的五项工作环节予以体现。第一,统筹安排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编好相对稳定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搞好综合平衡。要改变目前把更新改造剔除在投资规模以外的做法,做到建设规模同国力相适应,第二,合理安排投资结构和投资方向,使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