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需要积极探索和实现提升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体制机制创新,从而不断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完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舆论宣传机制,即强化以人为本的舆论宣传理念,创新主流意识形态舆论宣传工作内容,改进主流意识形态舆论宣传方式;建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沟通机制,即建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沟通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建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沟通受理机制,建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沟通保障机制;强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灌输教育机制,灌输教育的内容注重科学性和通俗性,灌输教育的方法注重针对性和灵活性,灌输教育的手段注重创新性;构筑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监督管理机制,即增强国家管理部门对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总体掌控力,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监督管理的方式方法,积极推进监督管理的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7)
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要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性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更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有利于国家意识形态的稳定,当前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时代重点尤为可贵。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重点是要突出时代性。当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高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巨大冲击和严峻挑战。为此,要注重坚持合法性原则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原则,树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理性权威,有效发挥思想教育层面上意识形态渗透功能,大力提高高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间是具有主流意识形态规训功能的实践场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间规训是公共空间中的一种规劝、告诫、矫正活动,具有现实的教育合理性,能够建构一种主客体双向对象化的效应场,实现有效的主体规训。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间规训的本质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一种实体化形式,是对民众意识和观念的"主流化"形塑、对反主流的意识形态的钳制、对民众主流意识形态的"场化",是人们朝着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目标不断靠近的精神运动过程,形成的主要机制包括同化—顺应机制、强制—服从机制、越轨—惩罚机制,实现的基本理路包括规训技术的施用、规范的期待与强化、规训资源的调配、规训与教化的统合。  相似文献   

5.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中国研究生既是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群体,也是弘扬和践行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然而,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个别研究生文化自信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高校应该加强正确引导,有效提升研究生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研究生革命文化底蕴,坚定研究生理想信念,这对我们更好地建设主流意识形态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和政治优势,它传导主流意识形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发挥主导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1、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民生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和属性,是主流意识话语权的培育增长点,也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应有之意。因此,民生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通过加强民生建设和民生教育,可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是工人阶级中的生力军,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阶级支撑,具有群体性特征。访谈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具有群体差异性特征,整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亦存在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不够深入、认可水平有待提升、内化不够、信仰度不高等认同问题。提升认同度的基本途径是:实施增权,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实基础;明晰责任主体,共促主流意识形态的通俗化和社会化;维护农民工权益,努力营造良好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可环境;畅通传播渠道,使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文化需求;完善培训体系,强化主流意识形态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7)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逐步凸显。通过梳理现有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分析现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面临的挑战,总结影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症结,探讨意识形态视域下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主要路径。一是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二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方法;三是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四是构建合理有效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高职院校师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现状和意识形态教育现状的调查发现,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状况整体较好,但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困惑,这是社会因素和高职院校自身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高职院校应通过强化党委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提高预测监控引领能力,搭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意识形态教育运行体系,创新意识形态教育方法,构建高素质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打好意识形态教育的"组合拳"。  相似文献   

11.
刘开寿 《理论探讨》2004,2(2):102-104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其实就是"如何"领导和"如何"执政的问题。江泽民认为,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问题,不仅是工作方法的问题,也是思想方法和世界观问题,是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问题。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必须坚持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规范党委和政府的关系,使政府依法行政;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委对各类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的领导;必须做好"四个多样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一、城市化 :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不可逾越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近年来 ,全世界对城市化有了更为积极的认识 ,并将其视为不发达国家谋求发展的必要条件 ,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城市化将是不可逾越的发展过程。据统计 ,1995年我国城乡居民点用地1805万公顷 ,其中设市城市用地为216.6万公顷 ,占12 % ;建制镇用地为198.55万公顷 ,占11 % ,两者相加共415.15万公顷。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0.43%。1994年 ,我国共有622个城市 ,其人口(含市辖县)占全国的73 % …  相似文献   

13.
反腐倡廉建设内蕴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可以回应"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的命题诉求。反腐倡廉建设有助于公平正义的感性显现,实现从宏大叙事到微观感知的转化,这种显现和转化是通过利益机制和社会机制来实现的,利益机制以利益的侵蚀和匡正为核心来为公平正义感奠定客观基础,社会机制则以舆论、政治生态、价值倡导的方式成为公平正义的彰显路径,两种机制相辅相成,一方面构成"公平的经验事实——比较与内化——公平感"的一般过程,另一方面也成为廉政新常态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推进廉政新常态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公平正义感。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studies aspects of sequential choice (and elimination) through the ‘routewise’ application of choice. (A choice is a mapping of the subsets of a set X into their respective subsets.) This approach sheds some further light on the ‘path-independence’ of choice, as well as on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several rationality criteria for choice, as expressed through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mparison (or preference relation) revealed by a choice. The results bear particular relevance to the theory of collective choice.  相似文献   

15.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难点是制度供给相对过剩状态下的制度供求非均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制度供 求均衡,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公共部门既以改革者的身份推进制度改革,又以被改革者的身份接受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的高度,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其出发点、着眼点在于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7.
皇侃<论语义疏>里面的"性情"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问题,本文简要比较何晏、王弼和皇侃的性情论,指出皇侃的新思想,及其对何王二人性情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由此体现中国哲学史学术思想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8.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现代化、全球化的消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放 《理论探讨》2002,1(1):1-6
资本主义现代化、全球化在历史上具有巨大的进步作用 ,同时也造成了重大的灾难。资本主义现代化、全球化的第一个浪潮产生了马克思主义 ,第二个浪潮形成了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第三个浪潮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从世界历史进程来看 ,存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现代化、全球化的对接、对应和对比、对立的消长关系 ,我们只有坚持“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对内改革僵化的权力过度集中的体制 ,对外向资本主义世界开放 ,参与全球化进程 ,才能实现对接和对应。  相似文献   

19.
谢铁芳 《学理论》2012,(18):281-28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角度审视当今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同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的基本途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治理结构的变迁及其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达成 《理论导刊》2003,(12):12-13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与国有大中型企业一样存在着治理结构的问题,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不断变迁的历史,而中小企业治理结构变迁的方向就是建立现代公司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